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年味里话家风③:一封封战疫家书往来之间,儿子长大了

作者:南方都市报
年味里话家风③:一封封战疫家书往来之间,儿子长大了

妈妈在防疫一线,儿子在隔离备战高考。2021年6月,一对母子的感人事迹被广泛报道,故事主人公是广州护士吴金玲及其儿子罗迪。

2020年,吴金玲曾远赴武汉支援战疫,儿子给她写“减压信”,为她加油打气。一年半后,吴金玲再度成为“最美逆行者”,在广州参加社区防疫工作,却抽不出多少时间为准备高考的儿子鼓劲。

2022年新春到来之际,南都“羊城好家风”主题报道团队将镜头对准这个医护家庭,记录他们的家风故事。

年味里话家风③:一封封战疫家书往来之间,儿子长大了

广州护士吴金玲的战疫故事曾被广泛报道。

在家庭教育、传承家风上,吴金玲一家强调“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此前,为了迎接儿子的成人礼,吴金玲曾给罗迪写过一封信,寄语他“要善于思考和学习,要有诚信、懂得感恩,为人处世要宽容和低调”。

如今正在异地求学的儿子罗迪正在一步步实现父母对自己的期许。

长辈的教导:行百善,正己身

吴金玲现是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门诊的一名护士长。她出生在增城一个农村家庭。在家中,吴金玲是老大,下面还有弟弟妹妹。

父母文化不高,但一家崇文重教,吴金玲记得爸爸经常勉励儿女:“多读书,不要受人欺负。”为了供吴金玲读书,爸爸东挪西凑,曾经碍着面子向人借钱。在吴金玲的记忆中,她的父母朴实讷言,对子女的家教“身教”多于“言传”。

吴金玲在暨南大学读了大学,学习护理专业。毕业之后,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在一线医护岗位上已经工作超过20年。

婚后,吴金玲生下一子,取名罗迪。对于儿子的教育,吴金玲和丈夫都十分上心。“孩子的爸爸教一些人生道理较多,我侧重照顾孩子的生活。”吴金玲说。但两人重言传重身教,以身作则让儿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里长辈传下来的有关做人做事的规矩,吴金玲作了总结,可算作家训:“孝为先,行百善,正己身,勤俭自立”。儿子罗迪也深受影响。如今,罗迪已长大成人,有着同龄人少见的沉稳气质。

儿子写“减压信”

给战疫妈妈打气

日常生活中,吴金玲与罗迪之间的情感表达较为内敛。而发生在两年前的武汉战疫,让这份亲情有了更坦白的表达。

年味里话家风③:一封封战疫家书往来之间,儿子长大了

2020年初,支援武汉战疫的“最美逆行者”吴金玲。

2020年1月24日,除夕夜,128名广东省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紧急集合,驰援武汉。当时作为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管护师的吴金玲正是其中一员,到达武汉之后,和同事对口支援汉口医院。

在驰援日记里,她写到当时的情景:“我们管理两个护理单元上百号病人,其中一区还有不少危重患者,晚上8点还有几十号病人在输液,我们忙着处理医嘱,收病人,忙着加药,忙着接补液在病房穿梭。”

忙完之后回到驻地酒店,收拾完毕,已是第二天凌晨。病房里的紧张和压力仍在脑海萦绕,躺在床上的吴金玲打开手机,看到儿子罗迪发来的照片P图,顿觉欣慰,嘴角悄悄上扬。罗迪把妈妈穿着防护服的照片添上些许文字,表达爱意和鼓励:“最可爱的人!愿母亲平安凯旋。”

年味里话家风③:一封封战疫家书往来之间,儿子长大了

2020年在武汉战疫时,吴金玲和儿子的聊天记录,聊天背景是一朵向日葵,或有一份“一举夺魁”的愿望。

出征支援武汉的那天下午,吴金玲忙着收拾行李,同时把自己收到的紧急任务告诉了儿子。“武汉是第一线,我心里肯定想过很多。”当时罗迪甚至想象过最糟的情况,但他的担心并没有让妈妈知道。几天后,他选择写一封比较正式的信,通过微信发给妈妈。

“妈妈平时就是泪点低的人,她有很强的同理心。我写的时候,就是想象她处在什么样的情景之中,以此为出发点给她打气。”罗迪解释道。那时候罗迪还不到18岁,他的成熟懂事让吴金玲感到骄傲。

父母和儿子做朋友

为了迎接儿子的成人礼,吴金玲夫妻俩曾正式写给罗迪一封信。信中,他们对儿子说:“十八年以来,你一直都是让我引以为豪的。你豁达、谦虚、有礼,有自己的意志和智慧。”

年味里话家风③:一封封战疫家书往来之间,儿子长大了

2020年11月,广东实验中学成人礼,罗迪(右)拍照留念。

吴金玲平时在医院的工作繁重,她的丈夫从事个体经营,两人有时都很忙。不过,罗迪从初中开始就离开家寄宿,早早养成了独立的性格。

即使高考期间处于隔离备战的状态,罗迪仍然保持一颗平常心。当时,吴金玲一度担心儿子的吃饭问题,罗迪回忆此事时却轻描淡写:“根本没必要那么担心,后来很快不就解决了嘛。”

对于儿子的成长,吴金玲说,从小就有点放养,没有那么严格,“我们就像朋友一样”。也正是这个原因,夫妻俩对儿子的人生建议不会太具体,只是期望罗迪能够一直保持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态。除此之外,他们忠告儿子要善于思考和学习,要有诚信、懂得感恩,为人处世要宽容和低调。

高考之后,罗迪去了徐州的中国矿业大学读书。“他现在长大了,很多想法都已经成熟。他有自己的路可以选择,不一定需要按照大人的路来走。”对于儿子的将来,吴金玲这样表示。

年味里话家风③:一封封战疫家书往来之间,儿子长大了

吴金玲说,和儿子“就像朋友一样”。

【同题问答】

问:您认为家风是什么?能说说您家的家训吗?

答:家风就是家里需要正能量的风气,言传身教,大人做什么,小孩会跟着做什么。我家家训:孝为先,行百善,正己身,勤俭自立。

问:家里对您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答:我的家公。对实际工作、人生道路帮助很大。

问:关于家风的记忆中,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

答:家公教育我们,要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荡荡做事,一家人对此印象都很深。

问:您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何传承家风?

答:希望他健康成长就好。传承家风还是要以身作则。

总策划:戎明昌

执行策划:王卫国

统筹:李陵玻 陈伟斌 尹来

执行统筹:邹琳 陈杰生 叶孜文 陈成效 王道斌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马辉 陈杰生 王道斌 实习生 黄紫淇

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张志韬 钟锐钧(部分由受访者提供)

视频:南都、N视频记者 刘宝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