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开国少将之子为父修坟,发现一人葬于父旁,竟是独守71年的童养媳

2004年的清明节,开国少将易耀彩的长子易海江回老家为父修坟,却发现父亲的坟旁添了一座新坟。

此时他的母亲尚在,为何会有人与父亲埋在一起?

易海江找到村里的亲戚打听情况,结果得知易海江回来的乡亲都围了过来:

“这是你张妈的坟。要修一起修,否则不让动土!”

开国少将之子为父修坟,发现一人葬于父旁,竟是独守71年的童养媳

开国少将易耀彩

易海江闻言后,百思不得其解:

“父亲易耀彩14岁就离开老家外出参军,怎么老家会多了个张妈?”

感觉不对的易海江立刻打电话给母亲范景阳,结果范景阳听到消息后一点一点也不惊讶:

是有个张妈,你按照乡亲的话来修坟!

一桩往事就此浮现,一个苦情女子何其坚贞。

抗日杀寇,范家三女同参军。

1955年,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衔,可谓将星云集,位列其中的开国上将王平、中将王宗槐和少将易耀彩,还有着一层特别的关系,他们是连襟。

他们的夫人分别是大姐范景新、二姐范景明和叔伯妹妹范景阳。

开国少将之子为父修坟,发现一人葬于父旁,竟是独守71年的童养媳

范家三姐妹

1939年夏,河北阜平连降大雨,波涛汹涌的洪水顺势而下,上千人溺死于洪水之中。

洪灾过后,庄稼颗粒无收,再加日军连年侵犯,百姓家中均无存粮,只能啃食树皮,到最后能吃的树皮、树叶都被吃光。

这时两个八路军女战士回乡探亲,两人正是范家大姐范景新和二姐范景明,回乡的两人为家中困顿掉了眼泪。

范家原本家境富庶,后来衰落成了破落地主。范家老祖母生下13个儿女,存活的却只有5男4女。

范景新9岁时爷爷去世了,奶奶不肯让这个家散伙,5个儿子仍然在一起生活,最后全家增加到30多人。

在那个战争年代,人一多,吃饭都成问题,日子过的很是贫困。

但正是生活的艰难,才对革命更加向往。

开国少将之子为父修坟,发现一人葬于父旁,竟是独守71年的童养媳

抗日边区百姓

范家全员参与到抗日救国中来,不仅范家两个姐姐加入八路军,父亲叔伯都在村里从事拥军工作,家里的母亲婶婶们虽然是小脚,走路都不方便,但也为抗战纳军鞋,编织慰问袋。

当两个姐姐回家之后,妹妹范景阳来到她们面前:

“我也要当八路军,带我一起吧!”

就这样,范景阳也加入了八路军。

范家三姐妹同在晋察冀边区,大姐范景新,性格沉稳,年龄和资历均数第一,人称“老范”,二姐范景明,人称“二范”,妹妹范景阳被称为“小范”。

开国少将之子为父修坟,发现一人葬于父旁,竟是独守71年的童养媳

八路军女战士

烽火分配,开国三将成连襟。

后来由于敌后抗战需要大量的医务人员,范景阳在冲锋剧社工作了一年多,来到白求恩医科学校的学习。

随着日军对晋察冀边区接连扫荡,边区军民伤亡惨重,医院里住满了伤员,没有办法就成立了许多休养连,范景阳还未从学校毕业进了休养连。

开国少将之子为父修坟,发现一人葬于父旁,竟是独守71年的童养媳

八路军女护士

这天,连里的张医生找到范景阳:

“组织上找我谈话啦,想把我分配给易参谋长!”

在那个抗日战争年代,如何解决抗日战士们的婚姻大事,成了一件难题,于是有个一种牵姻缘的方法:

先是组织分配,双方再一起见面处处,如果彼此都同意,就组成合法的家庭。

张医生被安排见面的正是易耀彩,她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拉着范景阳一起去。

范景阳推辞不掉,只得和张医生一起到了易耀彩的宿舍见了面。

十分钟的见面很快结束,结果却让人大感意外。

第二天一早易耀彩找到邓华司令员说道:

“那个陪张医生来的女孩挺好!”

