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儿子是天才,他现在精神病院里,他妈妈今天刚走了”,读完潸然泪下

作者:春野樱(富书作者)

一个寻常上午,杭州殡仪馆。

一个名叫金性勇的86岁老人,刚放好自己老伴的骨灰盒。

他感觉自己两手发颤,走路腿也忍不住抖。

他谴走了亲友,想一个人多陪会儿在老伴身边。

还是这一天,他拨通了杭州当地报纸的电话:“你们能不能写我儿子的故事?我儿子是天才,他现在在精神病院里,他妈妈今天刚走了。”

“我儿子是天才,他现在精神病院里,他妈妈今天刚走了”,读完潸然泪下

●《杭州日报》的报道

媒体接受了金性勇的采访,一个在疯癫与清醒间徘徊的天才故事,隐埋多年后,终于刷屏全网。

“我儿子是天才,他现在精神病院里,他妈妈今天刚走了”,读完潸然泪下
“我儿子是天才,他现在精神病院里,他妈妈今天刚走了”,读完潸然泪下
“我儿子是天才,他现在精神病院里,他妈妈今天刚走了”,读完潸然泪下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说:“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金晓宇一家的故事,却像一柄砍向人们内心冰封的斧头。

在2022的开年,刻凿出关于生活的5个扎心真相。

“我儿子是天才,他现在精神病院里,他妈妈今天刚走了”,读完潸然泪下

金性勇(图片来源:杭州日报)

“我儿子是天才,他现在精神病院里,他妈妈今天刚走了”,读完潸然泪下

灾难降临时,从不过问对象

村上春树说:“超过了一定年龄,人生开始了一个慢慢低落的过程。对你人生很宝贵的东西开始一个接一个,像梳子豁了齿一样从手中滑落。”

对金性勇一家来说,这个年龄,就定格在儿子金晓宇6岁那年。

那一天,金晓宇的小玩伴,鬼使神差的在自己的玩具枪里装了一根针,这根针射进了金晓宇的眼睛,此后,他只能用一只眼斜着看人。

对一个家来说,简直天降横祸,好在晓宇懂事,之后在学校一直成绩优异,老师说考重点大学没什么问题。

可是,还不等儿子单眼失明的阴翳完全散去,这个家第二次命运剧变,又来了。

金晓宇上高二的时候,突然性情大变,他出现暴力倾向,直接向父母宣布:“不上大学,也不要读高中了。”

当时金性勇夫妇都以为是孩子叛逆,其实晓宇是病了——躁狂抑郁症,又叫双相情感障碍,在精神疾病里也是非常棘手的一类,整个人的情绪就像做过山车,一会无比暴躁高亢,一会抑郁消极。

用病人自己的话来说:“时常在天堂,时常在地狱,从未在人间。”

病发时,金晓宇的暴力行为很难抑制,他会推到家里的冰箱,砸坏洗衣机,往电视里灌水……

因为这,金性勇夫妇家具都不再买,房子里家徒四壁。

“我儿子是天才,他现在精神病院里,他妈妈今天刚走了”,读完潸然泪下

图片来源:杭州日报

因为病情反复,金晓宇总在休学、停课、学校和回家间来回折腾。

那些“浑浑噩噩”的日子里,他被家里安排进书店,却和店员们格格不入;

被父亲安插进工厂,看见有人的手差点被机器搅碎,于是罢工不干……

晓宇原本光明的未来,越来越模糊。

“麻绳专挑细处断,噩运只找苦命人。”这句残酷的老话,总在生活中应验。

为了给儿子多留些钱,晓宇父母把工资挤出来炒股票,却投资失败。

之后,母亲曹美藻身体陡然垮掉,健康每况日下,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症。

这个知识分子家庭,一下子遭遇了两种让人类束手的精神类疾病。

命运如舟,行于巨浪,那些慢慢偏离正常生活的轨迹,像给普通人下达了最残酷的警示:人生在世,你或许,会毫无征兆的,突然遭受命运无情的暴击。

或许你要面临健康的摧毁,或许你要拼命赚钱养家,或许你要为维持平凡生活而挣扎狼狈……

就像金晓宇他们一样。

只是,无常找上了他们,放过了我们。

“我儿子是天才,他现在精神病院里,他妈妈今天刚走了”,读完潸然泪下

金晓宇少年时的家庭合影(来源:杭州日报)

