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一平官至上海市委书记,5个儿女却没有一个当官,都是工人农民

在读两袖清风的清官故事时,总觉得他们离现在有点遥远,就说著名的包拯大人,他为官期间,居然连亲戚都“断交”了,就怕有人找他办事,他的原则就是他身为朝廷命官,是为百姓服务的,后来他去世时,全城尽悼。

王一平官至上海市委书记,5个儿女却没有一个当官,都是工人农民

其实这种作风的官员一直都有,陈毅任上海市长期间,就亲自点将让王一平做了上海市委组织部部长。他为何就这么得了陈毅的青睐呢?可能他的名字对于很多人而言相对陌生,但他的革命经历并不输于55年授衔的很多将领们。

王一平官至上海市委书记,5个儿女却没有一个当官,都是工人农民

不做教书匠宁投身革命

王一平家境虽贫寒,但是家庭很是看重教育,尽管全家生计就靠打鱼为生,他的学业却是没有被耽误,后来他还考取了文登乡村师范。

那时中国正处于内有军阀争斗、外有列强侵略的黑暗时刻,他目睹着这些,在读书期间就选定了一条路,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他没有成为家里期待的教书先生,他义无反顾投入到革命,他从山东的一个小渔村走出,在战场的洗礼中迅速成长,淮海战役时,他已经是华野第八纵队政委,后来又参加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他曾是三野第八兵团的政治部主任。

不过1952年他来到了上海,至此就在这座城市彻底扎了根,1977年他升为市委书记,一位在外人眼中显赫的权力,却是和他的家人“无缘”。

王一平官至上海市委书记,5个儿女却没有一个当官,都是工人农民

近乎“不近人情”的要求家人

王一平对“以权谋私”有深刻的认识,所以对家人的要求近乎苛刻。

他的妻子张梅修同样也是历练过革命考验的,当时市里就准备将她调到纪委工作,而那时他的分管工作就有涉及这一块,当审批文件到他这时,他一看到妻子的名字,就直接给划掉。后来妻子还问他为何要这么做,他就直接说,这事在别人眼中,只会认为我给开了后门。

这又不是王一平第一次对妻子“不体贴”,1947年时,他妻子怀有身孕,当时按照他的级别是配有马和马夫的,但是他从没照顾过他的妻子,他就是按照规定做事,那时只有伤员才能骑马。

王一平官至上海市委书记,5个儿女却没有一个当官,都是工人农民

他对子女的要求更严格。他的几个子女都有参军,大儿子退伍后做了普通工人,由于家风严格,大儿子在工作中很是出色,工厂就有意培养他,想让他去干部培训班。结果王一平得知此消息后,直接告诉儿子不能走仕途,让其将名额退出。这个儿子始终都是个普通工人。

他的二女儿是在南京当兵,其丈夫是北京人,当时的政策是,若是夫妻双方都是来自大城市,是可以在转业时将工作关系调回原籍。二女儿就打算回上海,王一平得知后就对她说,还是在南京待着吧。他的理由很简单:他的五个子女已经有四个在上海了,这个女儿应该留在南京做贡献。于是这个女儿一家就一直待在南京。

王一平官至上海市委书记,5个儿女却没有一个当官,都是工人农民

这就是王一平。绝不会为了家人动用自己的一丝权力,他能这么做,因为他始终明白他能身居这个位置,是国家信任他,希望他能更多为百姓谋福利。

若是当时他继续在部队的话,没准就会授衔中将。那时他的级别就是副兵团级,55年授衔时,和他同级别的将领们,42人中仅有一人少将。

但是王一平对于名利看得很淡,他恪守做事的原则,严格要求自己和身边的人,

他的子女无一人当官。他墓盖上的14字,已经高度褒奖了这位老革命:“一生正直护公平,两袖清风感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