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真棒,会自己穿衣服了!”看着两岁多的弟弟独立穿上了裤子,我笑着称赞道。
“我不棒啊,只说弟弟棒?”正在旁边玩积木的姐姐听到我夸赞弟弟警觉地反问道。
“棒,姐姐也棒,姐姐早就会自己穿衣服了是吧!”
听到我的夸赞姐姐紧绷的表情瞬间放松了许多。
看着继续埋头玩积木的姐姐,我的心里隐隐地开始担忧起来,因为类似的话最近频繁从姐姐的嘴里冒出来——“那我呢?”“只夸弟弟,都不夸我!”“我也很棒啊!”……
最近两岁多的弟弟仿佛神助力一般,get了很多新本领,着实让我们欣喜,伴随着每一项新本领,我们总会把弟弟夸赞一番。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嘛。当然,姐姐小的时候我们也是这样夸赞她的。
我们也从未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对,直到最近看到姐姐频繁在我们夸奖弟弟的时候索求夸赞,我才意识到可能有些地方我们做错了。
是的,我们的确做错了,因为很多时候孩子需要的并不是赞美,而是鼓励。
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孩子的性格就不能健康发展。
鼓励的确很重要,但要用对方法。如果方法不对,就会适得其反。
想一想我们鼓励孩子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并不是为了让孩子获得一时的高兴和心理满足,而是给予孩子真正的自尊和成就感。
很多时候如果我们引导不到位,那我们给予孩子的夸赞就不是鼓励。
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在《孩子:挑战》一书中指出,如果孩子将赞美看成是给自己的奖赏,那少了赞美就会让孩子觉得被贬低;如果这个孩子没有在每件事上得到赞美,那么他可能会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
这样的孩子做事情是为了得到赞美,而不是因为自己做出贡献和努力而心生满足。
因此,这样的行为容易强化只有得到赞美才有价值的错误观念,导致挫败和气馁。
那怎么正确鼓励孩子呢?这并没有统一的答案和标准,应该取决于孩子。不过,我们需要注意鼓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只要我们做法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孩子挖掘自己的价值,那鼓励就是有效的。
相信,只要我们愿意去学习和探索,我们心中就会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