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是軍中一枝花,結婚由陳毅親自準許,丈夫是副總理,女婿正國級

作者:騰說金史

戰火紛飛的戰場上,每一個英勇無比的将士,都是心懷愛國情懷的英雄,為了一個偉大的理想,不惜貢獻出寶貴的生命,也要與敵寇奮戰到底。不過在危機四伏的戰争年代,不隻是有親情的割舍,戰友的犧牲,也有愛慕之心的萌發。

她是軍中一枝花,結婚由陳毅親自準許,丈夫是副總理,女婿正國級
每一位投身革命事業的年輕人,也會産生對異性的特殊情感,雖然他們甘願為革命事業奉獻自己的一切,但也應該有屬于自己的愛情、婚姻和家庭。就曾有這樣一位革命者,年輕漂亮,出身富貴的她,放棄富足的生活,參加了抗日事業。在實作人生價值的同時,也尋覓到可以陪伴自己終身的革命伴侶,他們一起度過很多驚心動魄的時期,共同迎來新中國的成立,她就是開國上将張愛萍的夫人李又蘭。

優秀的父親是她的引路燈

1937年抗戰爆發,全國軍民一心,共同抵抗日寇的侵略,很多在學校讀書的青年學生,每日聽聞前方戰線傳來戰況,早已無法靜下心來學習,隻想着如何能為民族抗日大業做一些貢獻。當時有不少愛國學生結伴,不遠千裡來到延安,在這裡尋找能夠實作心中理想的途徑,還是青年學生的李又蘭也有這樣的想法。

她的出身非常優渥,但能夠放棄優越的生活環境,甘願來到這物資并不豐富的陝北,是心中的所想,也是父親鼓勵支援的結果。

她是軍中一枝花,結婚由陳毅親自準許,丈夫是副總理,女婿正國級

父親名為李善祥,出生于浙江鎮海一個大家族。家族多年經商,賺得豐碩的家财,而他的父親李濂水也是清廷戶部的四品員外郎。李善祥自幼養尊處優,卻擁有一副愛國情懷,早年秘密參加革命黨,民國建立後又走上實業救國道路,在遼甯盤錦創辦各種工廠,改良蘋果品種,著名的“紅元帥”就是他培育成功的,是以又被稱為中國蘋果之父,此外他還修建學堂,免費招收貧家子弟讀書。

可以說他人生中的點點滴滴,都在影響兒女的身心發展,李又蘭也就是在這種家庭氛圍中長大,成為一位擁有愛國抱負的年輕知識女性。抗戰爆發後的1938年,李又蘭和弟弟妹妹以及幾位志同道合的年輕人,打算去延安參加八路軍,得到父親的同意和支援。

他們先乘船來到漢口的八路軍辦事處,見到周恩來後,七嘴八舌嚷嚷着一定要去革命聖地延安。周公微笑着看着這群意氣風發的青年學生說:

“從這裡去延安可不容易,再說你們是南方人,先不說那裡的幹旱少雨的氣候你們适不适應,就是每天吃小米你們也受不了,最好你們去新四軍,反而會很快适應的,也好盡快投入到抗日事業中。”

她是軍中一枝花,結婚由陳毅親自準許,丈夫是副總理,女婿正國級

周公一番話将他們說服了,安排人将這幾個年輕人送到皖南,成了新四軍戰地服務團的戰士。李又蘭和大妹李采芝從事民運工作,弟弟李志光被分到章家渡兵站擔任會計。

與張愛萍相識到相戀

1938年底,因為戰事的需要,軍部決心培養一批速記人員。這個工作職位不高但擔子不輕,必須擁有超高的學曆以及對黨的忠誠,經過層層選拔,剛加入我黨的李又蘭榮幸當選,成為訓練班第一批學員。

李又蘭文化底子厚,記憶力非常好,加上幾個月的刻苦訓練,以及同伴們的互相幫助,她的速記成績提升得很快。畢業後她被配置設定到新四軍軍部,1940年底,她和軍部一批非戰鬥人員,先被護送離開皖南,相繼去了上海、蘇北、最後進入華中黨校工作。

