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阅读特别报道
近日,2021广东护鸟行动正式启动。该活动旨在动员公民、志愿者和社会组织参与保护候鸟,为保护候鸟栖息地和迁徙通道安全做出贡献。
随着冬季新一轮候鸟的到来,深圳等广东地区迎来了各种候鸟种群。截至目前,除了白鹳、池塘蛞蝓等留鸟外,深圳还迎来了黑脸蜻蜓、黑尾蜻蜓、红脚、黑翅长脚、金斑鸭、绿翅鸭、凤蝶等20多种累计一千多种候鸟。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候鸟迁徙和冬季度假胜地,深圳和香港的后湾建立了良好的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每年为鸵鸟,鸭,鸥和鸵鸟等10万只鸟类提供了舒适的栖息地。
今年是广东启动候鸟保护行动的第三年。按照省政府五年禁猎野生鸟类的规定,各地林业部门将严格加强巡逻,增加候鸟繁殖地、搬迁停站、搬迁通道等野生动物聚集区,及时清理各类非法猎杀工具,加大执法监管力度,鼓励举报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并规范人工养殖和操作利用。
今年的观蝇行动还将在包括深圳在内的全省11个城市联合开展黑脸蟋蟀等稀有水鸟同时调查和保护活动,在此期间将记录所有野生鸟类的物种,数量和栖息地信息。
林业部门还倡导在公众中文明观鸟,控制"诱因"行为,包括禁止擅自进入自然保护区观鸟和射鸟,坚决禁止涉嫌非法捕捕野生鸟类和非法人工繁育鸟类的"脱落的笋",禁止"渔式陷阱"等"钓鱼式陷阱",这些陷阱对鸟类造成伤害风险,并可能导致鸟类改变迁徙模式和居住习惯, 禁止抓捕和控制幼鸟的"绑架陷阱"。
(作者:秦伟,深圳特别行政区报记者)
本文摘自《阅读特刊》,仅代表作者的观点。国家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传播和传播服务。
用户名: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