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通過安徽老鄉會,談談為什麼安徽人沒有多少老鄉認同感

作者:單車環遊世界

小編安徽人一枚,曾就讀于離家2000公裡外的一所青海高校,在校期間曾擔任學校安徽老鄉會負責人。三年來每個學期都會在學校舉辦安徽老鄉會,學校裡各年級的安徽人聚在一起,吃飯,唱歌,互相認識,互相交流。可是三年來,讓我感到失望的是很多安徽人對這個省似乎并沒有多少認同感。不僅安徽人對安徽老鄉會的參與意願不高,而且很多安徽人在外地見了一個省的同學也不會産生多少親近感,甚至還會有點尴尬。我們的老鄉會氛圍也遠遠不如東北人,四川人和廣東人。我一直在思考其中的原因,同時也對自己這些年來緻力于的安徽老鄉會存在的意義産生了懷疑。

通過安徽老鄉會,談談為什麼安徽人沒有多少老鄉認同感

青海民族大學安徽老鄉會宣傳名片

通過了解安徽的曆史,才知道安徽省實際上就是清政府強行制造的省份,前身為明朝的江南省。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古時候君主專制和民族剝削的産物。實際上,皖北和蘇北的徐州宿遷等地,河南大部分地區,山東南部等地同屬中原官話區。皖中大部分地區和沿江地區,如合肥巢湖滁州蕪湖等地和江蘇的南京鎮江揚州淮安等地同屬江淮官話區。皖南部分地區和蘇南的蘇錫常南通等地,上海,浙江同屬吳語區。明朝時設立江南省,強行把說中原官話,江淮官話和吳語的漢人劃到一個省。使我們互相聽不懂對方說話,無法産生地域認同感和歸屬感,更不可能報團取暖,有效的防止了地方造反,維護了中央的君主專制。清朝時将江南省劃分為現在的安徽省和江蘇省。有人納悶,清政府為啥不東西橫着切江南省,讓一個省内的文化更為接近,而非要南北豎着切江南省,使省内文化差異那麼大。其實清政府并不希望将方言接近文化接近的人劃到一個省,當地方方言雜多,文化割裂,沒有地區認同感和歸屬感,内讧不斷時,統治者才安全。

通過安徽老鄉會,談談為什麼安徽人沒有多少老鄉認同感

上世紀的方言分布圖,本世紀有一定變化

我們認老鄉的第一标準往往都是口音。東北三省除了遼東半島一小塊,基本都說一種方言,即東北官話,東北的方言特别統一。在外地的東北人之間經常會發生這樣有趣的事,兩個東北人雖然來自東北的不同省,一個黑龍江,一個遼甯,相隔很遠,甚至比合肥到北京還要遠,我也不知道你老家所在的縣城是哪嘎達,但聽到你的口音,就認你是老鄉,沒事就可以約着喝一杯,在外地說說家鄉話特别舒服。四川和重慶除了藏區,基本都說西南官話,一開口就是老鄉。廣東地區雖然分粵語,客家話和潮汕話,但粵語在廣東一直處于主導地位,具有壓倒性優勢。我們一提到廣東話就能想到粵語。

通過安徽老鄉會,談談為什麼安徽人沒有多少老鄉認同感

反觀安徽省,我們既沒有統一的方言,也沒有代表性的方言,我們拿什麼來維護我們的認同感?難道僅僅靠身份證住址上寫的“安徽省”三個字嗎?安徽省内使用城市最多的方言為江淮官話,就是以合肥話和南京話為代表的方言。雖然江淮官話使用的城市最多,但比不過皖北人多。實際上安徽使用人數最多的方言是皖北的中原官話,和河南大部分地區,江蘇徐州宿遷,山東南部同屬一種方言。皖南地區還有吳語覆寫,和蘇南,上海,浙江同屬一種方言。黃山地區屬于徽語,和外界方言基本隔絕,經常出現一個村一個方言,十裡不同音的現象。安慶池州部分地區說贛語,也就是江西話。他們有公認的四川話(西南官話),廣東話(粵語),東北話(東北官話),河南話(中原官話),可是我們卻沒有公認的安徽話。曾經有安徽的抖音網紅将很多流行歌曲用自己的老家話六安舒城話翻唱,說是安徽方言版歌曲。立馬遭到了安徽人的網絡攻擊。這就是安徽的文化割裂現象。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議和沖突,最後他再也不用“安徽方言”這個詞了,隻用“安徽皖中方言”。記得之前在廣東,和廣東人聊天,廣東人說:“我們這的人基本都說粵語,你們那的人說什麼方言?”我也不好意思說“安徽話”這個詞,隻能告訴他,我們那的人說江淮官話。實際上根本不存在“安徽話”,隻有江淮官話,中原官話,吳語(吳侬軟語),徽語和贛語。

通過安徽老鄉會,談談為什麼安徽人沒有多少老鄉認同感

在學校時,我一直建議大家在老鄉會上使用方言,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感。就像我之前看到的東北人四川人老鄉會一樣,全程方言交流,氣氛融洽。可是因為地區不同,安徽省内不同的方言雜多,差異太大,說方言反而會拉遠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記得曾經和一位安徽校友聊天,他吐槽說自己大一剛來青海讀書的時候,在學校遇到了一位同省的安徽學長,一開始很高興,認為碰到了老鄉,很興奮的用方言和對方交流,結果發現兩個人一個池州,一個阜陽,說話口音完全不一樣,那心情,瞬間心灰意冷。雖然表面上說是老鄉,但大部分情況下,我們隻能說國語。在方言差異化最嚴重的黃山和安慶,甚至還會出現遇見隔壁縣隔壁村的老鄉,也隻能用國語交流的現象。大家隻能相視一笑,禮貌性,象征性地的說一句“老鄉”,實際上方言都不同,很難發自内心的去相認,隻會讓兩個人互相尴尬。我的母語是江淮官話,在老鄉會說方言,可能也隻有合肥,滁州,六安,巢湖,馬鞍山,南京,蕪湖,宣城,銅陵這些城市(僅限市區口音,不完全涵蓋下面所有的鄉鎮和縣城)的人有認同感,其他地區隻會産生疏遠感。

當老鄉會沒有了家鄉話做烘托,當每個人都在使用生硬的國語交流時,這和與外省的同學朋友聚會有何本質差別?安徽老鄉會的存在還有何意義?我們每位老鄉會的負責人都應該反思,尤其是方言和文化差異較大的省份,我們是否應該改變過去的思路,不再僅僅拘泥于省份舉辦老鄉會,而是應該更多地考慮方言區這一重要因素。

通過安徽老鄉會,談談為什麼安徽人沒有多少老鄉認同感

自制的方言粗略分布圖,歡迎大家指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