“我儿子是天才,他现在精神病院里,他妈妈今天刚走了”,读完潸然泪下

怀抱爱的人,不会向现实屈服

金晓宇上大学后,病情依旧严重,好几次在学校尝试自杀。

这下金性勇夫妇彻底让晓宇休学了。

儿子不想死了,他们就觉得什么都不重要了,不读书不上大学不工作不成家都行,都能接受,只要他活着。

病痛的影响,足够毁掉一个人,也足以毁掉一个家,但他们从来没有放弃儿子的念头。

金性勇说:“孩子一生没有朋友。我作为父亲,最有幸的是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

“我儿子是天才,他现在精神病院里,他妈妈今天刚走了”,读完潸然泪下

金晓宇少年时和父亲的合影(图片来源:杭州日报)

媒体采访,别人问金性勇:“爱是什么?”

他说:“爱是最宝贵的东西。”

被悉心照顾的晓宇,同样珍惜爱,懂得爱。

谁也没想到,这个在癫狂和清醒中徘徊的男孩,能在母亲重病后,撑起了这个家。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金晓宇成为了那个真孝子。

阿尔茨海默症不是简单的遗忘记忆,还会吞噬着患者身躯的健康,痴呆的母亲,几乎失去自理能力。

于是,白天,儿子照顾,买菜做家务,给妈妈洗脸;晚上,父亲轮班,做三餐饭,给妻子喂饭。

生活被白昼和黑夜一分为二,尽管寡淡,但还能向前走。

妈妈三年不能自己上厕所,每2小时就要准备排泄,只能抱下来到便桶上——80岁的金性勇做不到,这些就都交给了晓宇。

“没有晓宇,我们可能都死了。”金性勇说。

再后来,妈妈的脚开始失去力气,只吃切得非常细的食物……

照顾母亲的晓宇,没有丝毫不耐烦,虽然容易狂躁,但没对她发过一次脾气,有时候,他会注视着妈妈,看见她眼里有泪水,就抱着她喃喃道:“老妈啊,老妈啊。”

从6岁失去一只眼睛后,妈妈就抱着他流泪,后来,妈妈又不知为这个孩子的苦命流过多少泪,操过多少心……这些事,金晓宇的记得。

有人说说:“这个家似乎是不幸的,可这个家又似乎是幸运的。”

因为瞎了一只眼睛,患上精神疾病的儿子,老年痴呆无法生存的母亲,力不从心,垂垂老去的父亲……

他们都是普通人,却愿意为了彼此去当英雄。

这是这个心酸故事里,最大的光亮与温暖。

怀抱着爱,他们才有勇气接受当下,尽最大的努力,是让明天比今天美好。

“我儿子是天才,他现在精神病院里,他妈妈今天刚走了”,读完潸然泪下

金晓宇童年时的家庭合影(图片来源:杭州日报)

“我儿子是天才,他现在精神病院里,他妈妈今天刚走了”,读完潸然泪下

读书,成为人生破局的关键

如果你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且“赋闲”在家十多年,你会怎样?

