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暖律初回,草木苏萌——从立春开始,三餐顺应四季,回归质朴生活

梅子青青,摘下正好泡酒;樱桃红了,采来制成果酱;田里挖来野菜尝个鲜;山上捡些板栗当零食......

暖律初回,草木苏萌——从立春开始,三餐顺应四季,回归质朴生活

摘青梅泡酒 |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是别人的生活,三餐顺应四季。

欲望降低到一箪食一瓢饮,关心天气、粮食和蔬菜,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传递的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蕴。这种美,藏在遵循四序变迁规则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及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其实自远古时代起,先民们就已经懂得“观象授时”,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时令、物候的变化规律,逐渐形成一套完善的指导农事的知识体系。

用花开叶落、雁去燕来,以及陌上杨柳、林间鸣蝉标记岁时、记录时间。遵循自然规律、感时应物,人与天地和谐相处。当人们透过一树蝉声、一行雁阵去认识这个世界,就能读懂生命的形状、色彩、声音、味道,乃至明暗、虚实——这是一段奇妙的体验,就从立春开始。

暖律初回,草木苏萌——从立春开始,三餐顺应四季,回归质朴生活

树木萌芽记录时间 | 图片来源于网络

4日4时51分,立春。

立春,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是干支历岁首,大陆历来以其作为四序变迁的起点。古代立春之日,天子亲率群臣往东郊迎春,祈求丰年,并布德令以施惠兆民,地方官员亲自鞭策泥塑或纸糊的“春牛”,寓意春耕开始,老百姓亦有戴春胜、互赠春牛图等习俗,以此寄托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热热闹闹,普天同庆。

暖律初回,草木苏萌——从立春开始,三餐顺应四季,回归质朴生活

打春牛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按照古人逢节必吃的惯例,立春日就有了符合时令的特定美食——春盘。饼与生菜以盘装之,谓之春盘。春盘最初是民间小食,作为一种迎春礼节,人们以之相互馈赠。后逐渐传入宫中,皇帝亦在立春前后赐其与百官。春盘主菜略有不同,生菜、萝卜丝、韭菜等最为常见,传统吃法是以薄饼卷而食之。

暖律初回,草木苏萌——从立春开始,三餐顺应四季,回归质朴生活

春盘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春盘源于晋代的五辛盘。按晋《风土记》记述,这五辛“即葱、蒜、韭菜、芸苔、胡荽是也”,食用目的是以五辛发五脏气。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五辛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义,谓之五辛盘。”古人认为,人经历一冬所积聚的浊气,需要多种辛辣之物合力祛除,且“辛”与“新”同音,大概也有食辛以迎新之意吧。

“春盘”寓意好,世人常以此为诗。但无论是杜甫的“春日春盘细生菜”,还是苏轼所说“青蒿黄韭试春盘”,立春“食辛”的习俗都透露着一个关键信息,即“食新”。春到人间草木知,应时气而生发的春菜,它的根茎、它的枝叶,都蕴含着暖律初回的勃勃生机,而大自然这一份水嫩嫩、脆生生的馈赠又实在因为转瞬即逝,所以要趁新鲜赶紧吃掉。

暖律初回,草木苏萌——从立春开始,三餐顺应四季,回归质朴生活

应时气而长的春菜

然而,当弄农耕社会已经过去,许多璀璨的文化星光也一起在历史的长河里湮灭。穿梭在远离了四季的城市里,我们渐渐遗失四序变迁的的清趣,习惯了人工的、添加的酸、甜、咸、辣,忘记了天然的味道。

所以,不妨从这个起点开始,在光阴流转中感受阳光雨露、鸟语花香,吃应着时节生长的菜蔬,追溯千年时空里的文化,回归质朴与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