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夫和第三者结婚了,我祝他们幸福”这位离婚女人,才是真的狠
在人生的这座列车上,有人陪我们前行,有人中途离开。年少的时候,大家都以为一句誓言就是永远,随着岁月的流逝,才开始逐渐明白,什么是明日黄花,什么是人心易变。
友情也好,爱情也罢,只要没走到最后,随时都有变异的可能。
所以,我始终觉得,年轻的时候,经历多一点是好事,至少,能在一切还来得及的时转弯和回头,不至于越陷越深。
当一个一起长大的朋友渐行渐远,不要太过伤感,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背着一个行囊向前走,总有学着丢掉那些不值得的人和事,要不然,背负太多,就越迈不动脚。
当说爱自己的男人有一天变了心,不要太难过,既然他可以在感情里出轨一次,就很可能会有无数次,所以越早看清他,后患就越少。
有些人习惯于沉溺在情感的漩涡中,总觉得任何变故都是一种不幸,其实不然,真正的好友不会轻易走散,真心的爱人压根舍不得让对方受伤。
那些走散了的、变心了的、背叛了的,原本就是不需要放在心上的,不是因为彼此的感情太浅,实在是他们不值得。
而且,见证过一次成年世界的残酷,就该明白了,感受过一次感情世界的薄凉,就该清醒了:生而为人,从来没谁是真正离不开谁的,生活本身,从来都是一个人的修行。
亦舒笔下的罗子君,就是真实世界里的一个缩影。
在《我的前半生》这部小说里,女主罗子君把丈夫握在了手心,在家庭生活里事无巨细,只为扮演好一个家庭主妇的角色。
然而,当她一门心思扑在婚姻上的时候,另一半却悄悄出了轨。
婚后十几年,她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份感情,哪怕两人之间没有了激情,她也能从生活的细枝末节里抠出丈夫对自己的爱。
和电视剧里马伊琍诠释的角色不同,原著中的罗子君,对丈夫是百分百的信任,不会搞什么临时查岗,也不会纠结他身边的某些异性,她始终坚信,对方是爱自己的,就像她自己离不开对方一样。
不幸的是,她想错了,那个男人可以口口声声地说爱她,也可以倒在别的女人的石榴裙下,在她一心维系的婚姻里,因为存在不忠的因素,便有了随时坍塌的风险。
最终,男人为了所谓的爱情,和罗子君摊了牌,而在此之前,身边的所有人都发现了他出轨的事实,唯有罗子君这个妻子,始终被蒙在鼓里。
这就是罗子君爱一人的代价,听他的建议在婚后辞了职,在最好的年纪陪他吃苦,扛起所有的育儿重担,换来的,竟然是一句离婚的请求。
那个男人亲手折断了罗子君的翅膀,用爱情编制了一个美梦,结果,造梦的是他,毁掉这一切的也是他。
把爱变成囚笼,再把爱变成利剑,对一个女人的最大的伤害,莫过于此了。
张爱玲也被这么伤害过,她在最好的年纪里爱过一个男人,可付出所有的她,得到的是一颗千疮百孔的心。
值得庆幸的是,在爱情上摔过跤的她,在后来的日子里,没有重蹈覆辙。因为被伤过,所以她更清楚自己想要的什么,因为深爱过,所以她更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适合。
有时候,我们得谢谢那些给我们带来伤害的人,要是没有他们,我们很在今后的人生中,顺利地规避此类的风险。
被伤害的时候,会留下疤痕,可与此同时,也会形成条件反射,更会加固免疫系统。
就像经历过婚姻失败的罗子君,不再沉溺于婚姻提供给自己的安乐窝,而是懂得了独立和自强的重要性。
离婚后的她,不再甘心做婚姻里的弱者,开始像好闺蜜唐晶一样,赚自己的钱,花自己的薪水,享受属于自己的人生。
她先是在一家小公司里做职员,又在机缘巧合下接触到了陶瓷,然后,又因为有一定的艺术天赋,被邀请加入一家工作室。
前夫的背叛,对当时的她来说,是晴天霹雳,而再看看后来的她,不得不说,婚姻这场变故,让她得到的,比失去的要多得多。
祸兮福之所伏,那些过往的伤口,在她的身上,开出一朵朵盛放的花。婚变的风雨,浇灭了罗子君对感情的幻想,也造就她一颗清醒且理智的心。
事业有成的她,在感情上,也有了新起色,这一次,她要找的,不再是承诺养自己的男人,而是一个担得起责任、撑得起未来的另一半。
在前夫身上,她掉进了一个大坑,那么,在新欢这里,她不会再冒一次风险。终于,她不再甘心做一个家庭主妇,而是要做一个事业型的女人。
与此同时,搬去和第三者同居的前夫,也即将开始自己的另一段婚姻,在正式下决定之前,他还特地来试探罗子君的态度。
无他,就是想看看彼此有没有复合的可能。毕竟,今时不同往日,罗子君的魅力,足以让无数同龄男人倾心,当然,也包括这位前夫。
罗子君自然不会回头,面对前夫的忏悔,她十分冷静。回想离婚这一年多,她最大的收获就是打赢了感情里的这一仗,背叛婚姻的是对方,可最后重生的,是罗子君自己。
她不想再爬到他身边,也不必回到他身边,反正她的生活,早已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