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22年了,你的家乡还有哪些年味浓浓的春节习俗呢?

2022年了,你的家乡还有哪些年味浓浓的春节习俗呢?

20

22

New Year's Eve

春节是我们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全国各地都会举行各种贺岁活动

春节习俗也是丰富多彩

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今天和小曜一起看看

全国各地那些年味浓浓的传统习俗吧

湖北春节习俗

龙灯会

龙灯会是孝感元宵节的重头戏,从初八起人们开始扎龙、狮子、彩船、竹马、高跷等样式。正月十五这天男女老幼同游同乐,唱各种彩词。例如“老者添寿、少者安宁、家事如意、四季大平、五谷丰登、鹿鹤同春、七星转斗、八仙临门、久久富贵、十福大全”等祝福的吉利语。

2022年了,你的家乡还有哪些年味浓浓的春节习俗呢?
2022年了,你的家乡还有哪些年味浓浓的春节习俗呢?

闹元宵

元宵夜时,孝感有些地方流传着请七姐、问年成和乞巧的习俗。因为传说七仙女被不愿回天庭,在人间化作飞梭石,正月十五晚上,盛装的姑娘聚集在飞梭石旁,手捧针线盒向七姐唱乞巧歌,询问年成好坏、吉凶如何、能否婚嫁等事宜。

此外,有的人家用糯米粉作成鹅蛋形状,让孕妇烧“鹅卵”以占生男生女。卵裂就兆生女,卵起小疣子兆生男。传说正月十五晚上是老鼠嫁女的日子,人们不能在家里喧闹。妇女要在床下点一盏麻油灯,边拜边说:“请红娘子看灯。”据说这样,一年就没有臭虫骚扰了。

除旧迎新大扫除

新年伊始,湖北人民讲究“除旧岁,迎新年”,在大年三十之前一定会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的,给新的一年一个好寓意,也是为了亲朋好友拜年更好得展示家里的环境。

年三十洗澡

除了家里要收拾干净,个人也得在新年到来之前,好好洗干净,洗去旧年的霉运和不顺利,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年。

喝鸡汤

湖北团风人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有希望的后生"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秭归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谐音“百好"以图吉利。

江苏春节习俗

南京人过年必吃的,非什锦菜莫属了。制作方便寓意好,什锦菜里既有荠菜、菠菜这些绿叶菜,也有胡萝卜丝、黄豆芽、黑木耳等进行点缀,色彩缤纷,代表着人们讨个好彩头的心愿。守岁时,要吃一种甜羹,又叫福寿汤。烧一道玄武湖的鲢鱼三十晚上不动筷,寓意着年年有余。

2022年了,你的家乡还有哪些年味浓浓的春节习俗呢?

初一吃饺子不是南京人的传统,而是吃“元宝蛋”(就是茶叶蛋),还要要给客人端一碗糖水,里面放上一个“欢喜团”(把糯米粉蒸熟以后晒干,搓成一团),寓意甜甜蜜蜜、欢欢喜喜,馄饨也要有。

2022年了,你的家乡还有哪些年味浓浓的春节习俗呢?

西藏春节习俗

藏族人民过年,与大多数地区不同,他们是按照自己的历法过藏历年。藏历和汉族农历相近,藏历年一般是在汉族春节过后的几天内来临的。他们的春节习俗非常具有当地特色。

准备“切玛”,绘“八吉祥”

新年前夕,各家都要准备叫作“切玛”的木制吉祥斗,预祝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也要准备卡赛(油炸果)、用彩色酥油花塑的象征六畜兴旺、年年富足的洛郭(羊头),以及各种干鲜水果、酥油、茶砖等,并在佛龛前叠放供奉。藏历十二月二十八、二十九,家家户户打扫庭院,在灶房正中的墙上用面绘出“八吉祥”图案。

2022年了,你的家乡还有哪些年味浓浓的春节习俗呢?

倒脏水,盼福气

除夕前一天,当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把脏水污物往西边倒掉,让那些脏东西跟着太阳落山而除掉,以示辞旧迎新,盼望人丁兴旺,万物生长。

跳神会,去旧迎新,驱邪降福

除夕这天,要举行隆重、盛大的跳神会。人们穿着艳丽的服装,戴上奇形怪状的面具,在海螺、大鼓、唢呐等乐器伴奏下高歌狂舞,以示去旧迎新,驱邪降福。除夕晚上,藏民们喜欢吃的食物是油饼、奶饼、血肠、手抓肉等。

2022年了,你的家乡还有哪些年味浓浓的春节习俗呢?

背“吉祥水”,摆“竹素其玛”

大年初一早晨,妇女们就先去河边或井旁背“吉祥水”象征全家吉祥,健康长寿。接着家家户户都在醒目的红桌上摆上象征性的供品“竹素其玛”。“竹素其玛”即是元宝式的长形大彩盆(类似汉族地区的五谷斗),在一头装满麦粒,另一头装满用白糖、酥油和青稞面做成的糕点,并在上面插上几束染了颜色的麦穗和青稞穗,祝望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欢乐的人们在摆着竹素其玛的屋子里,围在一起互敬青稞酒,赠献哈达,尽情唱歌跳舞,庆祝新春。

2022年了,你的家乡还有哪些年味浓浓的春节习俗呢?

年是中华文化的浓缩

年俗是中国人抹不去的记忆

最后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

所有的希望都能如愿

所有的梦想都能实现

所有的等候都能出现

所有的付出都能兑现

祝大家新年快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案:团委宣传部

排版:李铭佳

校对:胡双阳

责编:冯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