简直难以想象,大多数人结果无外乎是会内心空虚,荒废生活,但金晓宇没有沉沦,无尽的黑暗里,他寻找到一缕光——读书。

金晓宇没有朋友,没什么爱好,唯独酷爱读书,一外出,就是去浙江图书馆看书。

“我儿子是天才,他现在精神病院里,他妈妈今天刚走了”,读完潸然泪下

为了儿子,金性勇开始大量的买书,甚至最贫穷的时候,他冒着儿子砸东西的风险,拿出一万两千元给小宇买台电脑。

“我儿子是天才,他现在精神病院里,他妈妈今天刚走了”,读完潸然泪下

晓宇家的电脑(图片来源:杭州日报)

一向冷淡的晓宇开心极了,后来犯病,也绝不砸电脑一下。

他不玩游戏,不瞎聊天,只用它只做两件事:学外语、看原声电影。

6年时间里,金晓宇学英语,还开始学日语、德语。

因为阅读量大,即使没接受完整的高等教育,金晓宇学习能力也相当厉害。

在他看来,语言学习都是相通的,一门语言的学习经验,完全能借鉴在另一门语言上。

命运终于等来了转折。

10年,当时还未病重的母亲去南大开同学会,同学建议让晓宇在家做翻译。

那天,金晓宇翻译了人生的第一本书,他信心满满,先飞速翻完书中一则短篇,交稿时跟出版社说,如果审核通过,剩下的也请交给我翻。

父亲金性勇讶异:“那你看过几本小说?”

晓宇答:“我看完了图书馆里所有的外语小说。”

上帝关上一扇门时,往往会打开一扇窗,此时要做的,是找到窗口在哪儿。

金晓宇找到了。

从此后,晓宇彻底打通了任督二脉,以每年两本书的速度,在十年时间里翻译了22本书。

“我儿子是天才,他现在精神病院里,他妈妈今天刚走了”,读完潸然泪下

金晓宇翻译作品部分(来源:豆瓣)

“如果说精神问题是一头失控的怪兽,长期纠缠并折磨着晓宇,那翻译就像这苦难深渊里的一束光,点亮了他生命的火焰。”

读书是一个人去看这世界的路,这件事或许不能保证你大富大贵,但是至少能够托底,保证你不会跌入更差劲的人生。

被阅读改变的晓宇,就打破认知的禁锢,走向了另一个更加辽阔的世界。

好在,读书在他的生命里埋下改变的种子。

不然,这世上可能会少一个天才的翻译家,多一个更加痛苦的病人。

“我儿子是天才,他现在精神病院里,他妈妈今天刚走了”,读完潸然泪下
“我儿子是天才,他现在精神病院里,他妈妈今天刚走了”,读完潸然泪下

和命运抗争,先成为一名长期主义者

金晓宇翻译做得极好。

十年,翻译22本书,700万字,横跨小说、电影、音乐、哲学多个领域。

“我儿子是天才,他现在精神病院里,他妈妈今天刚走了”,读完潸然泪下

金晓宇的翻译作品(部分)

他翻译的书,文字注入浑然天成的陌生感,几乎完美契合故事内容。

读者评价他的文字“准确又细腻,比原文还好”。

这么多年来,金晓宇的翻译只被挑出过一处错误……

金晓宇被媒体报道后,更是被冠上“天才”的称号。

人往往会高估一年的变化,而低估十年的成就,哪有什么的天才神话,不过是因为晓宇长期自律,刻苦学习罢了。

“学习每门语言,我都至少看20本原文小说,英文小说看了不止这个数。”

他去图书馆,看到自己过往的借阅记录,觉得“更加不能出错”。

学德语,他先看德语教科书,再看翻译专业教科书,如此反复琢磨,才开始阅读原文德语小说。

对手头的工作,他有一种执拗的认真,细节从不放过,翻译文末注释也很较真……

正如晓宇父亲说:“机会真的是给每一个有准备的人。”

跳出“天才晓宇”的故事,这个道理在我们的生活中一次次应验者:

聪明的人很多,你能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可你能在聪明人中间赢,只是因为你比别人更加坚毅。

