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陆一
图/来源网络,与文无关,侵删
-
“不爱自己的人,很难得到别人的爱。”这句话很多人耳熟能详,并奉为金句。
可是,真正懂得爱自己的人并不多,真正选对方法、坚持做到的人更少。
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不断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更多的压力和焦虑。
除了这些,高负荷的工作、情感的压抑、内心孤独、精神空虚。
好像陷入了恶性循环,一切都让人感到不快乐。
人们都懂得,爱自己很重要,但是加班不能停,应酬不能逃,所以有了可乐煮姜,有了保温杯泡枸杞。
究竟怎样做才算爱自己的好方式?
兴趣爱好不同,每个人的答案也不尽相同。
有的人在情绪低落时疯狂购物,或是大吃一顿,结果越买越多,越买越穷,越吃越胖,为了身材和卡里的余额忧愁。
有的人学着心理暗示的方法不断赞美自己,尽量保持高涨的精神状态,但遇到上级指责、客户的修改要求,这种好心情就荡然无存。
有的人选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切按自己喜好安排,首先满足自己的想法,导致越来越人远离自己……
也许每个人释放压力的方法都不同,但如何爱自己,却有几个永远不会错的标准答案。
1.爱惜身体
身体不仅关乎人们的外貌,还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状态。
现代人的持续疲惫感,情绪低迷或是易怒,其实都与身体有关。
爱惜身体似乎是人人都懂的道理,但随着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连这个最基本的事项都无法完成。
想照顾好自己的衣食起居,却没时间做饭,想好好休息,手里的工作却没做完。
让身体处在舒适和健康的状态里,对现代人来说极具挑战性。
想真正做到爱惜身体,不只是在行动上,更要在意识里明确这一点:
对所有事情的优先级排序,都是“身体第一”。
这个“第一”体现在很多方面。
比如吃饭时间先放下手里的工作,按时认真地吃饭;
当感到疲惫时不要再强迫自己熬夜;
休息日不要躺在床上窝在沙发里,为自己安排一些户外活动,认真锻炼……
除此之外,还包括更加细节的方面,比如收拾房间,让居住环境变得更加舒适,给身体更轻松的起居空间。
只有身体感到舒适,人才更容易感到幸福,也更有力量抵御外界的压力,进入一种良性循环中。
2.重视感受
简单说,重视感受就是别太委屈自己。
当身边的人或事让自己感到痛苦时,能认清有害的关系,并且清楚这些关系,就像在切除情绪的毒瘤。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受人欢迎,但世界上什么人都有,我们不可能被所有人喜爱。
无论是因为害怕冲突,还是希望受欢迎,人们常常会违背自己的意愿,去做不想做的事。
表面上,这么做可以保持友善的形象,维护关系的和谐,可是这是一种不健康的状态,只是在回避问题,压抑自己的感受,消耗的是自己的精神。
懂得爱自己,就要明白自己不想要什么,并且对这些说“不”。
不只是人际关系,就连工作也是如此。
有些人并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却因为各种原因保持现状。
这让人感到很痛苦,很有压力,如果不能调节自己的想法和认知,从积极的角度重新审视工作,就只能调节行动,也就是换一份工作。
毕竟,保持自己精神的和谐舒适,才能让情绪更加稳定,也更加轻松。
3.少些苛求
很多人从小接受的观念是——和比自己优秀的人比;要不断进步成为更好的自己。
可是天外有天,永远存在比我们更优秀的人。
每当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前方还有“更更好的自己”。
事实上,很多人在向前奔跑的时候,甚至没有认清自己当下的模样,就去追逐那个“更好的自己”。
到最后邯郸学步,一片迷茫,更不明白自己是不是真的变得更好,变好的意义又在哪里。
爱自己的人,总是先学着先“更好地成为自己”。
不了解自己的人,无论做什么选择,结果都很难对自己有益。
好好反思,好好感受,好好认清自己,才能在真实、真诚的状态下,找到一种内心的平和。
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和不足,为了做“更好的自己”,人们常常忽略甚至排斥它们。
但是,只有认清这些,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明白自己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擅长什么,不适合什么,才能知道怎样才是“更好的自己”。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看清自己,才能真正爱护自己。
所谓爱自己,不是凡事以自己为先,也不是一切以自己利益出发。
那样只是满足一己私利。
爱自己是一种能力,要主动学习和提升,在不断修正中找到更好的方式。
关照衣食起居,建立和维护健康的人际关系,接纳的缺点和情绪,坚定地保护自己。
懂得爱自己的人,都很坚定。
无论身边的人怎么说,无论受到什么干扰,比如工作是否体面,薪水高低,有没有在“合适的”年纪结婚生子等等,懂得爱自己的人都能清楚地面对自己,面对内心。
不会迷茫,更不会轻易否定自己。
这样的坚定,在人际关系中会形成一种保护,也成为一种追寻幸福的力量。
王尔德曾经说:“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这世上能陪着一直陪着我们的人,只有我们自己。
如果我们自己不爱自己,又有谁来爱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