邓华司令员不满意地说:

“那是集体研究的,哪能说换就换?”

易耀彩很是一见钟情,铁了心要邓华去介绍。

范景阳还被蒙在鼓里,得知易耀彩对她有意后很是意外。

“小范,成不成你得回个话哪。”

其实范景阳内心里,觉得易耀彩是个合适的结婚对象。

易耀彩是老红军,不仅会打仗,还会打篮球和吹口琴,只是觉得马上结婚太过突然,于是扭捏着说道:

“要不先恋爱一段时候,看看再说。”

来的政治科干部一拍桌子,定了调子:

“天天打仗,哪有那闲工夫?我看这事就别拖啦!一般人是先恋爱后结婚,你就带个头,来个先结婚后恋爱吧!”

就这样,易耀彩和范景阳结为了夫妻,一起从战火中携手走来。

开国少将之子为父修坟,发现一人葬于父旁,竟是独守71年的童养媳

易耀彩和范景阳

功成回乡,惊闻未嫁童养媳。

然而范景阳不知道的是,易耀彩在很小的时候竟有一段离奇婚姻,或许不能算是婚姻。

1916年,易耀彩出生在江西泰和,他的父亲是县苏维埃干部,被敌人杀害后抛尸赣江。易耀彩的母亲也县苏维埃妇女干部,革命低潮时也被杀害。

1930年,14岁的易耀彩,孤身一人离开家乡,加入了红军队伍。在革命岁月里,易耀彩从一名红军战士,一步步成长到开国少将。

1949年的上半年,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三军副军长的易耀彩,刚参加紧急会议,部队准备开进大西北了。

开国少将之子为父修坟,发现一人葬于父旁,竟是独守71年的童养媳

进军大西北

回到家中的易耀彩对着范景阳说道:

“部队要向西开进了,军部后方机关不动,你就留在家里。”

“万一我回不来,等全国解放了,你一定要去江西老家给妈坟上添把土!”

易耀彩说到这里,提到了一个人的名字:

你回到江西老家,顺便去看看张凤娥,她是我家9岁进门的童养媳,你打听下看她嫁哪了?如果有困难,要尽量帮忙。

这是范景阳第一次听说张凤娥,此时的她没有其他想法:

“别胡说!等你凯旋了,我跟你一块回去!”

岁月变迁中,新中国成立了,易耀彩调任海军基地司令员。

1953年,易耀彩被派往苏联海军学院学习,临行前他带着范景阳回江西老家祭祀老母。

结果知道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时年已经35岁的张凤娥还没有嫁人,一个人孤零的生活着。

相顾无言,悲苦女子独守终身。

当年易耀彩父母按照旧社会习俗,为了让儿子平安成长,就在易耀彩11时,为他娶了一个童养媳,她就是年仅9岁的张凤娥。

只可惜福祸难测,易耀彩父母因革命而牺牲,易耀彩更在14岁那年就离家参加红军,一直未曾回来。

易家可以说早已不在,那年幼的张凤娥为何此后没有再嫁人?

原来在当时的农村,封建迷信思想还非常严重,童养媳在当地就是媳妇,进了谁家门,就成谁家鬼,一辈子不能再嫁人了。

这一个残忍的旧风俗,多少童养媳因此或困守家中,或孤寡终身,从幼时的无暇,终成孤苦的老妇。

开国少将之子为父修坟,发现一人葬于父旁,竟是独守71年的童养媳

旧社会童养媳

张凤娥见到了易耀彩和范景阳夫妇,一句话也没有说,她默默的去冲茶烧饭,再带着二人去看望易耀彩母亲之坟。

易耀彩和范景阳的心中百味杂陈,觉得对不住这个可怜的女人:

“凤娥,你找个人出嫁吧。”

张凤娥只是轻声说道:

以后再说吧!