金晓宇感动全网,不是他翻了22本书,更是他在疾病的折磨中,依旧保持着长期的自律和勤奋。

“我儿子是天才,他现在精神病院里,他妈妈今天刚走了”,读完潸然泪下

金晓宇的首部翻译作品《船热》

“我儿子是天才,他现在精神病院里,他妈妈今天刚走了”,读完潸然泪下

在这个世界上,有极少数幸运的人,天生会拥有王冠。

但另一部分人,出身平庸、卑微,却有着一颗永不言败的王者之心,他们会靠自己的努力攀登上顶峰,亲手为自己加冕。

他们的名字,叫做肯拼肯做的长期主义者。

“我儿子是天才,他现在精神病院里,他妈妈今天刚走了”,读完潸然泪下

图片来源:新京报

金晓勇最新翻译的《本雅明书信集》豆瓣条目下,留言无数。

获赞最高的一条是:“文字会记住你,书本上永远有你的注脚。”

或许,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出身,无法左右自己的境遇。

但最起码,我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人生的主动权,一点点地掌握到自己手里。

“我儿子是天才,他现在精神病院里,他妈妈今天刚走了”,读完潸然泪下

金晓宇最近拿到的《本雅明书信集》样书 图/殷盛琳

“我儿子是天才,他现在精神病院里,他妈妈今天刚走了”,读完潸然泪下

希望若在,一切皆有可能

前些日子,病情发作住院的晓宇回家了,他还想和以前一样,“像照顾小孩一样照顾母亲”。

他才知道,自己住院的时候,妈妈已经不在了。

父亲怕激化他的病情,于是隐瞒着他,一个人去了母亲的出殡。

因为常年服药,不发病时的金晓宇一向情绪冷淡,这一次,他一把抱住父亲,嚎啕大哭。

他不善沟通,只用笔写下关于对母亲的思念。

“我儿子是天才,他现在精神病院里,他妈妈今天刚走了”,读完潸然泪下

母亲离世后,金晓宇总想起母亲生病时爱说的一句话:“小车不倒,只管推。”

意思是,就算她病了,走不动了,也要把她推出去,不能总待在家里。

只要人活着,只要还有一丝希望,生活都要继续,一切都要向前看。

这就是晓宇母亲的生存信念,也是刻在这一家人心里的信念。

只要金晓宇父子的“小车”还没有倒,他们就要推着继续。

“我儿子是天才,他现在精神病院里,他妈妈今天刚走了”,读完潸然泪下

金晓宇和父亲金性勇(来源:杭州日报)

说到这里,金晓宇一家并不能说是一个完全的“励志故事”。

他们遭受着苦难、折磨、不幸……但动人的是,即使身处人生的泥淖,他们也活出一种向上的力量。

在他们心里,有一块地方是无法锁住的,那就是希望。

希望是心中的一粒种子,虽然特别小,却有极其强大的力量。

尽管生活艰难,但只要心中有希望,我们就仍有选择,视力受损,被病魔缠身多年的金晓宇是如此。

他以笔为矛,以书为盾,把文字的力量传递给更多的人——世界以痛吻他,他便报之以歌。

垂垂老去,失去妻子的金性勇也是如此。

他为自闭的儿子创造净土,大半辈子都在任劳任怨,不过只为给家人一个依靠。

那通为在殡仪馆打出的电话,何尝不是另一种向死而生?

金晓宇爆火后,他翻译过的书籍被人们一次次翻出来重读。

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译作里被央视截屏出来的这段话:

“我儿子是天才,他现在精神病院里,他妈妈今天刚走了”,读完潸然泪下

没有谁比谁容易,可你拼尽全力熬过去后,会发现,杀不死我们的终使我们强大。

正如罗曼罗兰的那句亘古名言:“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它。”

或许,命运不公,或许,前路坎坷。

人生赛道上,金晓宇在一直坚持着,那我们又为什么不呢?

“我儿子是天才,他现在精神病院里,他妈妈今天刚走了”,读完潸然泪下

作者简介:春野樱,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本文来源: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