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民俗】为什么春节前几日,结婚不用“查日子”?

【民俗】为什么春节前几日,结婚不用“查日子”?

结婚查日子,图个吉利

现在已经进入立春节气。历书上说,每年2月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15°时,即进入立春。那么,黄经315°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在古代,我们的古圣先贤了解到一年四季与太阳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之后,为了描述方便,就把天空假想成一个巨大的球(即:天球),然后,把太阳每年在天球上的运行轨迹,称作“黄道”。这个“黄道”,就是平日里说的“黄道吉日”中的黄道。

每年,太阳在天球上运行时,经过的轨迹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对于太阳运行一周的轨迹,先人给了一个专门的称呼叫做“太阳黄经”。将太阳在天球上运行一周(360°)的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份对应十五天左右,就是一个节气。

这样、按照运行一周360°计算,先人将大陆进入春分节气时、太阳在黄经上的位置设定为黄经0°;秋分节气时,太阳在黄经上的位置为黄经180°。前文中说的,时至立春节气、太阳的位置处于黄经315°,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民俗】为什么春节前几日,结婚不用“查日子”?

24节气

【民俗】为什么春节前几日,结婚不用“查日子”?

黄道吉日

太阳在天球上日行一度,因此每天所在的位置都不同。除了太阳以外,在太阳所处位置的旁边还会有很多其他星座。我们的先人认为,太阳与这些星座形成的某种局面可以影响到地球上的人。这种影响有时是好的,称为吉;有时是坏的,称为凶。

当太阳运行到某位置,与星座形成的局面会给人带来好的影响力时,这一天就是所谓的“黄道吉日”;相反的就是黑道凶日。

大陆民间有结婚“查日子”的习俗,就是要找一个吉利的日子来办喜事。在此之前,男女双方要交换“庚帖”,俗称“抄八字”;“庚帖”交换以后,就可以据此“查日子”了,也就是各方兼顾、统筹择吉,挑选一个对男女双方都有利的日子。

下面是选择时的部分原则:

择年:无春之年不结婚。所谓无春之年,就是当年没有立春日,又称为“寡年”。俗以为“寡年”结婚,会守寡乏嗣。“本命年”不结婚,如属兔的在兔年结婚,说是对本身不利。

此外,民间还有许多与婚嫁男女属相联系在一起的“禁婚年”。

择月:以女方的“生辰八字”为准,每个属相在一年中,有两个“大利月”和两个“小利月”。“大利月”的口诀是:“正、七迎鸡兔,二、八虎和猴,三、九蛇与猪,四、十龙狗行,五、十一月牛羊出,六、十一月鼠马同。”

“小利月”的口诀是:“正、七迎龙狗,二、八牛羊行,三、九鼠马走,四、十鸡兔迎,五、十一月虎猴出,六、十二月蛇猪同。”

【民俗】为什么春节前几日,结婚不用“查日子”?

良辰吉日

择日:根据出嫁人当年的年龄是“单岁”、“双岁”查“周堂图”(旧时的“历书”中都绘有此图),并避开“月忌”,即“初五、十四、二十三”。俗语说“初五、十四、二十三,穷嘴老鼠不出庵”。

还要避开“杨公忌”,有“犯了‘杨公忌’,百事不如意”之说;另外,还有“三娘煞日”、“红煞日”、“赤松子下降日”等等都属凶日。

在一个月里除了这样或那样的禁忌日,就很难找到吉庆的日子了,所以上半年没有下半年找,“大利月”没有“小利月”找,一年四个利月里没有,只有再等一年了。

另外,民俗认为腊月二十三以后至二十九,诸神上天,诸事皆宜,百无禁忌,天天都是完婚的佳日,所以每年在此期间结婚的人比较多,有“过了腊月二十三,娶媳妇不论哪一天”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