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当互联网来到海拔1700米的小山村 | 春节手记

作者:北青深一度

记者/夏凡

编辑/宋建华

当互联网来到海拔1700米的小山村 | 春节手记

二仙岩村是湖北恩施咸丰县海拔最高的村庄,交通较为不便

田琴,今年33岁,是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活龙坪乡二仙岩村村干部,19岁之前她没有出过县城。

咸丰县曾是贫困县,二仙岩村是这里海拔最高的村庄,最高点达1700米。

二十年前,村里的孩子只有通过读书才有可能去镇上、去县城,乃至去更远的、大山外面的世界。十年前,村里的生活和镇上的生活还隔着20分钟车程的盘山公路,五天一次的赶集是村民重要的集中采购活动。

十年来,田琴作为村干部见证和参与了村里的变化:饮用水工程、电网改造、路面硬化、危房改造、宽带进村……

上面千根线,底下一根针。村委会的工作千头万绪,这十年来,她和村民们的感情是脚步一步步走出来的,是一句句话说出来的,是一件件事情上磨出来的。

在她的推动下,去年电商平台的终端触角第一次深入了她所在的山村,村里的这个春节也因此发生了一些变化。

以下是她的自述:

契机

春节这几天正是村里最热闹的时候,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了,小车一辆辆开回来,村里的人一下子就多了大半。这时候,家家户户也都开始备年货了。

与往年不一样的是,今年去镇上赶集购买年货的人明显少了,以前还没进街就看见到处挤得满满当当,讨价还价的吆喝一声高过一声。今年村里很多人家在备年货时都有了新方法:去年生鲜电商平台第一次进了我们村,大家都能直接从网上买了。

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我们二仙岩村偏远,以前快递都只能送到镇上,谁能想到今年连蔬菜都能送进村呢?

我今年33岁,算是村里最年轻的一批人,接触新东西也学得快。2021年上半年,我偶然发现镇上出现了一家“淘菜菜”的店面。一个饭店老板留出了一间店面兼职做这个,里面堆满了生鲜蔬菜等货品。我对网购并不陌生,但看到淘菜菜平台上还有很多反季节的蔬菜和水果,还是吃了一惊,这是赶集的时候买不到的。

我姑姑今年60岁,在村里开超市。去年端午节,我在平台上买了一些水果和饮料去看她,顺便提了一句淘菜菜下单第二天就送到了。姑姑来了兴趣,问我怎么用。过了几天,她就找我商量,要把自己的超市做成一个自提点,以后村里的人买点吃的也很方便。

当互联网来到海拔1700米的小山村 | 春节手记

田琴(左)在教村民使用智能手机采购日常所需

变迁中的山村

二仙岩村是咸丰县海拔最高的村庄,平均都有1400米左右,我们这儿风景很美,山上雾大,望着远处时感觉自己像住在云里。但这也意味着一些不方便,下雨多的时候,村里的太阳能路灯就会电力不足。

去镇上的路都是盘山公路,从村里去要20分钟车程,走路得花快两个小时。除了赶集,一般都是有必须要办的事才去镇上。村里没什么娱乐,小时候一到赶集我就特别开心。集市每五天开一次,小摊上什么都有,百货、服饰和各种特产,我看到啥都想吃,拉着爸妈给我买饼和糖,每次都恋恋不舍地等末班的小巴车回去。车里总是挤得满满当当,大家的手指上都勒满了塑料袋。

因为地处偏僻,村民都习惯了这样规划生活。如果从网上买了东西,等快递发到县城、再转到乡镇的快递代收点,基本都要五天,慢的话要一周。我们就和代收点打电话沟通,多放几天,碰上赶集或者有事再顺便去拿。

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村里这些年也慢慢有了一些变化。木头房子慢慢新建成砖房,村委会门口修起了篮球场。硬化的小路越来越多,信号塔增加了,大部分人家都装起了宽带。

除了基础设施的完善,互联网还深入了村里平时的管理。村委会设置了综合服务的窗口,我们学会了在电脑上操作“一网通办”的平台,村民基本上不需要去镇上办事了。

我已经当了十年村干部了,现在是村支书。我还挺喜欢这份工作的。

那天姑姑和我提起做电商后,我也一直在琢磨,如果能把淘菜菜的服务接进村子,不仅自己多了份兼职,也能方便村民的生活。

当互联网来到海拔1700米的小山村 | 春节手记

100多万斤施恩富硒土豆通过电商销往了全国各地

新与旧

姑姑年纪大了,学不会手机操作,线上的部分就由我帮忙。

村干部经常需要挨家挨户走访,所以我对村里每一户的情况都比较清楚。我们村还有个微信群,平时有什么大小事都在群里通知。推广平台时,我也借鉴了这个方法,把村民们都拉进了一个购物群,有什么优惠信息都发到群里。

不过,生鲜电商平台在我们村还是一个新鲜的事物,怎么才能让更多人接受呢?我每天下班了就和姑姑挨家挨户介绍,虽然村民们都认识我,但还是有很多人半信半疑,担心是骗人的。所以周末的时候我们就开车带上一些自己从平台买的水果、蔬菜和牛奶,当作样品给他们看。年轻人还比较能接受,但有人就比较抵触“你不要跟我说,我不懂这个”,还有人想直接给现金就买了,不愿意学习操作的流程。

为了让更多村民尝试,我们还准备了一些小礼物,只要试着下单,就送饮料或者玉米,大家都喜欢这种实在的东西。大部分老人一开始都不接受这个,但看到周围的人每天去店里把菜提回家,价格也确实便宜,就跑到我姑姑的店里问能不能帮他买。现在,连附近的村子也慢慢像我们这样了。

过年前这段时间来取货的人尤其多,几乎都是外地子女提前买的,有的是父亲爱喝的酒,有的是拜年时送礼的礼盒。村里有一半人都在用,我们每天会接到二十个左右的订单。

除了下单购买,我们还能通过平台把村里量大的产品卖出去。去年9月,村里合作社有100多万斤土豆通过阿里巴巴社区电商淘菜菜被打包销往全国各地,恩施富硒土豆第一次出现在了中国农民丰收节启动大会上,大家都挺骄傲的。

我们二仙岩是重点湿地保护区,山上风景特别好,还有很多药材特产,可惜还没有旅游开发。村里年轻人少,想办大事不好推动。我希望能通过这个平台把村里的特产推销出去,为村民带来更多收入。我更希望让更多人注意到大山里的二仙岩村。

当互联网来到海拔1700米的小山村 | 春节手记

田琴帮助村中留守的老人做农务

后记

上面千根线,底下一根针。

村委会在最基层的工作中穿针引线,为村民服务,他们是地理上、更是行政体系的“最后一公里”。

社区电商走进山村,在工业品下行、农产品上行中也发挥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是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美好生活的“最后一公里”。

电子商务正在走进越来越多的乡村。《2021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农村电商在县域稳产保供、复工复产和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功能作用凸显。2020年全国2083个县域网络零售额35303.2亿元,占全国网络零售额的比重为30%。

【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北青深一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