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何大齐|从今天起,年的序曲就奏响了

糖瓜、艾窝窝、豌豆黄儿、果仁奶酪、大糖葫芦……你都吃过吗?

为什么在有些地方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儿”,有些地方腊月二十四才是“小年儿”?

祭灶是怎么一回事儿?以前的老百姓怎么送灶王爷上天,又怎么接他回家?

北京市特级教师何大齐笔下的老北京风俗画,还原了一个又一个被现代生活节奏所忽略和抛弃的生活细节与情意,有浓浓的年味,亦有沉沉的古意与乡愁。

最近,他的新书《北京的春节》(增订本)出版上市,增订本在原版的基础上补充了10篇文章、11幅插画,增加了贴窗花、包饺子、烧火判儿等10个更为详实的春节习俗。小年这天,活字君与书友们分享新书中的精彩篇章。

关东糖

腊月廿三糖瓜粘,灶王爷龛送上天。

糖瓜粘住灶王嘴,有口难开保安康。

何大齐|从今天起,年的序曲就奏响了

《北京的春节》(增订本) 何大齐 绘著

关东糖(也称为灶糖)是古老的传统甜食,也是祭灶神的祭品,一年中只有腊月二十三前后,才有小贩挑担沿街叫卖。关东就是现在的东北三省,因为这大片土地位于山海关以东,故而得名。那里生产的这种特制的糖,就被称为关东糖。

何大齐|从今天起,年的序曲就奏响了

这种糖是用麦芽、黄米、玉米为原料熬制的,乳白色。二寸长、一指粗、条状的一般叫关东糖,做成瓜状的叫糖瓜,其实只是外形不同而已。小贩挑担卖,都是一头是圆的糖瓜,一头是条状的关东糖。小贩在胡同里高声吆喝:“大块糖哟!又酥又香的大块关东糖哎!”主妇们闻声,就会开院门买些回家,因为这是年前必购物品之一。腊月二十三,就要送灶王爷升天了,这位爷可是一家之主啊!站在神位上看了全家人一年的表现,到年底要上天汇报去了,这可不是小事儿!不但要恳求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还怕他在天上多嘴说了坏话,所以用黏黏的关东糖给他把嘴封上。这种用关东糖封灶王爷嘴的行为,是民间百姓按照自己的臆想创造的,但却成了传世的可爱习俗,所以在送灶王爷升天以前,家家都会买关东糖,摆在祭案上待用。等腊月二十三隆重的祭拜仪式后,把糖在灶口热烘,趁其熔化时在灶王爷画像嘴边抹几下,就算封住口了,真是个虔诚又引人发笑的举动。

祭灶之后,这些关东糖就成了孩子们最爱的年节食品。它的甜度比一般水果糖低,又脆又黏,还有股特殊的香味。孩子们争而食之,是过年前的一大享受。

二十三,糖瓜粘,灶王爷要升天。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何大齐|从今天起,年的序曲就奏响了

腊月二十三祭灶,这是迎接春节的序曲。所谓“二十三,糖瓜粘”,说的就是民间祭灶的风俗。旧时,差不多家家厨房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灶王龛一般设在厨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神像,有的旁边还并排坐着“灶王奶奶”,两边贴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横批“一家之主”。这表明了灶王爷的地位,以及保佑一家老小平安的职责。

古代祭灶是在腊月二十四,从清朝开始,帝王家开始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祭了。什么事儿都是上行下效,北方地区的百姓也就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儿,祭灶是过小年儿的重要活动。

何大齐|从今天起,年的序曲就奏响了

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人,女人要回避。祭灶王爷,源于古人拜火的习俗,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发展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自古以来,大家庭的厨房就是是非之地,婆媳、妯娌说长论短,是人性最容易暴露出来的场所。所以玉皇大帝派灶王爷在厨房,看着这一家人的表现。

何大齐|从今天起,年的序曲就奏响了

在我小的时候,家里后院住着远房亲戚,我称为“七爷”的一家。七爷说:“灶王爷看着一家人一年的生活,到年终要上天,把一家人的善恶言行报告给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将对这家人进行奖惩。他在天上住几天,等到除夕夜,咱们再把他迎回家。”那时我也就五六岁,十分好奇灶王爷怎么上天。七爷说:“二十三晚上来看祭灶仪式,你就明白了。”

何大齐|从今天起,年的序曲就奏响了

好不容易盼到了祭灶的日子,七爷上午就买回了关东糖和糖瓜。到了晚上,七爷郑重地把灶王爷的画像从佛龛上取下来,供在祭案上。祭案上的供品以关东糖和糖瓜为主,此外,还为灶王爷上天的坐骑准备了一碟草料和一碗清水。上香后,七爷口中念念有词:“上天言好事,好话多说,不好事儿少讲。”然后拿起关东糖,在灶口转几圈,待糖遇热熔化的时候,马上往灶王爷画像的嘴上抹几下,又白又黏的饴糖就粘在了画像上,意思就是用糖粘住了灶王爷嘴,让他上天不能说坏话。我当时心想:“粘住了不能说坏话,那好话怎么说出来啊?”但看着七爷庄严虔诚的面孔和祭案上的灶王爷,没敢问,怕七爷和灶王爷不高兴。烧过香后,把灶王爷画像连同一碟草料一块儿给烧了,烟灰腾空飞起,再把凉水泼在地上,灶王爷就这样升天了。

到了除夕夜,七爷又买来一张新的灶王爷画像,贴在佛龛上,意味着灶王爷又给请回来了,他将继续保佑并监督一家人一年的生活。

END

活字文化

成就有生命力的思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