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VR设备伤眼吗?我国首个虚拟现实视觉健康团体标准出炉

佩戴VR眼镜沉浸在特技场景中、“武装”VR设备开展肢体性康复训练……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技术作为引领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正渗透到多个行业中。在应用这项技术时,我们的视觉面临着完全不同的环境,这些设备会否损伤视力?还是可以利用新技术应用到医学中改善孩子的视力发育?

1月24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对外发布了大陆首个虚拟现实视觉健康团体标准,为VR设备的应用首次贴上了“视觉健康”的标签,未来,VR产品有望进入视觉健康的规范中,以“低、中、高”不同等级的风险规范行业内的视觉质量评估。

首个团体标准发布

囊括眼光学、脑电等指标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增强现实、“元宇宙”等技术发展见证着万物互联体系的孕育壮大。虚拟现实技术在医疗、教育、工业、军事等诸多领域展现了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VR大放光彩、欣欣向荣的同时,VR技术的应用对视觉健康的影响也逐渐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在使用VR设备期间,使用者的视觉神经与脑神经都高度兴奋,从而引发中枢视觉疲劳。但是,对于这些问题,有效的视觉健康评价体系仍是空白。

“VR产品会产生视觉疲劳,身在其中过度沉浸,这是与以往视觉环境不一样的场景。过去我们针对这一领域的标准主要在物理光电技术参数密切相关,如分辨率、屏幕亮度、刷新率、多焦显示等,但是在视觉健康方面的关注度是远远不足够的。”作为项目牵头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袁进教授介绍。

《虚拟现实产品视觉健康影响评价方法》的发布,填补了这一空白。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袁进教授牵头,联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山大学、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机构,发布了全球首个虚拟现实团体标准,为虚拟现实技术对视觉健康的影响提供了评价及风险等级评估方法。

VR设备伤眼吗?我国首个虚拟现实视觉健康团体标准出炉

发布现场

首个团队标准通过6大部分及3个附录,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细化,并提供了评估方法。研究人员通过对应用风险模型构建、关键光电指标检测研究,以及产品多场景临床评价、标准制定及数据库建立等试验,制定了视觉健康的低、中、高风险分级标准,其中不但引用了眼科视觉指标,也使用了VR产品刺激下视觉中枢产生的脑电指标,以侧重评估VR产品的视觉健康。

“VR产品对视觉健康的影响,应引起大家的重视。”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表示,希望能以本次团体标准发布为契机,规范VR技术的视觉健康发展,进一步推动产业技术进步。

VR产品的分辨率越高越好?

并非如此

市场上常有一些高端的VR产品,以高分辨率为卖点,这是不是意味着分辨率越高越清晰越减少眼疲劳呢?并非如此。袁进介绍,人眼并非是一个最佳的光学成像系统,当终端显示的分辨率超出眼睛能接受的范围,它就会不停地识别对焦,从而导致视觉疲劳。

现在市面上有一些价格低廉的VR产品,但是分辨率、光强度不够,粗糙低质量,这样模式下视觉信息输入时,为了看清楚眼睛会使用更多调节对焦,更容易产生视觉疲劳。相应地,一些高端产品在有限时间内也会出现症状和体征,因此,不能以价格为导向,应有相关行业标准来导向。

“就像买个冰箱有能效标签可以一目了然,这次是团体标准出台,我们希望下一步可以孕育成行业标准,再进一步可以成为国家标准,规范VR行业的视觉健康发展。”袁进介绍,今年1月15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深圳赛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大湾区显示产品视觉健康检测中心”正式揭牌,面向社会开展显示终端视觉健康评估检测工作,有需求的企业可以将VR产品送到检测中心,便可以知道其产品视觉健康风险评估情况,此外,项目团队正与机构合作,制作VR产品的“低、中、高”风险视觉健康评估体系,未来企业通过输入参数的便捷方式,有望快速得到查询结果。

VR设备伤眼吗?我国首个虚拟现实视觉健康团体标准出炉

袁进教授解读标准

VR产品伤害还是提升视力?

这是一把“双刃剑”

随着VR产品深入各行各业,不少学生群体也被这项新技术吸引,这一现象引发家长的关注。

VR产品究竟会不会损害视力?袁进介绍,当眼睛聚集于VR产品特定场景时,泪膜容易蒸发过快,产生视觉疲劳。而VR立体环境中,眼睛会不断追逐焦点,远近调节,特技过度会产生酸胀感、疲劳感。游戏、训练高度沉浸时,也会产生视觉中枢的疲劳,因为信息源高度集中处理。儿童在平衡觉发育并不完全,应尽量避免特技中高速切换场景的画面。使用时每三十分钟到一个小时内应休息眼睛。

另一方面,行业人士指出,VR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也能帮助视觉恢复,例如VR技术的视力视功能评估、近视防控及训练、助视、眼科教育等方面都展现了独特的优越性,“例如小孩子提倡户外环境,在VR场景中打造开阔视野的旅游场景,是否可以帮助调节眼疲劳,这也是可以考虑的方向。”专家介绍。

未来,专家建议,企业开发VR产品时,应重视使用者的视觉健康,除了团队标准的应用,还可多考虑VR系统与个体的匹配程度,如屈光不正的人士使用时能否有专门打造的模式,将预防进一步前移,以减少终端产品使用对视觉的损害。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梁超仪通讯员:邰梦云

图由院方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翁淑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