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蜀国金冠带,路边捡回来的镇馆之宝

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里有一条金光闪闪的射鱼纹金带,这条金冠带是商周时期古蜀国的金器,在以青铜器为主的商周时期,做工如此精美的金冠带非常罕见,是只有王侯级别的人才有资格佩戴的饰品。

古蜀国金冠带,路边捡回来的镇馆之宝

说起这条金冠带,它的来历还很传奇:工地施工的时候挖出了一个脏兮兮的金属环,工人将它与建筑垃圾装在一起堆到了路边,暴雨过后金属环被雨水冲出,一位考古专家正好路过此地,无意中发现了脏兮兮的金属环,专家将它捡起带回了工作单位,经过清洗,一件精美的金器呈现在了众人面前,无人理睬的“金属环”成为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2001年7月,四川省苏坡乡的一处工地上工人们正在顶着烈日干活。挖掘机将地下的建筑垃圾挖出来之后,一些工人挖出的泥土用手推车推到路边的垃圾堆放场。在施工的过程中,谁也没注意到挖掘机挖上来的泥土中还夹杂着一个看上去脏兮兮的金属环,工人们只顾着干活,用铁锹将夹杂在泥土中的金属环装到了土推车上,推到了路边堆放建筑垃圾的场地里。

古蜀国金冠带,路边捡回来的镇馆之宝

没过几天,一场暴雨来袭。暴雨不停地冲刷路边堆积的建筑垃圾,上面的浮土被冲刷掉之后,那个脏兮兮的金属环露了出来。

随后的日子里,无数路人都从这堆建筑垃圾前路过,但是谁也没有在意过垃圾堆中的那个脏兮兮的金属环。金属环静静地躺在垃圾堆中,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它会被当成垃圾拉走,与那些建筑垃圾一起回填到某处深坑。

2001年,苏坡乡附近发现了著名的金沙遗址,一部分考古队员正好住在苏坡乡,每天那些考古队员都会从这片工地外路过,去到金沙遗址工作。有一天,一位专家正好路过这堆建筑垃圾,他无意间瞥见路旁的泥土里好像有一个怪异的金属环,职业的敏感让他多看了几眼那个金属环,他内心隐隐感觉那个金属环与周围的建筑垃圾格格不入。

古蜀国金冠带,路边捡回来的镇馆之宝

于是他走到垃圾堆前,捡起了那个金属环。金属环一入手,他就察觉出了异样,因为那个金属环的重量很重,重量上并不像是铜或铁。专家用指甲小心翼翼地将金属环上边的泥土和污垢扣掉,发现金属环的底色竟然是黄色,而且环体上还有一些奇怪的纹饰。

“这是什么?”看着手中那件沉甸甸的金属环,专家不禁心生疑惑,难道这个金属环也是金沙遗址中的文物不成?没来得及细想,专家将金属环上面的泥土擦拭掉之后,将它揣进口袋带回了单位。

到了工作单位之后,专家将这个金属环拿出来,用专业的清洗设备将其表面的污垢清洗干净,这时候专家才真正相信,这个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金属环竟然是用黄金打造的。这个黄金环上面还雕刻有4组相同的图案,图案分别是鱼、箭、鸟和圆圈。从黄金环的材质以及上面雕刻的图案判断,这应该是一件珍贵的文物。

古蜀国金冠带,路边捡回来的镇馆之宝

随后,参与金沙遗址发掘的专家们对这件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黄金环进行了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件黄金环上面雕刻的纹饰和图案与金沙遗址青铜器上的纹饰相似,结合这件金饰的发现地点与金沙遗址很近,最终专家确定这是一件商周时期的金器,由于它呈冠带状,专家们认为它是一条金冠带。

这条金冠带材质为纯金,整体呈上宽下窄的圆环形,金冠带宽2.68—2.8厘米,厚0.02厘米,重44克。在制作工艺上,这条金冠带是采用锤揲成形技术加工而成,金带表面的纹饰大多数都是錾刻上去的,局部纹饰采用了刻划工艺。

古蜀国金冠带,路边捡回来的镇馆之宝

金冠带的带面上有四组相同图案的纹饰,每组图案分别是鱼、箭、鸟和圆圈。图案中的鱼体宽短,鱼嘴上还有胡须,鱼身上刻划有鳞片,鱼尾呈“丫”形,两个尾尖向前方卷曲;鱼头上插着一支箭,箭尾刻划有羽毛;箭的后方站立着一只鸟,鸟的头很大,头上还有鸟冠,它的腿爪前伸,貌似想要去啄鱼;每组图案间都有很多细小的圆圈纹,将四组图案无差别地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循环。

金冠带上面的图案表现的是一只鸟正准备,突然从旁边射过来一支箭,正好射中了鱼头。专家们根据图案将这件金冠带称之为“射鱼纹金带”。

在以青铜器为主的商周时期,出土如此精致的金饰实属罕见。专家们分析,这件金冠带该是古蜀文明的一件文物,因为在商周时期,古蜀地区还没有出现文字,古蜀人主要用图案来进行交流和表达。古蜀地区文字之所以晚于图案,这主要得益于古蜀人崇尚巫术,重视祭祀,他们喜欢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简洁的线条来表达情感和描绘蓝图。

古蜀国金冠带,路边捡回来的镇馆之宝

研究表明,金冠带上的圆圈图案代表了古蜀人对太阳的崇拜,这种图案与三星堆1号坑出土金杖上的图案极其相似,因此,专家推断这件金冠带与三星堆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古蜀文明的一部分。

由于射鱼纹金带是单独出土的文物,因此专家们只能通过图案与金沙遗址出土文物相似这一点来判断它是商周时期古蜀国的一件重器,具体它为何会出现在建筑工地上,已经无从考证了。但是,这件金冠带的发现为专家们研究古蜀文化与三星堆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目前,它被收藏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