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河南郸城原叫“丹成”,竟与我国历史上最有智慧的两人有关

作者:爱抓老虎的猫

近日,因“恶意返乡”引起热议的河南郸城登上了热搜。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丑事传千里”,这个平日名不见经传的河南郸城好不容易上一回热搜。

不料却是因为这样的原因。

不过,许多网友可能不知道“郸城”的名字其实是由“丹成”引申出来的。

而这个“丹成”又与大陆历史上最有智慧的两个人有关。

用郸城流传千年的对联来说就是:老君丹成地,王子飞仙城。

河南郸城原叫“丹成”,竟与我国历史上最有智慧的两人有关

先来说说郸城为什么原来叫“丹成”?

相传老子在老家河南鹿邑县炼丹,但是炼了很久都没成功。

后来,他往南游玩,来到了洺河,看见洺河的水非常清澈甘甜、岸边的蒲苇非常茂盛。

于是,他就决定在洺河的岸边(现郸城大桥一带)练丹。

“汲洺河之水,拔苇为薪”,一举炼丹成功,大呼“丹成”也,此处遂称为“丹成”。

意思就是,老子用洺河的水和岸边的蒲苇炼丹,竟然一下就成功了,高兴地大喊“丹成”了。

正因为如此,他炼丹的这个地方就叫做“丹成”,后来就谐称为“郸城”。

这个典故郸城的老百姓都知道,现在洺河的北岸还有老君庙、炼丹炉遗址。

河南郸城原叫“丹成”,竟与我国历史上最有智慧的两人有关

再来说说与郸城相关的大陆历史上最有智慧的两个人——老子、鬼谷子。

在大陆,老子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所写的《道德经》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在郸城,相传老子就是在丹成后著的《道德经》。

当然,主流的说法是老子骑青牛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到关令尹喜的邀请而写下《道德经》。

河南郸城原叫“丹成”,竟与我国历史上最有智慧的两人有关

而另一个有智慧的人就是鬼谷子,在郸城有一段老子与鬼谷子“赐丹成仙”的传说。

鬼谷子,姓王,名禅,后世又称他为“王子”。

相传,老子当年在在洺河岸边支炉炼丹,王禅以砍柴为生计,并主要专供老子炼丹之用。

因此,老子和王禅成了忘年交。

某一天,老子炼丹的时候带着王禅去村头桥洞下和玄武真人下棋。

炼丹童子送来炼好的仙丹让老子品尝,老子随即评价“丹成也”,而旁边的王禅也尝到部分仙丹,迷糊之间竟得道成仙。

从此,丹成的洺河大桥就改为“王子升仙桥”,桥的北右侧还竖有一块“王子升仙处”的石碑。

河南郸城原叫“丹成”,竟与我国历史上最有智慧的两人有关

郸城关于王子飞仙城的另一个版本: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

事实上,关于王子飞仙城还有另一个说法,这个故事相信许多网友小时候都听说过。

那就是“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的故事。

相传,在丹成东北三十里的王家庄,住着一个以打柴为生的年轻人,叫王子。

每天早晨,王子都会担着前一日打好的两捆木柴,来到丹成的市集上出售。

在丹成的镇中心有一条河叫做洺河,河上有一座石桥。

这天由于起得太早,王子到丹成时天还没亮,于是就到桥下的桥洞内躲避风寒。

在桥洞中,刚好有两位鹤发童颜的老人正在聚精会神地下棋,于是他便坐下来观棋。

一会儿,飞过来一只屎壳郎,一位老人用衣袖一甩,屎壳郎便落在地上,老人捡起来掐头去脖便吃了。

过了一会,又一只屎壳郎飞进来,另一位老人也用衣袖击落,捡起来吃了。

王子又冷又饿,心想,他们能吃,我为什么不能吃呢?

于是,就把屎壳郎的头和脖子捡起来吃,感觉香喷喷的,顿时觉得神清气爽,不饿了。 

王子在旁边看两位老人下了一局又一局的棋,把卖柴的事给忘了。

时间不知过了多久,两位老人停下棋来对王子说:“年轻人,七天了,是不是该回去了?”

这时,王子才想起家中老母、妻子还在等着卖柴的钱买米做饭。

可是,等王子走出洞时,看到放在洞外的木柴、扁担都已经腐朽,桥上的丹成也由一个小集市变成大城镇。

幸亏北城门上的“丹成”二字,让王子知道自己还在丹成城里。

王子凭着记忆找到家里,可是王家庄早已变了模样,人更是没有一个是认得的了。

王子问起他的家人时,村里人都说“王子是我们的祖先”。

河南郸城原叫“丹成”,竟与我国历史上最有智慧的两人有关

当王子自称自己就是王子时,村里的一些年轻人误认为他是占便宜的疯子,拎起木棍就要打他,王子无奈只好转头就跑。

小伙子们在后边追,被追打的王子,跌倒了就爬起来再跑,他每跌倒一次,地上就鼓起一个大土丘,一下子王家庄竟变成了丘陵地。

这时,村人看到出现在他身上的怪异现象,感到十分惊讶,也就不敢再追打了,只是远远地跟在后面看。

王子一看村里已经没有亲人了,于是就又继续朝丹成跑,当他来到洺河桥时,看见两位等候着的老人,就和他们一起飞升成仙了。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河南郸城县有了更加多的了解,如果感兴趣,不妨在疫情结束后去游玩一番。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