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通过安徽老乡会,谈谈为什么安徽人没有多少老乡认同感

作者:单车环游世界

小编安徽人一枚,曾就读于离家2000公里外的一所青海高校,在校期间曾担任学校安徽老乡会负责人。三年来每个学期都会在学校举办安徽老乡会,学校里各年级的安徽人聚在一起,吃饭,唱歌,相互认识,相互交流。可是三年来,让我感到失望的是很多安徽人对这个省似乎并没有多少认同感。不仅安徽人对安徽老乡会的参与意愿不高,而且很多安徽人在外地见了一个省的同学也不会产生多少亲近感,甚至还会有点尴尬。我们的老乡会氛围也远远不如东北人,四川人和广东人。我一直在思考其中的原因,同时也对自己这些年来致力于的安徽老乡会存在的意义产生了怀疑。

通过安徽老乡会,谈谈为什么安徽人没有多少老乡认同感

青海民族大学安徽老乡会宣传名片

通过了解安徽的历史,才知道安徽省实际上就是清政府强行制造的省份,前身为明朝的江南省。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古时候君主专制和民族剥削的产物。实际上,皖北和苏北的徐州宿迁等地,河南大部分地区,山东南部等地同属中原官话区。皖中大部分地区和沿江地区,如合肥巢湖滁州芜湖等地和江苏的南京镇江扬州淮安等地同属江淮官话区。皖南部分地区和苏南的苏锡常南通等地,上海,浙江同属吴语区。明朝时设立江南省,强行把说中原官话,江淮官话和吴语的汉人划到一个省。使我们相互听不懂对方说话,无法产生地域认同感和归属感,更不可能报团取暖,有效的防止了地方造反,维护了中央的君主专制。清朝时将江南省划分为现在的安徽省和江苏省。有人纳闷,清政府为啥不东西横着切江南省,让一个省内的文化更为接近,而非要南北竖着切江南省,使省内文化差异那么大。其实清政府并不希望将方言接近文化接近的人划到一个省,当地方方言杂多,文化割裂,没有地区认同感和归属感,内讧不断时,统治者才安全。

通过安徽老乡会,谈谈为什么安徽人没有多少老乡认同感

上世纪的方言分布图,本世纪有一定变化

我们认老乡的第一标准往往都是口音。东北三省除了辽东半岛一小块,基本都说一种方言,即东北官话,东北的方言特别统一。在外地的东北人之间经常会发生这样有趣的事,两个东北人虽然来自东北的不同省,一个黑龙江,一个辽宁,相隔很远,甚至比合肥到北京还要远,我也不知道你老家所在的县城是哪嘎达,但听到你的口音,就认你是老乡,没事就可以约着喝一杯,在外地说说家乡话特别舒服。四川和重庆除了藏区,基本都说西南官话,一开口就是老乡。广东地区虽然分粤语,客家话和潮汕话,但粤语在广东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具有压倒性优势。我们一提到广东话就能想到粤语。

通过安徽老乡会,谈谈为什么安徽人没有多少老乡认同感

反观安徽省,我们既没有统一的方言,也没有代表性的方言,我们拿什么来维护我们的认同感?难道仅仅靠身份证住址上写的“安徽省”三个字吗?安徽省内使用城市最多的方言为江淮官话,就是以合肥话和南京话为代表的方言。虽然江淮官话使用的城市最多,但比不过皖北人多。实际上安徽使用人数最多的方言是皖北的中原官话,和河南大部分地区,江苏徐州宿迁,山东南部同属一种方言。皖南地区还有吴语覆盖,和苏南,上海,浙江同属一种方言。黄山地区属于徽语,和外界方言基本隔绝,经常出现一个村一个方言,十里不同音的现象。安庆池州部分地区说赣语,也就是江西话。他们有公认的四川话(西南官话),广东话(粤语),东北话(东北官话),河南话(中原官话),可是我们却没有公认的安徽话。曾经有安徽的抖音网红将很多流行歌曲用自己的老家话六安舒城话翻唱,说是安徽方言版歌曲。立马遭到了安徽人的网络攻击。这就是安徽的文化割裂现象。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议和矛盾,最后他再也不用“安徽方言”这个词了,只用“安徽皖中方言”。记得之前在广东,和广东人聊天,广东人说:“我们这的人基本都说粤语,你们那的人说什么方言?”我也不好意思说“安徽话”这个词,只能告诉他,我们那的人说江淮官话。实际上根本不存在“安徽话”,只有江淮官话,中原官话,吴语(吴侬软语),徽语和赣语。

通过安徽老乡会,谈谈为什么安徽人没有多少老乡认同感

在学校时,我一直建议大家在老乡会上使用方言,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就像我之前看到的东北人四川人老乡会一样,全程方言交流,气氛融洽。可是因为地区不同,安徽省内不同的方言杂多,差异太大,说方言反而会拉远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记得曾经和一位安徽校友聊天,他吐槽说自己大一刚来青海读书的时候,在学校遇到了一位同省的安徽学长,一开始很高兴,认为碰到了老乡,很兴奋的用方言和对方交流,结果发现两个人一个池州,一个阜阳,说话口音完全不一样,那心情,瞬间心灰意冷。虽然表面上说是老乡,但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只能说普通话。在方言差异化最严重的黄山和安庆,甚至还会出现遇见隔壁县隔壁村的老乡,也只能用普通话交流的现象。大家只能相视一笑,礼貌性,象征性地的说一句“老乡”,实际上方言都不同,很难发自内心的去相认,只会让两个人相互尴尬。我的母语是江淮官话,在老乡会说方言,可能也只有合肥,滁州,六安,巢湖,马鞍山,南京,芜湖,宣城,铜陵这些城市(仅限市区口音,不完全涵盖下面所有的乡镇和县城)的人有认同感,其他地区只会产生疏远感。

当老乡会没有了家乡话做烘托,当每个人都在使用生硬的普通话交流时,这和与外省的同学朋友聚会有何本质区别?安徽老乡会的存在还有何意义?我们每位老乡会的负责人都应该反思,尤其是方言和文化差异较大的省份,我们是否应该改变过去的思路,不再仅仅拘泥于省份举办老乡会,而是应该更多地考虑方言区这一重要因素。

通过安徽老乡会,谈谈为什么安徽人没有多少老乡认同感

自制的方言粗略分布图,欢迎大家指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