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家属质疑住院“凭空”多出了一支麻药钱,事件反转让人猝不及防

深夜,一台急诊脾破裂手术紧张进行着。

患者是一个50多岁的中年男性。巨大的冲击力,不仅导致他出现了脾破裂,还出现了脑震荡。送到医院后,完全无法沟通。鉴于病情紧急,请示了院领导后,手术很快就开始了。

家属质疑住院“凭空”多出了一支麻药钱,事件反转让人猝不及防

手术中,外科大夫从腹腔清理出大量的血凝块。麻醉科全力输血补液扩容,外加血管活性药物输注,有惊无险顶住了随时可能出现的休克以及心脏骤停。

当把脾脏顺利摘除之后,所有人的心终于能放下了。台上的氛围立刻变得轻松起来:外科大夫在那里吹嘘如何一眼就发现了脾破裂,护士也在那里捧着说……

一帘之隔的麻醉科这边,也想轻松,但刚刚抢救后的“战场”需要清理,因此还轻松不起来。

大量输血补液后,患者的脸部明显有些水肿。扒开眼睑,水汪汪的球结膜也说明了一切。

确保心肺没有大问题后,麻醉医生开始调整各项生命指标。目标是,要尽量在手术结束之前把患者的生命指标调整到满意的状态。

如果患者能在术间苏醒拔管,那就堪称完美了。50多岁的患者,体质还不错,这样的外伤还不至于进重症监护室。一旦进了重症监护室,几乎就要改变这家人以后的生活质量。

准备缝刀口的时候,外科大夫问:怎么样?用不用去ICU啊?

ICU,就是重症监护室。一般情况,是为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准备的。

家属质疑住院“凭空”多出了一支麻药钱,事件反转让人猝不及防

听到这样的问话,麻醉医生自信地说:不用!

尽管患者还未苏醒,但多年的大场面经历,他这点自信还是有的。

事实上,经过近半小时的“急行军”式调整各项生命指标,麻醉医生几乎敢拍板患者能够顺利苏醒和拔管。

这时,他突然想起一件事:手术后镇痛怎么办?

患者安全出手术室,只能说是胜利。但如果患者疼得龇牙咧嘴,岂不让胜利大打折扣?况且,都在喊舒适化医疗。患者疼着出手术室,也不是那么回事啊。

于是,他“啪”的一声掰开了一支局麻药递给巡台护士,让她弄到手术台上去。

看到局麻药上台了,台上护士先是一愣,但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不知道多长时间之前,就用过局麻药,是用来镇痛的。

看到护士递过来局麻药,外科大夫问:不是有镇痛泵吗?

家属质疑住院“凭空”多出了一支麻药钱,事件反转让人猝不及防

麻醉医生道:术前签字都没有家属、患者自己有意识不清醒,镇痛泵的事儿根本解释不明白,给他做一个切口浸润镇痛吧。用这个,也能顶五六个小时。

之后,手术顺利结束、患者苏醒顺利拔管。

本以为,这又是一台让自己满意的麻醉,一个美好的回忆。

然而,之后的事情却让麻醉医生有点堵:出院的时候,家属质疑台上打镇痛的局麻药是多收费。

家属的理由是,人家都给用镇痛泵,凭什么不给他们用?另外,既然独辟蹊径了,为什么还疼?

面对质疑,麻醉医生自然是非常生气:这不是吃力不讨好嘛!

虽然心里不爽,但也得调整心态做解释工作。

家属质疑住院“凭空”多出了一支麻药钱,事件反转让人猝不及防

针对家属提出的“为什么不用镇痛泵”的问题,他解释道:镇痛泵是自费项目,医保不给报销,因此必须术前做好沟通签字。但是,手术前患者不清醒、身边没家属,加上情况紧急,只能先考虑救命的问题。

针对家属说“效果不好”的问题,他解释道:做切口浸润镇痛,只能减轻疼痛。即便是用了镇痛泵,也很难保证一点都不疼。尽管理论上可以做到,但需要麻醉医生术中、术后全程只为一个患者服务才行。显然,目前任何一个医院都无法做到。

看到家属不再说什么,麻醉医生无奈地说道:你知道吗?安装镇痛泵,还需要收一个术后镇痛的费。但是,做切口浸润镇痛目前还没有收费项目,因此只收了一支药钱。也许,就是因为没有这个收费项目,你们才觉得莫名其妙。

听到这话,家属一脸不好意思地走了。

【温馨提示】点个关注,这里有大量专业的医学科普,为您解密手术麻醉的那些事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