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此人五四引风骚,晚年贫困潦倒至无钱看病,为何拒绝蒋介石招揽?

1942年5月,四川江津一个小山村里,一位重病老人躺在破败大院的床上,长久地凝视窗外的凄风苦雨,是在追寻昔日斗争的风云,还是在反省漫漫人生的是非?

随着这位老人无助的闭上眼睛,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者和主要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拥有无数耀眼光环的陈独秀在贫困交加中客死异乡。

此人五四引风骚,晚年贫困潦倒至无钱看病,为何拒绝蒋介石招揽?

一、被蒋介石关进牢狱五年,却不肯与其同流合污。

前半生风光无限,后半生潦倒涂地,陈独秀在被开除党后,人生迎来了极大的转折。但无论身份怎么转变,地位如何低落,陈独秀的一生始终保持着革命领导人的气节和操守!这点也为后人赞颂。

1937年8月23日,国民党南京监狱沉重的大铁门开启,一个衣衫阴旧、面容憔悴的老者走了出来,他抬起头来仰望天空,长长嘘了一口气,炯炯的目光中,却透出倔强与固执的神情,这就是五四时期叱咤风云的陈独秀。

此时的他早已被被中国共产党开除了党籍,但蒋介石仍将他作为异己分子,1932年陈独秀被抓进监狱,饱尝牢狱之苦。直到“八一三”抗战后,蒋介石出于国舆论的压力,才不得不下令将陈独秀释放。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快”,踏出铁墙大门的陈独秀还未感到了自由的辽阔和新鲜,身边便走来了一人,此人名叫丁默村,是国民党中统局处长,接蒋介石命令,专程来接陈独秀。

丁默村表现的很是谦恭和殷勤:“老师出狱后,恐无去处,我们想请您住国民党中央党部招待所。”

陈独秀顿时十分恼火,他挥手怒说:“不去,不去!去那个地方干啥?”

丁默村依然装着笑脸说:“不去就算了,望老师临走之际,给学生留言几句,以启愚顽。”

陈独秀转过身问道:“你知道我被捕时,你们有位侦缉队长求我写字留念的事吗?”

丁默村忙说:“知道。”

“你要我留言,还是那两句话。”陈独秀说完,再也不愿开口。

此人五四引风骚,晚年贫困潦倒至无钱看病,为何拒绝蒋介石招揽?

青年陈独秀

1932年10月,陈独秀被捕后,关押在侦缉队。侦缉队长仰慕陈独秀的大名,请他写字留念。他拿起笔来,写下“还我河山”和“先天下之忧而忧”。

牢狱之灾未能磨灭陈独秀的爱国心胸,纵然百般落魄,陈独秀也不愿与蒋介石同流合污!

陈独秀出狱后的次日早晨,陈独秀起来后刚打开报纸,上面的内容让他 陈独秀火冒三丈,“爱国情股,深自悔悟”,原来国民党报纸刊登了陈独秀出狱消息和原因。

陈独秀当即拿起笔来,给《申报》编辑部写信:“鄙人辛苦狱中,于今五载。兹读政府明令,谓我‘爱国情殷,深自悔悟,爱国诚未敢自夸,悔悟则不知所指。”他特别指出:“我本无罪,悔悟失其对象,罗织冤悔悟应属他人。”

陈独秀刚写完信,一位五四时期与陈独秀一起掀起新文化运动浪潮的老朋友胡适来访。

此人五四引风骚,晚年贫困潦倒至无钱看病,为何拒绝蒋介石招揽?

