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听!是谁又在家族群里吹嘘“几百年一遇的2月”?

听!是谁又在家族群里吹嘘“几百年一遇的2月”?

本文作者: 春梅狐狸

不知道大家的家族群、亲友群、业主群之类的,有没有收到过这样的视频——

听!是谁又在家族群里吹嘘“几百年一遇的2月”?
听!是谁又在家族群里吹嘘“几百年一遇的2月”?

内容大概是说,今年的2月1日恰逢正月初一,且月内有春节、元宵、情人节、立春、雨水五大节日,寓意五谷丰登,又是中华历史上数字2最多的,寓意好事成双……转发出去,全家福气多多之类的。

这种号称一辈子都遇不到几次、甚至是中国历史上都轮不到几次的“二月”,在这短短几年里,我已经见过好多次了……

听!是谁又在家族群里吹嘘“几百年一遇的2月”?
听!是谁又在家族群里吹嘘“几百年一遇的2月”?
听!是谁又在家族群里吹嘘“几百年一遇的2月”?

△ 相关截图

唉,我掐指一算,这里有耶稣他老人家的一半功劳啊,毕竟如果没有公元纪年,上面的福气大概会少一大半。所以,没事先拜拜耶稣,他是亲友群里绝大多数与历法有关的福气转发视频的奠基神啊!

我看到的那个视频说,这样的日子不会在我们生命里出现第二次,因为每626年才会有一次(另外一个更常见的说法是“823年”)。我也不知道这个626或823是如何计算出来的,但如果说的是2月1日逢正月初一,那只需要十九年就够了。

大家可以翻一下2003年与2041年的万年历,看是不是也是2月1日逢正月初一?

听!是谁又在家族群里吹嘘“几百年一遇的2月”?
听!是谁又在家族群里吹嘘“几百年一遇的2月”?

因为但凡对中国历法有了解,就知道中国农历采用的是“十九年七闰”的置闰方法,即十九年里有七个年份有闰月(七个闰月),从而达成阴阳“合”历。

#十九年七闰的基本逻辑

12个阴历月,约354天;

一个回归年约365天;

两者之间有明显差值。

若19个阴历年里添加7个阴历月(闰月),

则基本能与19个回归年长短持平,

△根据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科普基地配图绘制

“十九年七闰”这个周期也被称作“闰周”,是古人耗费了极大心血测算出来的,因为十九年这个周期相对于古人的寿命而言实在是有点长了,加上古人观测天相的条件实在有限。即便如此,一些学者认为大约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人就已经开始实施“十九年七闰”的闰周了。

当然,这不是一个最精确的闰周。北凉赵使用“600年221闰”,教科书老熟人祖冲之把这个精度推到了“391年144闰”。但随着对于“回归年”“望朔月”精度测算的不断提高,反而导致历代天文学家逐渐放弃了对“闰周”的执着。因为这三者是一个互相制约的关系,惟有闰周是人为设置出来的,而天体运动也并非一开始想象中那么简单。还记得那个争死明朝都没用上的“定气法”吗?

#定气法的原因

听!是谁又在家族群里吹嘘“几百年一遇的2月”?

越靠近太阳时(近日点),速度就越快,

所以将一个回归年分成24个节气,按照时间长短分和按照角度分是不一样了。

简单来说这场千年历法争论就是,农历具体在哪个月份设置闰月看的是节气,古人一开始以为二十四节气之间时间长短是一样的,那么设置起来会非常简单。后来北齐张子信发现,地球公转的速度竟然是有快慢的,即“日行春分后则迟,秋分后则速”,意味着节气间隔时间就不一样长了。这个发现约等于宣告“芭比Q了,历法原来的东西都得重新算了”。原来的算法叫做“平气法”,新的算法按照角度来,叫“定气法”。定气法从隋代刘焯开始使用,但直到清初的《时宪历》才被正式采用。

#平气法与定气法的区别

听!是谁又在家族群里吹嘘“几百年一遇的2月”?

平气法是将回归年的时间长度等除24,

节气之间的时间长短一致;

定气法是将公转轨道角度等除24,

靠近近日点的节气间隔时间更短,远日点则长。

所以,目前我们就还用“十九年七闰”的方式,由于现在有更精确的天文观测(现行节气以紫金山天文台颁发的《天文年历》为准),所以就不需要担心那么多了。因为历法虽然诞生于天文,但实行于生活,过分复杂的设置会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比如,祖冲之算出来的也并不是最精确的,更为精确的是“315年116闰”,但这么设对于人的一生来说太长了,就像最初发现“定气法”一样,制定历法的天文学家知道这些就够了。

对于我们来说,了解“十九年七闰”价值就是,如果发现农历与公历的日期有任何巧合,那么前后推19年一般依然会有,比如19岁生日时,你就可以公历农历一起过了,如果你错过了19岁,那么还有38岁、57岁、76岁、95岁、114岁……

听!是谁又在家族群里吹嘘“几百年一遇的2月”?

其实我就是想画点图玩玩!

听!是谁又在家族群里吹嘘“几百年一遇的2月”?

感谢阅读,喜欢请记得分享哦^_^

※ 如无另外标注,文章为 春梅狐狸 原创,如有疏漏欢烦请指正,文章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转载须经授权并支付稿费;

※ 所使用的图片、视频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相关事宜。

* 最近的文章 *

-

春梅狐狸 传统服饰

脸着地的藏狐,故纸堆里的服饰爱好者

[ 百度百科TA说特邀科普作者 ]

如果喜欢 记得关注

笔者已出版《图解中国传统服饰》,请多支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