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杨兵带你领略“华夏丹青” |从《步辇图》窥探唐代社会

杨兵带你领略“华夏丹青” |从《步辇图》窥探唐代社会

Dan Qing

杨兵带你领略“华夏丹青” |从《步辇图》窥探唐代社会

由水由墨,辗转成画

水墨丹青,绘就华夏

“华夏丹青”系列,特邀著名学者杨兵先生,用专业、生动的讲述,用精美的图画,带领广大读者走进华夏民族创造绚烂的丹青历程,领略那动人心弦、人神共叹的绝美画卷。

从《步辇图》窥探唐代社会

阎立本(?—674),唐朝著名画家、政治家,雍州(今陕西西安临潼)万年人。兄长阎立德不但善画,还是建筑方面的能手。阎立本的绘画技艺师法张僧繇、郑法士、杨契丹、展子虔等。朱景玄《唐朝名画录》载其“凡画人物冠冕车服,皆神妙也。”阎立本作为御用画家,常奉命作画记录重大主题性事件,传世作品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历代帝王图》《职贡图》和《步辇图》等。著名的《昭陵六骏》石刻就是依阎立本所绘图样而刻。

《步辇图》是大陆现存的最早反映汉藏民族交往的一幅历史画卷。画面由两组人物构成,共十三位。右边一组是九位宫女簇拥着坐在步辇上的唐太宗,左边一组是拱手站立的三位人物,依次是典礼官、禄东赞和翻译官。《步辇图》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从独具匠心的构图、传神的人物、符合当时政治和文化特点的服饰等方面,很好地表现了汉藏一家亲的主题,其艺术审美感和历史史鉴性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艺术特色

《步辇图》在构图和经营位置上,画家颇具匠心。采用了大陆传统的散点式的构图手法。画家把左边三人一字排开,身高各有不同,从左至右依次增高,把全图的焦点推向了唐太宗。画家将虚实、疏密并用,参差变化明显,极具视觉美和空间美。

杨兵带你领略“华夏丹青” |从《步辇图》窥探唐代社会

服饰文化

通过划分色彩的等级,使中国的服饰文化体现出了强烈的政治色彩。图中太宗一人身着明黄色皇服,其他人物服装颜色均为低等级色。同时画家巧妙地运用了华盖顶和宫女服饰中的红色搭配,与典礼官相呼应,烘托出祥和、喜庆的气氛,又使人不会觉得太突兀而难以接受。

杨兵带你领略“华夏丹青” |从《步辇图》窥探唐代社会

民族关系

《步辇图》忠实地记录了1300多年前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唐文成公主联姻的重要史实,汉藏两族和亲后,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习俗等方面频繁交往,互相影响,成为最早反映汉、藏两族团结友好的传世画卷。阎立本的《步辇图》继承了谢赫在《画品》中首先提出的绘画功能观: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

阎立本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放在了描绘初唐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上,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唐初统治者希图以史为鉴,励精图治,成就一番大事业的愿望。《步辇图》真正体现了孔子的艺术教化说,即“文以载道”,并以政治性题材的历史画和肖像画名垂画史,其主题思想不仅在于褒扬太宗的仁政,还在于宣扬“汉藏一家亲”这个主题思想,对当时的唐王朝与吐蕃统治者都起到很好的明诫作用。

主讲人:杨兵

杨兵带你领略“华夏丹青” |从《步辇图》窥探唐代社会

杨兵,1969年4月生于西安。1989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附中。1993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获艺术学学士学位。现为西安碑林博物馆副研究员、书法研究中心书法家,陕西省博物馆展览策划、陈列设计专家,西安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合作导师,美国费城“艺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he Arts)”访问学者(2016年)。主要从事中国古代艺术史、当代艺术批评的理论研究及艺术创作的实践活动。

往期

进学致和 行方思远

翰墨飘香 古城西安

在看的,点一下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