天天看点

新春走基层丨花样女孩的琴书情结新春走基层丨花样女孩的琴书情结

新春走基层丨花样女孩的琴书情结新春走基层丨花样女孩的琴书情结

(速新闻记者 史艳丽)世上真的有“一见钟情”吗?有的!

2月6日,今年19岁的叶子楚在老师陈锦荣家中练习苏北琴书,并对记者说起了自己与琴书结缘的故事。当年11岁的她在宿迁项王故里景区第一次见到苏北琴书的第七代传承人陈锦荣的书场表演就深深地被吸引住了,“一下子就喜欢上了琴书,是那种发自心底的喜欢。”

当日书场表演结束后,叶子楚找到陈锦荣问“可以学吗”, 陈锦荣说:“可以学,我免费教你。”此后,尚在宿城区耿车镇中心小学上学的叶子楚每周末都从耿车坐公交车到市区跟随陈锦荣学琴书。

随着叶子楚到市区读初中、到宿豫区读高中,距离陈锦荣近了,可学业越来越重,学琴书的时间一再被压缩。看着师兄师姐进步很大,而自己进步很慢,叶子楚开始萌生退意,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学琴书。这时陈锦荣总是鼓励她:“你行的,只要坚持,一定会学得很好。”就这样,在老师的一路鼓励之下,叶子楚坚持下来。

去年6月,叶子楚高考结束之后,家也从宿城区耿车镇搬到了位于宿迁经开区的宿迁东亚马赛公馆小区,终于在学琴书上有了更多的时间。站在扬琴前,左手打木板,右手执琴条,说唱苏北琴书,这时的叶子楚神采飞扬。

如果说京剧是“国粹”,那么,苏北琴书就应该是名副其实的“市粹”,因为苏北琴书是以宿迁方言说唱的一种汉族曲艺形式,它源自明末清初的民间小调,清道光年间形成于宿迁一带,并不断地传播和发展。

今年1月22日,叶子楚正式拜师陈锦荣,并在宿城区文化馆举行了拜师仪式,成为陈锦荣的第三个弟子。陈锦荣1954年出生于宿迁的一个曲艺世家,是苏北琴书的第七代传承人。她从艺几十年荣誉颇丰,先后被授予“苏北琴书优秀人才”“苏北琴书传承人”,她个人的苏北琴书斩获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

说起恩师陈锦荣,叶子楚敬重有加,孺慕之情溢于言表。陈锦荣对这个比她孙女还小的弟子疼爱有加,以前见叶子楚小小的人儿自己坐公交车来来去去,就经常到公交车站接她。在学艺上要求虽严,却以鼓励为主,“恩师这样的老艺人教授方式不同于‘教科书式’,更重视口口相传,手把手地教,逐字逐句地纠正发音,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承’。”叶子楚说。

陈锦荣在苏北琴书艺术的演绎、保护和传承上花费大量精力和心血,这令叶子楚非常敬佩和感动。叶子楚觉得作为弟子的自己要做的不仅是传承,还要把苏北琴书进一步发扬光大。“目前我在大学学的是旅游专业,而琴书是我的‘第二专业’,它会是我一生的事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