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结束,蒋集团土崩瓦解,退守台湾。知识分子一部分流亡台湾,一部分留在大陆,一部分在欧美留学。

傅斯年:山东聊城人,武松、宋江等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儒家“正统”“忠君”思想,到后来不反对蒋,只反对孔祥熙和宋子文,让蒋痛并快乐着得人物,号称黄河流域第一才子,考入北大,之后与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在北大兴风作浪,后台老板就是北大校长蔡元培。蔡元培是光绪钦点的翰林,1917年接受黎元洪发的任命状,当时人们笑言,猪八戒肚子里吞了个孙悟空。1919年5月4日的五四运动,傅斯年就是其中一,有人说他是学生运动领袖,废除21条,归还山东青岛,赵家楼痛殴曹汝霖,烧了赵家楼,从北大毕业,辗转到英国和德国深造,追寻愈大维和陈寅恪,1926年在外学习7年的傅斯年归国被朱家骅请为广州中山大学教授,之后傅斯年被聘请为中央研究所所长,傅斯年学问高深同时性格强硬,在政治上想有所作为。一直辗转在政府与学术之间。直到蒋退守,1949年1月,傅斯年正式就任台湾大学校长,兼任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所长。台湾大学,是中日甲午海战之后1928年日本建立的,原名台北帝国大学,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国民党派罗宗洛接手,改名国立台湾大学,因为种种原因,傅斯年就任时台大已经是第4任校长了,国民党撤退,正处于大萧条、混乱时期,一百万人蜂拥而至的时候,校舍都没有办法容纳。55岁的傅斯高血压脑出血死后,台湾各界名流5000多人前来吊唁。一年后,台北大学在实验植物园内建造纪念亭一座,傅园,亭子为斯年亭,后来兵工厂赠送一座纪念钟,傅钟。
胡适。胡适(提倡白话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1948年,胡适没有听从爱徒吴晗的劝说留在北大,艰苦支撑一年之后,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聘请为东方图书馆馆长,胡适尽管是一代大儒,也要接受考核进入异族人的考核流程。1952年,为期两年的聘期已满,被普林斯顿大学解聘,给了一个名誉馆长。毛考虑擒贼先擒王的态度。胡适作为学术界的精神教主,只要把他压在五指山下,才能杀一儆百。1954年,倒胡运动开始,针对胡适的思想集中进行批判,郭沫若一马当先,开始口诛笔伐;胡适帮助沈从文追到张兆和(吴晗没追到),二人师生关系密切。但是沈从文依然选择批胡。胡适的小儿子胡思杜也站出来批判老爹,最后在1957年反右的时候,胡思杜被革职,变成了汉奸走狗,精神上奔溃的胡思杜最后选择上吊自杀。1957年前后,胡适也遭遇胃溃疡大出血,胃切除术,1958年胡适就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为显示对学术界的尊重,蒋携陈诚亲自光临,以壮声势,1958年胡适主持台湾院士选举,选出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等海外的物理学家。1959年胡适公开反对蒋介石连任总统,蒋介石大为光火。1962年,胡适与梅贻琦在台大医院执手言谈,相互慰藉。1962年胡适心脏病发,当时有被李济气死一说。
身赴台湾的胡适,临死都不知道曾经谩骂他是“美帝国主义走狗”的小儿胡思杜已经自杀,还饶有深情地在遗嘱中提出给小胡分遗产,其状堪怜。胡适虽然是著名的学界“大鳄”,不仅要忍受台湾同行的明枪暗箭,还要忍受小儿胡思杜的检举揭发,精神上的抑郁可想而知。在胡适迷人微笑的背后,其实是一颗千疮百孔的心。最终,这位古稀老人在一次宴会上溘然离世。在胡适死后若干年发动的那场浩劫中,在红卫兵歇斯底里的批斗声中,曾经积极揭发过他的学生、朋友、亲戚,不知道想到的最多的又是什么?兔死狗烹吗?
