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蜀國金冠帶,路邊撿回來的鎮館之寶

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裡有一條金光閃閃的射魚紋金帶,這條金冠帶是商周時期古蜀國的金器,在以青銅器為主的商周時期,做工如此精美的金冠帶非常罕見,是隻有王侯級别的人才有資格佩戴的飾品。

古蜀國金冠帶,路邊撿回來的鎮館之寶

說起這條金冠帶,它的來曆還很傳奇:工地施工的時候挖出了一個髒兮兮的金屬環,勞工将它與建築垃圾裝在一起堆到了路邊,暴雨過後金屬環被雨水沖出,一位考古專家正好路過此地,無意中發現了髒兮兮的金屬環,專家将它撿起帶回了工作機關,經過清洗,一件精美的金器呈現在了衆人面前,無人理睬的“金屬環”成為了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2001年7月,四川省蘇坡鄉的一處工地上勞工們正在頂着烈日幹活。挖掘機将地下的建築垃圾挖出來之後,一些勞工挖出的泥土用手推車推到路邊的垃圾堆放場。在施工的過程中,誰也沒注意到挖掘機挖上來的泥土中還夾雜着一個看上去髒兮兮的金屬環,勞工們隻顧着幹活,用鐵鍬将夾雜在泥土中的金屬環裝到了土推車上,推到了路邊堆放建築垃圾的場地裡。

古蜀國金冠帶,路邊撿回來的鎮館之寶

沒過幾天,一場暴雨來襲。暴雨不停地沖刷路邊堆積的建築垃圾,上面的浮土被沖刷掉之後,那個髒兮兮的金屬環露了出來。

随後的日子裡,無數路人都從這堆建築垃圾前路過,但是誰也沒有在意過垃圾堆中的那個髒兮兮的金屬環。金屬環靜靜地躺在垃圾堆中,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它會被當成垃圾拉走,與那些建築垃圾一起回填到某處深坑。

2001年,蘇坡鄉附近發現了著名的金沙遺址,一部分考古隊員正好住在蘇坡鄉,每天那些考古隊員都會從這片工地外路過,去到金沙遺址工作。有一天,一位專家正好路過這堆建築垃圾,他無意間瞥見路旁的泥土裡好像有一個怪異的金屬環,職業的敏感讓他多看了幾眼那個金屬環,他内心隐隐感覺那個金屬環與周圍的建築垃圾格格不入。

古蜀國金冠帶,路邊撿回來的鎮館之寶

于是他走到垃圾堆前,撿起了那個金屬環。金屬環一入手,他就察覺出了異樣,因為那個金屬環的重量很重,重量上并不像是銅或鐵。專家用指甲小心翼翼地将金屬環上邊的泥土和污垢扣掉,發現金屬環的底色竟然是黃色,而且環體上還有一些奇怪的紋飾。

“這是什麼?”看着手中那件沉甸甸的金屬環,專家不禁心生疑惑,難道這個金屬環也是金沙遺址中的文物不成?沒來得及細想,專家将金屬環上面的泥土擦拭掉之後,将它揣進口袋帶回了機關。

到了工作機關之後,專家将這個金屬環拿出來,用專業的清洗裝置将其表面的污垢清洗幹淨,這時候專家才真正相信,這個從垃圾堆裡撿回來的金屬環竟然是用黃金打造的。這個黃金環上面還雕刻有4組相同的圖案,圖案分别是魚、箭、鳥和圓圈。從黃金環的材質以及上面雕刻的圖案判斷,這應該是一件珍貴的文物。

古蜀國金冠帶,路邊撿回來的鎮館之寶

随後,參與金沙遺址發掘的專家們對這件從垃圾堆裡撿回來的黃金環進行了鑒定。專家們一緻認為,這件黃金環上面雕刻的紋飾和圖案與金沙遺址青銅器上的紋飾相似,結合這件金飾的發現地點與金沙遺址很近,最終專家确定這是一件商周時期的金器,由于它呈冠帶狀,專家們認為它是一條金冠帶。

這條金冠帶材質為純金,整體呈上寬下窄的圓環形,金冠帶寬2.68—2.8厘米,厚0.02厘米,重44克。在制作工藝上,這條金冠帶是采用錘揲成形技術加工而成,金帶表面的紋飾大多數都是錾刻上去的,局部紋飾采用了刻劃工藝。

古蜀國金冠帶,路邊撿回來的鎮館之寶

金冠帶的帶面上有四組相同圖案的紋飾,每組圖案分别是魚、箭、鳥和圓圈。圖案中的魚體寬短,魚嘴上還有胡須,魚身上刻劃有鱗片,魚尾呈“丫”形,兩個尾尖向前方卷曲;魚頭上插着一支箭,箭尾刻劃有羽毛;箭的後方站立着一隻鳥,鳥的頭很大,頭上還有鳥冠,它的腿爪前伸,貌似想要去啄魚;每組圖案間都有很多細小的圓圈紋,将四組圖案無差别地連在一起,形成一個循環。

金冠帶上面的圖案表現的是一隻鳥正準備,突然從旁邊射過來一支箭,正好射中了魚頭。專家們根據圖案将這件金冠帶稱之為“射魚紋金帶”。

在以青銅器為主的商周時期,出土如此精緻的金飾實屬罕見。專家們分析,這件金冠帶該是古蜀文明的一件文物,因為在商周時期,古蜀地區還沒有出現文字,古蜀人主要用圖案來進行交流和表達。古蜀地區文字之是以晚于圖案,這主要得益于古蜀人崇尚巫術,重視祭祀,他們喜歡用豐富的想象力和簡潔的線條來表達情感和描繪藍圖。

古蜀國金冠帶,路邊撿回來的鎮館之寶

研究表明,金冠帶上的圓圈圖案代表了古蜀人對太陽的崇拜,這種圖案與三星堆1号坑出土金杖上的圖案極其相似,是以,專家推斷這件金冠帶與三星堆文化有着密切的聯系,是古蜀文明的一部分。

由于射魚紋金帶是單獨出土的文物,是以專家們隻能通過圖案與金沙遺址出土文物相似這一點來判斷它是商周時期古蜀國的一件重器,具體它為何會出現在建築工地上,已經無從考證了。但是,這件金冠帶的發現為專家們研究古蜀文化與三星堆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貴文物,目前,它被收藏于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是該館的“鎮館之寶”之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