當時年輕漂亮的李又蘭,引起很多人的注意,還被稱為“軍中一枝花”,後來還是項英抱得美人歸,隻是小兩口結婚還不到一個月,就發生了皖南事變,令她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在組織和戰友的勸慰下,李又蘭很快從悲痛中走出來,投入到工作中。

她是軍中一枝花,結婚由陳毅親自準許,丈夫是副總理,女婿正國級

1942年初,華中局在蘇北的單家港召開了一次會議,李又蘭被臨時抽調過來,擔任這次會議的速記員。會議期間,她仔細聆聽每一位參會者的講話,認真埋頭速記,忘我入神的工作神态引起一個人的注意,他就是時任新四軍三師副師長的張愛萍。

當時劉少奇無意中給他們的相識到相戀,創造了一個契機。原來張愛萍上司的三師九旅戰績斐然,之前還隻是地方遊擊隊,在他帶領下很快成為一支能打能拼的主力部隊,是以劉少奇讓張愛萍将九旅的成長過程做個報告和彙總,而記錄者就是李又蘭。

其實張愛萍在台上侃侃而談,有條不紊地講話時,李又蘭工作之餘也注意到這個年輕有為的新四軍将領,覺得此人口才很好,形容事物惟妙惟肖,十分生動,自己都被代入到意境中。

她是軍中一枝花,結婚由陳毅親自準許,丈夫是副總理,女婿正國級

當李又蘭整理完的稿件讓張愛萍看看有沒有補充時,張愛萍被這篇思想與文采俱佳的好文章深深吸引住,為了促進兩人的關系,張愛萍提出想向她學習速記,李又蘭倒是沒有拒絕。

幾天的接觸,張愛萍的英俊儒雅、文武兼備的風度和氣質慢慢打動李又蘭,最終他們相愛了。

得到陳毅軍長的祝福

戰事連連的革命年代,沒有給予他們過多談情說愛的時間,随着感情的堅固,他們也有了結婚的打算。不過李又蘭作為項英的遺孀,對于他們的感情很多人是反對的,他們更是希望李又蘭能夠一直珍重與項英的感情,守住貞節。

這些議論和反對,是不會破壞他們的感情,但結婚必須向組織申請,也就是經過陳毅軍長得同意。陳軍長是否能夠他們兩個人的結合呢?去找陳毅的路上,張愛萍心裡有些忐忑。

但他拿出結婚申請,說明來曆後,陳軍長立刻滿臉笑容,不但馬上同意了這份申請,還把自己使用多年的鋼筆送給了張愛萍,以此表達對他們幸福婚姻的祝福。

她是軍中一枝花,結婚由陳毅親自準許,丈夫是副總理,女婿正國級

當時三師的駐地與華中局黨校有15公裡遠,結婚那天,張愛萍用一匹白馬載來了自己的新娘,而一間小草房就是他們的洞房。雖然戰争年代的生活不安定,但有夫妻陪伴在自己的身邊,就沒有什麼懼怕了。

他們從1942年一起攜手走過了六十多年的春秋歲月,曆經很多難忘的時期,成為患難與共的恩愛夫妻。建國後丈夫張愛萍成為令人緻敬的開國上将,後來還當上了副總理,而他的女婿成就更高,當過政協主席,成了正國級上司者。

在父母的影響下,将軍夫婦的兒女們,也大都參軍入伍,成就最高的是長子張翔,是一位中将。

總結

縱觀李又蘭的一生,她擁有一個富足美滿的童年生活,更幸運的是,她還擁有一位了不起的父親,正是在父親的引導下,她投身革命事業,實作青年時期的偉大理想。

從戰争年代走來的她,深知那個時代革命軍人的不易,而最有價值的是,她追尋到疼愛她、呵護她,陪伴她一生的丈夫。戰争年代戰火紛飛,将軍在戰事之餘,還能用一部相機記錄他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雖然歲月摧毀他們年輕時的容顔,但美好的片刻也會在那一瞬間被定格住,這就是丈夫這一生送給她最好的禮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