张伯苓应周恩来挽留在北京,后被南开大学一阵抢白之后变得沉默寡言,郁郁寡华中离开人世,大陆只是给张伯苓举行了简单的告别仪式,而蒋听闻之后在日记中写下痛悼无己。并在台湾举行盛大的追悼大会。张伯苓的遗愿是葬在南开校园。直到1986年,才得以如愿。
梅贻琦。1948年梅贻琦离开大陆,来到美国,1955年创建台湾清华大学;1958年受好友陈诚相邀,就职教育部长,呕心沥血,夫人韩永华在美国,儿子梅祖彦在清华大学助教。1962年,继胡适去世之后,梅贻琦离世,新竹清华园内下葬,称为梅园。一心维系家国命运的梅贻琦,虽然在台湾新竹完成了重建清华的夙愿,但直到生命弥留之际再也没有见过爱子梅祖彦。
蒋梦鳞。辞去北大校长之后的蒋梦鳞跟着宋子文鞍前马后跑了一阵之后,随着宋子文倒台,树倒猢狲散了,蒋梦鳞到达台湾之后建立农复会。妻子陶氏死后,蒋梦鳞娶了徐贤乐,这位徐小姐也属于名流,但只追求钱财,嫁给一位年近50的杨杰将军(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维持婚姻7个月就宣布离婚,一直都有情人,直到75岁的蒋梦鳞遇到53岁的徐贤乐,为她写艳词,这得到了宋美龄在内一众人反对,胡适也不顾病体,加以劝告,但蒋梦鳞采取“打枪的不要,悄悄地进房”策略,悄悄结婚。之后徐掌控家中钱财,以前同事请蒋梦鳞吃饭从来不到,之后一请就来,一天饭钱都被限定为20元,蒋梦鳞跌伤一条腿之后,婚姻也走到了尽头,1964年蒋梦鳞肝癌离世。一代名儒惨淡收场。
叶公超。叔父叶恭绰(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孙中山广州革命政府财政部长,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长),1937年上海沦陷之后,叶恭绰流亡海外,小妾潘氏争夺财产(含有毛公鼎,道光出土,青铜器内有铭文,主要内容时周宣王治国(台北故宫博物院三宝毛公鼎、肉形石、翡翠白菜)),叶公超正值38岁,叔父叶恭绰派叶公超专程保护毛公鼎。毛公鼎最早落入端方手中,1916年,端方的后人将宝鼎押在天津俄国人开办的银行,时任交通总长的叶恭绰3万元赎回。结果,叶公超被小潘用计被日本宪兵队以间谍名义抓走,除了审判,最重要的是从叶公超口中得出毛公鼎的下落,但叶咬牙挺住,最终秘密携带毛公鼎逃往香港,这一去,也结束了叶公超的西南联大外文系主任以及教授生涯,成了国民党驻英办事处处长,之后升为欧洲司司长,抗战胜利后,叶公超被任命为台湾当局外交部长,之后调任台湾驻美大使。回台湾之后,在台湾过起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梁秋实当时在台湾师范大学任教,立邀叶到学校讲课,但当局又来施压,一个学期之后便离开学校,甚至不让面见在美国的家人,直到1981年在台湾逝世。叶公超当时西南联大的同事有钱钟书、闻一多、徐志摩、梁秋实(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他的学生季羡林、杨振宁、许渊冲。
有人说,台湾的学者唱戏彭屁股自己捧自己,大陆的学者对着镜子喊王八自己骂自己。
吴晗,解放战争期间,吴晗利用清华大学教授的身份暗中与中共地下党联系,召开秘密会议,蒋追捕地下党的时候,吴晗逃亡河北西柏坡,受到毛、周接见,吴晗把自己写的《朱元璋传》给毛过目。1949年1月解放军炮击天津,中共高c的授意下,入主清华园,整肃掉冯友兰头上清华校务委员会委员和文学院院长两顶帽子之后,吴晗接过冯友兰开始主持清华校务,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冯友兰闻听清华大学许多教授写信给毛表忠心,加以效仿,争取五年时间写出一部马列主义史官的哲学史,将功赎罪。结果毛回信,让其“采取老实态度为宜”。一月北平城和平解放的时候,11月,吴晗就出任北京市副市长。一次,毛看湘剧《生死牌》结尾海瑞经常大骂嘉靖皇帝,并且被下狱,但当得知皇帝死后,却大哭,说明对皇帝忠心耿耿,毛找到宣传部的人写一篇关于海瑞的文章,由此想到明史专家吴晗,吴晗受宠若惊,写了一篇《海瑞骂皇帝》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中心思想突出海瑞的“敢”,之后,又写了《海瑞罢官》》《海瑞的故事》等文章,宗旨就是宣传海瑞敢说真话的精神,给予充分肯定,之后1960年,吴晗在京剧演员马连良要求下,写出五场京剧《海瑞》剧本,如此在一帮糊涂蛋的鼓噪吹捧之下,彩排,《海瑞罢官》正式上演。上演之后,毛很高兴。1965年年底,吴晗从报纸上就看到了姚文y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他隐约感觉到风暴要来临了。1969年被批斗致死。
