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青州:雅俗共赏文化餐 年味浓浓扑面来

佳节到来,各式彩灯挂满枝头,青州市范公亭路两旁的树木也跟着亮了起来。华灯初上时,车流不息,人们在归家路上欣赏着流光溢彩的灯光秀,感受着浓浓的年味。

四季周而复始,一年轮回往复,年是前一个轮回的结束,又是新一个轮回的开始。站在新节点上,人们充满了希望、梦想和期待,产生了一种特殊心里—年心理,如何来表达呢?用文化,这个文化就是过年的民俗。

青州:雅俗共赏文化餐 年味浓浓扑面来
青州:雅俗共赏文化餐 年味浓浓扑面来

新春到,花灯俏。1月25日,范公亭公园内已布置好各式彩灯,将整个公园装扮的缤纷梦幻,营造出欢乐祥和的过年氛围。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晚上8点,范公亭公园洋溪湖畔的林荫路上,一组组射灯将梅兰竹菊、琴棋书画、笔墨纸砚与青州历史名人的诗词融为一体,令人十分赏心悦目,许多散步的市民或驻足欣赏,或品味经典,穿行其中彷佛穿越千年,与古人对话。

青州:雅俗共赏文化餐 年味浓浓扑面来
青州:雅俗共赏文化餐 年味浓浓扑面来

穿过永济桥,12盏剪纸艺术形象的十二生肖图案映入眼帘,鼠、牛、虎、兔惟妙惟肖,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搞得不错,很容易让大家记住,不仅年味十足,也能很好展现青州的文化,带着孩子出来转转,感觉气氛挺热闹的,年味的感觉也是越来越浓了。”青州市民王女士说。

青州:雅俗共赏文化餐 年味浓浓扑面来

走出公园,沿着范公亭西路直行,便来到青州古城,只见游客人来人往,商品琳琅满目,再加上南腔北调的买卖声,让整个古城充满生机。

在慢青州城市礼物店铺内,一群游客正在挑选中意的文创产品,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在新春台历、布袋、摆件等传统形式的基础上,加入了“峱”形象的设计,这些文创作品上的“峱”麒头豸尾,双翼似凤,体如龙。有的气势逼人,有的憨态可掬,萌态十足,轻松、可爱风格的融入,让传统“峱”文化散发出新活力。

“峱”字,最早出现在《诗经》:“子之还兮,遭我乎峱之间兮。”记录的是齐人在峱山打猎相遇的故事,体现了古青州地区人民具有礼貌、善良、顽强、勇敢、互相协作的精神。传说“峱”为瑞兽之首,能力超众,汇聚万千之祥瑞,能够带来福寿康宁好运。

青州:雅俗共赏文化餐 年味浓浓扑面来

春节前夕,青州“峱”元素系列文创产品陆续上市,材质包括铝、布艺、陶瓷等,刚一上市,就受到了大家的喜爱。“我看这些摆件特别有咱青州的特色,雕刻的非常细致,也是栩栩如生。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一件,它特别白,放在家里也是特别好看,也象征着来年的吉祥如意。”来自淄博的游客李齐说。

据了解,在青州市委宣传部和文旅局等部门的大力推动下,经过青州市海岱文旅投资发展集团等有关企业的不断创新研发,“峱”系列文创产品已在青州A级旅游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星级酒店、星级民宿等文旅场所,以及慢青州城市礼物、杨光铝艺等文创店铺进行展示和售卖。

由于人们对年的情怀和期许太深,对来年生活的期望太切,为了满足年心理,应时的年货也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游乐之余,买年货、购年礼同样必不可少。

青州:雅俗共赏文化餐 年味浓浓扑面来
青州:雅俗共赏文化餐 年味浓浓扑面来

春节期间,青州市部分非遗传承人瞅准这一商机,积极投身非遗产品开发,让非遗“活”起来。

青州市“王氏私房合茶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惠一直想把回族茶饮文化发扬光大,让更多人了解这一文化,今年,她将茶与回族另一种特色非遗食品——糗糕结合起来,开发出新的年货好礼,推向了市场。

“我想把这两种产品结合在一起,起了个名字叫作‘红福糕照’,取的就是回族三香茶当中的红茶为基茶,‘糕’指的就是我们回族的糗糕,想把它结合起来,突出我们青州回民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饮食的文化和茶文化的结合,走亲访友如果带上这么一份礼品,带的不仅是一种美食,或者是一种茶饮,更是展现了一种民族的文化。”王惠说。

青州:雅俗共赏文化餐 年味浓浓扑面来

近年来,青州市高度重视对非遗的传承、保护与研究,给“非遗”创造了更大的展示平台,让“非遗”焕发了新活力,越来越多的“非遗”走出“深闺”,走向市场,融入美好生活。(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石如宽 通讯员 赵晓敏 报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