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将建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高速是美国的2倍,新能源汽车第一

中国将建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高速是美国的2倍,新能源汽车第一

中国公布国家交通运输系统发展规划

日前中国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交通运输发展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到2035年建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快货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基本形成,基本建成交通强国。

那么,这将如何实现呢?根据到2025年的运输发展计划,中国高速铁路总长度为5万公里,而2020年为3.8万公里。高速铁路网络的列车速度为每小时250公里,将覆盖至少95%的人口超过50万的大型城市。铁路网的总长度将增加20000公里,达到165000公里。

将再建造30个主要机场,使机场总数达到270个。在五年内,高质量内陆水道的长度将从16 100公里增加到18 500公里。

2020年高速公路建设总里程达到16.1万公里,到2025年大陆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19万公里。

中国将建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高速是美国的2倍,新能源汽车第一

城市交通也没有被遗忘,发展迅速,特别是最近。但在现阶段,主要趋势是绿色和智能。城市公共汽车在新能源上运营的比例将从66%增加到72%。城市地铁线路的长度将从6.6万公里增加到10000公里,如果运输量增加,运输部门的碳排放将减少5%。

中国特别发展低碳运输,特别是电动运输,中国在电动汽车生产和销售方面处于世界第一位,与其他国家的差距正在扩大。现在,整个地区和运输行业,包括城市交通,正在进入中国交通网络。

当然,中国正在研究的问题仍然存在。因此,根据到2025年的运输发展计划,中国将大幅"扩大西部地区的交通路线,改善边境地区的运输条件"。也就是说,道路、火车站和机场将优先在西部地区建造,将特别注意郊区和农村地区与城市的联系。

这些只是中国交通发展规划的一些方向和参数。几十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这一目标,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巨大的、我们无法想象的资金。同时,这些投资不会抛洒浪费,反而会产生巨大的回报。与西方观点一样,中国认为,没有适当的基础设施,就不可能有国家平衡和高质量发展,也不可能提高人民的福祉水平。

中国将建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高速是美国的2倍,新能源汽车第一

现在,看看中国为这种平衡的发展创造了什么条件。以最复杂的高速公路为例,我们通常认为美国以高速公路而闻名。因此,在两国大致相等的领土上,中国机动车数据量长期以来一直远远落后于西方。但现在在中国,高速公路有16万公里(到2025年将达到19万公里),美国大约有9.7万公里,中国的高速公路里程是美国的两倍左右。另一个大国俄罗斯,虽然俄罗斯的领土几乎是中国的两倍,但只有6800公里,在可预见的将来,这一数字不太可能发生重大变化。

在高速铁路方面,中国在运输量、长度(40000公里)、速度(300公里/小时及以上)和可负担性方面都绝对领先,平均票价为500元。由于俄罗斯根本没有中国这种高速铁路(时速为250公里)的标准,因此,如果俄罗斯在通用铁路网的一部分看起来仍然不错:俄罗斯约12.7万公里,中国约14万公里,美国大约25万公里。

俄罗斯铁路是中欧交通链中最后一条吸引中国的重大环节。但是,为了保持这种兴趣,俄罗斯铁路必须重建,以满足中国的安全和运输速度要求。否则,中国会找到绕道而行的路线,俄罗斯将留在过时的铁路上,没有中国的过境资金。

中国将建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高速是美国的2倍,新能源汽车第一

从中国出发的货运列车长期以来一直经过哈萨克斯坦。2019年,通过土耳其的中欧铁路新通道开通,这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一部分,这条路线的主要优势是运输速度。

不久前,俄罗斯政府更新了俄罗斯到2030年的运输战略,该战略早在2008年就已制定。主要创新是限制个人交通工具的所有权和使用。除其他正确和不太明确的战略承诺外,还有这样一个战略:到2030年,电动汽车必须占俄罗斯车队的15%,并应为电动汽车建立约60万个充电站。与此同时,俄罗斯计划销售约25万辆电动汽车。但目前还不清楚它们从何而来。俄罗斯不能生产电动汽车,每年从国外进口的电动汽车不超过一千辆。俄罗斯创建自己的电动汽车并将其推出该系列的所有尝试都失败了。这是否为中国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创造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中国将建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高速是美国的2倍,新能源汽车第一

去年,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销售了约300万辆,全国正在配备一个充电网络。根据公布的计划,2025年中国将生产和销售700万辆电动汽车,这意味着这些汽车将占据中国汽车市场约五分之一。这一战略肯定会得到执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