陈独秀与胡适

此时的胡适与国民党党政要员过从其密据说,还将出任政府员,胡适便劝说陈独秀进入国民党 “国防参议会”,还说蒋介石有意请他出任劳动部长。

陈独秀听言立刻气愤万千说:“蒋介石杀了我同志,还杀了我两个儿子,我和他不共戴天。现在大敌当前国共合作,国家需跟他合作抗日,我不反对他就是了。要我参加政府,真是异想天开。”

二、遁入山野心难尽静,民族存亡勇发声。

1938年7月2日,陈独秀离汉入川,抵达重庆。当时的重庆是中国的陪都,各方著名人物都云集重庆。备感失落的陈独秀想要远离政治中心,外加重庆天气太热,对他的高血压病不利,1940年陈独秀就从重庆迁到了偏远的四川江津县。几经辗转后,陈独秀住进了县城西30多里的偏僻山村鹤家坪,在石墙院杨鲁承的旧居里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后的3年。

此人五四引风骚,晚年贫困潦倒至无钱看病,为何拒绝蒋介石招揽?

陈独秀在这偏僻的山村里平静地生活,他竭力想忘掉政治,但政治何曾能忘掉呢?此时,日本帝国主义已占领大半个中国,陈独秀作为一个中国人,民族危机迫在眉睫之际,他关心着战局的展,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他不断地发表文章,表示自己对战争的态度。

陈独秀坚持必须抗战到底:日本对于中国作战,利在飞大炮,速战速决,尽可能地不使战争范围扩大;中国对日战争,利在发全国民众蜂起参加,持久抗战,尽可能使战争范围扩大,以消耗敌人的力和财力。

此次抗战只有两个前途,中途妥协,对日投降,或者发动民众抗战到底。每一个自命为拥护民族利益的人,都必须采取后一前途。

尽管陈独秀晚年穷困潦倒,政治上也无地位,但他还是力所能及的为抗战宣传做一些事情。

陈独秀的光明正大和清正廉洁让很多人敬重,邓小平后来曾说过:陈独秀“不是搞阴谋诡计的”!

三、遁入荒野贫困生,客死异乡万般休!

闲云野鹤般的生活虽然充满诗意,但对应的是贫困清苦。陈独秀的晚年很是潦倒,生活来源有三个。一是靠北大同学会的帮助,二是靠老朋友接济,三是发表文章得到的稿费。

时值抗战,物价昂贵且局势动荡,陈独秀家里常常是人不敷出,这时陈秀所患高血压病已十分严重,而后又引发心脏病,却无钱去看病抓药,致使病情越拖越重。他家里使用的都是破旧家具,甚至写作的笔墨和稿纸信封等也靠友人不时寄来。

此人五四引风骚,晚年贫困潦倒至无钱看病,为何拒绝蒋介石招揽?

一次陈独秀的老友朱蕴山前来看望,提来了两只鸭子给他改善生活,陈独秀被深深感动了,望着这两只鸭子,久久说不出话来。待朱蕴山临走时他取来纸和笔,写了一首诗,送给朱蕴山留念。朱蕴山接过纸,见上面写着:

“贯休人蜀唯瓶钵,山中多病生死微,岁晚家家足豚鸭,老馋独噬武荣碑。”

刚健的字迹下,难掩清苦贫病的凄凉和悲观。

雪花纷纷扬扬,越下越大。待客人走后,陈独秀的妻子潘兰珍过来问是否把鸭子杀来吃,陈独秀摇了摇头说:“我不想吃,你去吃吧!”

陈独秀望着妻子蜡黄的脸时心中百般滋味。陈独秀的妻子是个普通女工,刚认识陈独秀时,并不知他是什么名人,直到他被国民党逮捕后,才了解实情。

但就是这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女工,坚持给陈独秀送了5年的牢饭,并在他出狱后一路相随,在这偏僻的山村里担负起做饭洗衣等家务事。

为了解决生活窘困,陈独秀在当地农民帮助下,自己拿起锄头,在院子里开出一小块地种上了土豆。他利用闲暇在地里锄草,施肥,几个月后,居然有了收获。他捧着刚从地里挖出的鲜嫩土豆,憔悴的脸上第一次绽出笑容。

1942年5月27日晚9点40分,卧病在床的陈独秀突发心脏病,在四川江津鹤山坪这个偏僻的山村里,了结了他的传奇一生。

此人五四引风骚,晚年贫困潦倒至无钱看病,为何拒绝蒋介石招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