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她是军中一枝花,结婚由陈毅亲自批准,丈夫是副总理,女婿正国级

作者:腾说金史

战火纷飞的战场上,每一个英勇无比的将士,都是心怀爱国情怀的英雄,为了一个伟大的理想,不惜贡献出宝贵的生命,也要与敌寇奋战到底。不过在危机四伏的战争年代,不只是有亲情的割舍,战友的牺牲,也有爱慕之心的萌发。

她是军中一枝花,结婚由陈毅亲自批准,丈夫是副总理,女婿正国级
每一位投身革命事业的年轻人,也会产生对异性的特殊情感,虽然他们甘愿为革命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但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爱情、婚姻和家庭。就曾有这样一位革命者,年轻漂亮,出身富贵的她,放弃富足的生活,参加了抗日事业。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也寻觅到可以陪伴自己终身的革命伴侣,他们一起度过很多惊心动魄的时期,共同迎来新中国的成立,她就是开国上将张爱萍的夫人李又兰。

优秀的父亲是她的引路灯

1937年抗战爆发,全国军民一心,共同抵抗日寇的侵略,很多在学校读书的青年学生,每日听闻前方战线传来战况,早已无法静下心来学习,只想着如何能为民族抗日大业做一些贡献。当时有不少爱国学生结伴,不远千里来到延安,在这里寻找能够实现心中理想的途径,还是青年学生的李又兰也有这样的想法。

她的出身非常优渥,但能够放弃优越的生活环境,甘愿来到这物资并不丰富的陕北,是心中的所想,也是父亲鼓励支持的结果。

她是军中一枝花,结婚由陈毅亲自批准,丈夫是副总理,女婿正国级

父亲名为李善祥,出生于浙江镇海一个大家族。家族多年经商,赚得丰硕的家财,而他的父亲李濂水也是清廷户部的四品员外郎。李善祥自幼养尊处优,却拥有一副爱国情怀,早年秘密参加革命党,民国建立后又走上实业救国道路,在辽宁盘锦创办各种工厂,改良苹果品种,著名的“红元帅”就是他培育成功的,所以又被称为中国苹果之父,此外他还修建学堂,免费招收贫家子弟读书。

可以说他人生中的点点滴滴,都在影响儿女的身心发展,李又兰也就是在这种家庭氛围中长大,成为一位拥有爱国抱负的年轻知识女性。抗战爆发后的1938年,李又兰和弟弟妹妹以及几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打算去延安参加八路军,得到父亲的同意和支持。

他们先乘船来到汉口的八路军办事处,见到周恩来后,七嘴八舌嚷嚷着一定要去革命圣地延安。周公微笑着看着这群意气风发的青年学生说:

“从这里去延安可不容易,再说你们是南方人,先不说那里的干旱少雨的气候你们适不适应,就是每天吃小米你们也受不了,最好你们去新四军,反而会很快适应的,也好尽快投入到抗日事业中。”

她是军中一枝花,结婚由陈毅亲自批准,丈夫是副总理,女婿正国级

周公一番话将他们说服了,安排人将这几个年轻人送到皖南,成了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的战士。李又兰和大妹李采芝从事民运工作,弟弟李志光被分到章家渡兵站担任会计。

与张爱萍相识到相恋

1938年底,因为战事的需要,军部决心培养一批速记人员。这个工作职位不高但担子不轻,必须拥有超高的学历以及对党的忠诚,经过层层选拔,刚加入我党的李又兰荣幸当选,成为训练班第一批学员。

李又兰文化底子厚,记忆力非常好,加上几个月的刻苦训练,以及同伴们的相互帮助,她的速记成绩提升得很快。毕业后她被分配到新四军军部,1940年底,她和军部一批非战斗人员,先被护送离开皖南,相继去了上海、苏北、最后进入华中党校工作。

当时年轻漂亮的李又兰,引起很多人的注意,还被称为“军中一枝花”,后来还是项英抱得美人归,只是小两口结婚还不到一个月,就发生了皖南事变,令她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在组织和战友的劝慰下,李又兰很快从悲痛中走出来,投入到工作中。

她是军中一枝花,结婚由陈毅亲自批准,丈夫是副总理,女婿正国级

1942年初,华中局在苏北的单家港召开了一次会议,李又兰被临时抽调过来,担任这次会议的速记员。会议期间,她仔细聆听每一位参会者的讲话,认真埋头速记,忘我入神的工作神态引起一个人的注意,他就是时任新四军三师副师长的张爱萍。

当时刘少奇无意中给他们的相识到相恋,创造了一个契机。原来张爱萍领导的三师九旅战绩斐然,之前还只是地方游击队,在他带领下很快成为一支能打能拼的主力部队,所以刘少奇让张爱萍将九旅的成长过程做个报告和汇总,而记录者就是李又兰。

其实张爱萍在台上侃侃而谈,有条不紊地讲话时,李又兰工作之余也注意到这个年轻有为的新四军将领,觉得此人口才很好,形容事物惟妙惟肖,十分生动,自己都被代入到意境中。

她是军中一枝花,结婚由陈毅亲自批准,丈夫是副总理,女婿正国级

当李又兰整理完的稿件让张爱萍看看有没有补充时,张爱萍被这篇思想与文采俱佳的好文章深深吸引住,为了促进两人的关系,张爱萍提出想向她学习速记,李又兰倒是没有拒绝。

几天的接触,张爱萍的英俊儒雅、文武兼备的风度和气质慢慢打动李又兰,最终他们相爱了。

得到陈毅军长的祝福

战事连连的革命年代,没有给予他们过多谈情说爱的时间,随着感情的坚固,他们也有了结婚的打算。不过李又兰作为项英的遗孀,对于他们的感情很多人是反对的,他们更是希望李又兰能够一直珍重与项英的感情,守住贞节。

这些议论和反对,是不会破坏他们的感情,但结婚必须向组织申请,也就是经过陈毅军长得同意。陈军长是否能够他们两个人的结合呢?去找陈毅的路上,张爱萍心里有些忐忑。

但他拿出结婚申请,说明来历后,陈军长立刻满脸笑容,不但马上同意了这份申请,还把自己使用多年的钢笔送给了张爱萍,以此表达对他们幸福婚姻的祝福。

她是军中一枝花,结婚由陈毅亲自批准,丈夫是副总理,女婿正国级

当时三师的驻地与华中局党校有15公里远,结婚那天,张爱萍用一匹白马载来了自己的新娘,而一间小草房就是他们的洞房。虽然战争年代的生活不安定,但有爱人陪伴在自己的身边,就没有什么惧怕了。

他们从1942年一起携手走过了六十多年的春秋岁月,历经很多难忘的时期,成为患难与共的恩爱夫妻。建国后丈夫张爱萍成为令人致敬的开国上将,后来还当上了副总理,而他的女婿成就更高,当过政协主席,成了正国级领导者。

在父母的影响下,将军夫妇的儿女们,也大都参军入伍,成就最高的是长子张翔,是一位中将。

总结

纵观李又兰的一生,她拥有一个富足美满的童年生活,更幸运的是,她还拥有一位了不起的父亲,正是在父亲的引导下,她投身革命事业,实现青年时期的伟大理想。

从战争年代走来的她,深知那个时代革命军人的不易,而最有价值的是,她追寻到疼爱她、呵护她,陪伴她一生的丈夫。战争年代战火纷飞,将军在战事之余,还能用一部相机记录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虽然岁月摧毁他们年轻时的容颜,但美好的片刻也会在那一瞬间被定格住,这就是丈夫这一生送给她最好的礼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