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老子认为心智是一面神秘的镜子,用心的镜子来理解道的存在

作者:彭富春

老子认为,一般意义上的感觉和知识是无法把握道本身的。此外,人们可以凭借什么来学习?无论以何种方式,人们都可以进入自己的道路或人类的思想本身。老子把人类的心灵比作一面神秘的镜子,也就是所谓的神秘或神秘。镜子的本质本身就是空的,是空的,但它反映了事物。就像一面镜子,心灵本身是空的,但它可以思考事物。但心不是有形的,而是看不见的。所以心灵是一面神秘的镜子。

老子认为心智是一面神秘的镜子,用心的镜子来理解道的存在

虽然镜子本身干净明亮,反射了一切,但实际上却是被污染和瑕疵的。缺陷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最严重的是自我掩饰和心灵污染。这是人们长期以来所怀有的先入之见、偏见和刻板印象。从那时起,人们观察一切。虽然他们认为他们看到了事物的本质,但他们实际上什么也没看到。

所以,老子说:"企业不立;所有基于自己意志的思想和行动最终都不可能达到目的。这就在于,自我偏见阻碍了人们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因此,老子要求去除神秘感,使其不具有缺陷。这样让镜子回归光的本质,又能反映万物,与道统一。这是为了道,不是为了学习。对于道和学习来说,根本上是不同的。

老子对比了两者。"为了学习越来越多,为了日常的伤害。损害是如此严重,以至于什么也说不出来。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做。学识和道教都与人类的心灵有关。虽然心的本质是空洞的,但实际上它充满了对事物的知识。学习就是增加对事物的了解;因为学习是外在的,但道是内在的。在成为道的过程中,一个人让心灵安静下来,并意识到道的存在是虚无的。

老子认为心智是一面神秘的镜子,用心的镜子来理解道的存在

作为道中最伟大的人,圣人是从外到内在的。"不要回家,了解世界;它很远,它知道的很少。是圣人不能知道,看不见,不做。这是因为天道不在外面。因此,向内走是正确的方式,而向外则相反。

在认识的过程中,老子特别强调了观点的意义。看是看,但不是一般的感官去看,而是心去看。视图是洞察力。对于世界上的任何东西,老子都反对从外部看它,并要求他从事物本身看它。"所以要看身体,看家庭,看乡下,看国家,看世界。我怎么知道世界已经不复存在了?就这样。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东西发生了变化,从自己扩展到世界。但看自己的本性并没有改变,就是要如实看。如果有一种方法可以看到道,那么就是看到道。

但道本身是虚无和有的统一,所以道家的观点其实是无所不见、有观点的。"所以它并不总是可用的,你想看到它;它经常,你想看到它。神秘可以从没有视图中看出,它的边界可以从没有视图中看出。这是道教的两种模式。正是在观赏道的过程中,道可以把自己呈现为自己,而不是外在的客体。看道就是懂得通。这就是知道世界的永恒和普遍真理。知道总是发生了什么。因为人掌握了永恒和普遍的真理,他获得了光明的洞察力和智慧。

老子认为心智是一面神秘的镜子,用心的镜子来理解道的存在

在讨论道教与存在与思想的关系的同时,老子也揭示了道与语言的关系。道在汉语中的含义是多重的,其中最重要的包括道路和两种言语。在老子的思想中,道也有这两种含义。但值得注意的是,道的两种含义在老子的心目中是分开的。也就是说,当一条路意味着一条路时,它与语言无关。同时,道说他说的话,不是关于道路的。鉴于这种区别,我们不能假设老子把《道》解释为既是一条路,也是一句谚语。

这实际上表明,道与语言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矛盾。道不能形成一种语言,它只是在语言之外。同时语言无法表达,也只能是道的面具。为什么会这样,它在于道的存在是虚无的本质。而语言不是道本身,它属于天地之间的万物。当道被用语言说出来时,它就不再是它本身了。因此,道本身拒绝去语言。道是匿名的,陶不自言自语。尽管如此,人们仍然试图说出这个词本身。但这怎么可能呢?

老子认为心智是一面神秘的镜子,用心的镜子来理解道的存在

首先,基于道的不可言说的本质,老子想说出来。他相信所有的圣徒都是不言而喻的。知己沉默不语。说话者不知道。如果一个人必须说些什么,他必须尽可能少地说他想说的话。说出来是很自然的。少即是符合事物的本质。人们也必须尊重他所说的一切。这就是你说的。

其次,虽然道本身的存在是虚无主义的,无法表达,但语言上还是要说道不可言说的道。为了表达道的本质,语言必须依靠具体的东西。这使得老子关于道的话语充满了隐喻性的话语。隐喻不在于它的形象本身,而在于它的外在部分。因此,隐喻的形象是一个万物可言的世界,但它的意义却是道本身无法言说的。

第三,因为道的本质是虚无主义高于存在,消极高于肯定,所以对道的描述必然违反日常语言的陈述,是反叙事的。"就其本来的样子"在老子的文字中比比皆是。它需要人们与日常语言分开,才能理解关于神的话。

老子认为心智是一面神秘的镜子,用心的镜子来理解道的存在

最后,老子强调,文字要真实,即成为一封信。关于道的信息是一种自然而简单的语言。"出口的道,无味,看缺乏视觉,听缺乏气味,两者兼而有之。因此,它与一般所说的美丽话语不同。文字不美,但文字不美。

老子认为心智是一面神秘的镜子,用心的镜子来理解道的存在

作者是武汉大学哲学教授,著有一系列学术专著《国民研究五书》(《论民族研究》、《论老子》、《论儒子》、《论惠恩》、《论儒学》,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和发行)。本文来自网络,标题为"由编辑添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