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夜雨丨罗安会:珍贵的合影照

夜雨丨罗安会:珍贵的合影照

珍贵的合影照

罗安会

冬日,暖阳洒在乡村道路上。我同区文联、区作协组织的作家采风团队专程前去拜谒位于江津吴滩的聂帅故居。

走过弯弯曲曲的石板路,来到聂帅故居的石院子广场前,仰望着聂荣臻的雕塑,一股敬仰之情自心中升起。

1919年故乡一别,聂帅许多年都再没有踏进石院子那个翠竹掩映的家门。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他一生戎马倥偬走遍南北,成为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也成为新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卓越领导人。

少小离家,他不是不想家也不是不思乡。乡愁如丝,缕缕缠绕在游子心里。直到离开故土35年后,聂帅才终于得以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又踏进承载着他的少年意气与理想的母校——江津中学。他兴致勃勃在明亮的教室里走了一圈,刚坐下,未及开口,彭老总一个电报将他召回北京。家国家国,对于以身许国的他,“国”字永远在“家”字前面。从此以后,忙于国事政务的他再没机会回到故乡。

但心系天下的他,一生都牵挂着江津。故乡,是他心中魂牵梦系的柔软所在。江津艾坪山烈士纪念碑上有他的题字:“为家乡和祖国的解放英勇献身的先烈永垂不朽”。“四面山风光”“江津中学”“江津是个好地方”,这些字迹均出自聂帅之手,还有《江津日报》报头题字也饱含着他的深情与祝福。虽身不能至,但心向往之。

他的女儿聂力以父亲为榜样,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将军。知父莫如女,聂力百忙中多次带着父亲的嘱托回到江津,回到吴滩,为家乡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也藉以抚慰老父亲那一腔乡愁。

夜雨丨罗安会:珍贵的合影照

聂力将军(左二)与作者(左一)

聂力一直同江津保持着联系。30年前,我作为通讯员,多次在江津与聂力见面并釆访。1992年12月10日,有着一千五百多年建县史的江津撤县建市,从此揭开了江津发展的新篇章。那天,老城区上万人奔走相告,大家汇聚在东门遗爱池,会场人山人海。我作为摄像“记者”扛着摄像机,早早地登上了新建的庆典城楼,等待仪式开幕。

上午10时,中央军委以及国防科工委以及四川省、重庆市领导均出席剪彩仪式。聂力在剪彩仪式上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庆典结束后,人潮渐渐散去,我急忙走到聂力座位旁,毕恭毕敬地递上准备好的信封请她签名纪念。她见我递上的是由聂帅题字的“纪念诺尔曼·白求恩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封,微笑点头:“很好,很有意义!”随即提笔在信封上签上刚健有力的“聂力”两字。这个纪念封,至今在我的邮册中珍藏着。

1992年,93岁高龄的聂帅逝世。在聂帅诞辰105周年之际,我写了散文《聂帅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在《重庆晚报》刊发,以此表达帅乡人对聂帅的一腔深情。

1999年4月,聂帅纪念馆落成,江津举行了隆重的开馆仪式。当年我连续四年成为重庆市委宣传部表彰的“先进新闻工作者”,得以参加一些当地的重大活动宣传。

纪念馆开馆仪式后,我前往聂力夫妇的住处采访。二位将军身居高位但为人和蔼,采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而后,我有些忐忑地提出能否合影?没想到两位将军非常爽快地接受了我的请求。我有些紧张,不知自己该站什么位置好呢?聂力夫妇爽朗地笑着要我站在他俩中间。这合适吗?我脸红着想推辞,但他俩还是坚持,我只好硬着头皮恭敬不如从命。“咔嚓咔嚓”,一位本地记者赶紧按下快门,就此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

当天,我将底片拿到重庆留真相馆加印放大。照片效果不错,入框后我挂在客厅正中,时刻以将军的品质、精神激励我前行。

夜雨丨罗安会:珍贵的合影照

丁衡高(左一)和聂力(右一)与作者

十多年前,区政府邀请我在江津东门开办了一家由政府搭台、民营经济唱戏的江津区美术馆书画廊,免费对公众展出。在聂帅诞辰110周年时,我邀请中国美协会员、重庆市著名人物画家彭和民先生到书画廊创作聂帅及两位将军的作品。画家们到江津参观采风后灵思如泉涌,接连几天创作了六幅有关不同时期的聂帅的画作,其中一幅六尺大画《共和国元帅聂荣臻》,背景是高山流水,聂帅屹立于青松翠柏前,神情庄重,器宇轩昂……几幅画作在书画廊展出后,吸引了不少观众。聂帅的表侄杨辉忠先生感叹:“画得好,把伟人的胸襟与气慨展现得酣畅淋漓!”我拿出一幅裱好的聂帅画给杨先生,委托他转送给聂力:“江津人民永远怀念聂荣臻元帅!”

聂帅的故乡成为闻名遐迩的帅乡,江津人民以聂帅为荣。有一幅对联这样写道:大美江津,荣臻独秀;吴滩石院,走出聂帅。

每当看着挂在家中的珍贵照片,我总是心潮起伏。今天的幸福生活,来自于聂帅这样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他们流血牺牲才换来了新中国的繁荣富强。聂帅已去,但他的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作者系江津区作协副主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