俞大维(哈佛数学逻辑学,提出造原子弹)和曾昭抡(化学专家,北大教授,曾国藩后人),蒋介石和陈诚同意之后,筛选李政道、杨振宁、吴大猷,华罗庚等,随着解放战争的白热化,两党也开始争抢这些国宝级人物。吴大猷、李政道、杨振宁留在国外,曾昭抡、华罗庚、赵忠尧返回大陆。曾昭抡被周恩来任命为北大化学系主任兼教务长,权利和地位与清华的吴晗不相上下。1955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成立,任所长。1957年,曾昭抡被打成右派,曾昭抡一生治学,之后武大校长李达请曾昭抡进入武汉大学教书,在这里更是一心治学,书写了140万字的《元素有机化学》,全稿六册,但文革爆发之后仅仅残存了两稿。自己得了淋巴癌,爱妻自杀,李达被批斗之后,曾昭抡惨死。
叶企孙的爱徒熊大缜,在敌后冀中根据地,制造炸药、地雷,抵御日本的机械化部队,切断日本交通线路,而新中国成立之后,地雷战那些电影中出演的农民发明的地雷,就艺术角度讲,显得新奇,适应人民创造历史的理论导向,但不符合历史事实,这也正是后来胜利者骨子里对知识分子轻视和不信任,才导致的知识分子群体的悲剧。
梁思成与林徽因,因为林徽因弟弟林恒在成都飞行员牺牲,蒋赠送一把中正剑,正是因为这把剑,也未能幸免,梁思成被斗争搞得焦头烂额,长叹抗战八年,跋山涉水,先长沙,在昆明,后李庄,面对饥饿与疾病,过关斩将,终于迎来胜利,现在看来却过不了文革这一关,1972年一带建筑大师梁思成溘然长逝。1946年,林徽因结束了九个年头的颠沛流离,跟家人回到了一直以来念兹在兹的北平,满怀深情地重访每一处故地。抗战结束之时,虽然已受尽病痛折磨,但她依然选择了放弃赴美治疗的机会,选择了“和祖国一起受苦”。这位“民国女神加才子”,像一位勇士,她的一生,是对得起金岳霖对她“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哀挽,以及终生未娶的痴情的。
钱穆:江苏无锡人,在联大任教,被顾颉刚携带至燕大,北大,与胡适、傅斯年等人不合,钱穆说傅斯年是山东土匪头子,傅斯年说钱穆是南方小裁缝,闻一多说钱穆不是东西。胡适讲课讲不过钱穆,国学大师开始嫉妒。钱穆第一个妻子死亡,第二个妻子肚子抚养五个孩子,新中国成立之后,钱穆到香港,后在朱家骅邀请到台湾演讲受伤,受到女学生胡美琪的照顾,1956年二人结为夫妇。这段婚姻,李敖讥讽台大教授的风气,有先奸而后娶,也有先奸而不娶者,1967年蒋介石让蒋经国师从钱穆,学习治国之学,钱穆被选为院士,直到1989年钱穆的靠山去世,一个叫陈水扁的立法委员也站了出来,书面形式收回素书楼,时任台湾总统的陈水扁,则想到一个办法,钱穆搬出后,改素书楼为钱穆纪念馆,结果钱穆大怒,说活着不让住,还没死就建纪念馆,这是哪家的逻辑,在这种夹攻之下,95岁双目失明的钱穆被迫在1990年搬出居住了20年的素书楼,三个月以后去世。胡美琪把钱穆的骨灰安葬在无锡太湖,也算落叶归根。1994年陈sb当上台b市长,把素书楼改为纪念馆,2010年,钱穆去世20周年,国民党主席马yj来到纪念馆纪念。
1952年,教育部开始清算和调整院校,为减少庚子赔款,美帝国主义遗留在清华的印痕和毒素,清华被五马分尸,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被并入北大,清华只得到一个北大的工学院,作为一个工科大学在风雨中自生自灭,北大成为了革命的摇篮,接受了清华三个学院之后,搬入燕京大学,兼并了燕京大学的校舍教职工和学生,与清华大学隔一条马路。
知识分子虽然命运不同,结局不同,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革命的火种和知识分子的火种还是得以保留,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依然在祖国大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