一个九岁的女孩,初入婆家飞来横祸。

二十四年间,她一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回到家乡的易耀彩和范景阳心中苦涩,张凤娥的日子过得非常贫苦,一身破旧的衣服,住着残破的房屋,由于没有粮食,她经常饿着肚子。

开国少将之子为父修坟,发现一人葬于父旁,竟是独守71年的童养媳

破落的农村房屋

易耀彩和范景阳想要帮助张凤娥,但当时部队实行的是供给制,他们的手里也没有钱。

“为什么张凤娥没享受烈属待遇呢?”

两人去县政府反映情况,民政局的同志回复说:

“她不是烈士之女,不能领烈属证。按照规定,烈士证应该发给你们。”

易耀彩沉默良久道:

“把这个烈士军属证发给凤娥吧!”

她9岁进了易家门,大屠杀时她担惊受怕。安葬老母亲时,是她披麻戴孝。在她心中已是易家人了!

就这样,张凤娥享受了烈属待遇,可以领到棉被、大衣和少量的粮食。

张凤娥没有再提任何要求,心中充满感激。

这无疑是个善良、孝顺和温和的女子。

开国少将之子为父修坟,发现一人葬于父旁,竟是独守71年的童养媳

1953年中国农村女子

1955年,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军衔制,易耀彩被授予少将军衔,范景阳被授予大尉军衔,有了薪资后,易耀彩二人给张凤娥邮寄了第一笔钱。

后来易耀彩和范景阳又寄去了1000元,这在当时无疑是笔巨款。

随后的岁月里,易耀彩得知自己要被隔离审查了,又给张凤娥寄去了1000元。

1981年,范景阳“恢复”了自由,她得知张凤娥病了,也没跟易耀彩通气,就又给张凤娥寄去了500元。

伊人老去,终得葬于其夫旁。

在易耀彩和范景阳心里,无疑是饱含着对张凤娥的愧疚。

1989年,易耀彩可以自由活动后,他和范景阳又回到了家乡。

此时的张凤娥已经71岁高龄,却仍然没有嫁人。

易耀彩和范景阳的心中如压重石。

这无疑是一段沉重的历史,张凤娥的一生是悲苦的。但一切的苦难,不能将这个错误归结于任何一人。

童养媳是旧社会的特殊现象,1950年建国后的婚姻法,更是明令禁止包办婚姻。

或许唯一走不出的,只有张凤娥,她一生坚持着固有的德操,选择了终身不再易嫁。

开国少将之子为父修坟,发现一人葬于父旁,竟是独守71年的童养媳

旧社会孤独的老人

1990年10月3日,开国少将易耀彩因心脏病突发离开了人间,根据易耀彩生前遗愿,老伴范景阳及其子女将其骨灰安建于江西泰和县苑前乡罗岗村北的半山坡上。

72岁的张凤娥热情的招待着范景阳一行,临行前,范景阳给张凤娥又留下了许多物资。

1998年,张凤娥离开了人世,享年80岁。

村里人将张凤娥葬在了易耀彩的坟旁,这或许是对这位老人最好的归属。

范景阳得知消息后,心里非常认同:

“张凤娥的一生历经磨难,村里人如此处理,代表了老区人民的一种情感,合情合理,无可厚非。”

曾有人问范景阳:

“关于张凤娥这段历史,合不合适记录下来?”

范景阳很是坦然:

“我既然说出这段往事,就可以书写。如果不写张妈,似乎是种欠缺。”

范景阳端坐在椅前,平静的说道:

至于人们如何看待我和易耀彩,不管那么多啦,让历史告诉未来吧!

开国少将之子为父修坟,发现一人葬于父旁,竟是独守71年的童养媳

那一抹孤独的背影

每段历史,都有着特殊的背景。

无论对错,当事人都有着难言的困难。

如果真要去责怪,那无疑应该是万恶的旧社会吧。

张凤娥的身上,有岁月的孤独,有中国传统女性的坚贞,不是可怜,而是可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