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故事篇之 35岁的鳏夫--陈强

作者:东耳不徘徊

01

陈强文凭不高,靠打零工为生,性子也不是个靠谱的,到了临近30岁还没结婚。他自己对于婚姻无所谓,但母亲着急,四处问着合适的人家。

但好姑娘家不愿意,条件差点的姑娘家又看不上,就这样一直拖着。到了30岁的时候,终于定下来了一家姑娘,姑娘叫王萍。两个人也相看过,对彼此都还算满意,就这样后面没过多久就结了婚,摆了宴席。

婚后的陈强性子要稳重一些了,也十分疼媳妇儿,每次外出总会给王萍带一些小东西,日子过得也算幸福。在婚后半年,王萍怀上了孩子。

陈强更是高兴,对王萍更是无微不至,尽管王萍有时候容易生气,他也包容着。但他万万没想到王萍在怀孕之后,神经方面突然出了问题。

这病来得突然,也没有预兆,最初只是听到王萍偶尔自言自语,他以为是怀孕之后的一些反应,也就没过多注意。可后面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王萍不光自言自语,还会突然摔打东西,偶尔甚至还会咬人。

陈强终于察觉出了不对劲,观察出王萍精神状态不太正常,所以想带人去医院。

但就是带人去医院这事,都费了好大的劲。王萍怀着孩子,她不愿意,也不敢强迫,只能连哄带骗着带人去医院。

在去医院的路上,看着王萍坐着自顾说着旁人听不懂的话,陈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和无奈。到了医院,陈强哄着她做各项检查,但都出现了一些突发问题。

王萍排斥检查,看到陌生的医生就大吵大闹,甚至有动手的倾向。后面好不容易折腾完了,检查之后,才又带着王萍回家。几天之后拿到结果,医院确诊是精神分裂症。

陈强始终也想不通,怎么好好的人会突然患上这种病。之后拿着医院开的药吃着,但病情不光没有转好,甚至症状越来越严重。

02

陈强每天要出去工作,家里只有母亲和王萍,他无奈只能请母亲一天到晚都看管着王萍,怕人发生意外,毕竟还怀着孩子。因为王萍这病,陈强还专门问过医生,怕会对孩子造成影响。

俗话说怕什么来什么,医生说就王萍这病情有遗传的可能。陈强母亲劝过陈强,让他放弃这个孩子,如果孩子生下来有这方面的病,也会痛苦。

但陈强看着王萍已经明显凸起的肚子,先不说这孩子已经不能打掉,就算能打他也不想打,毕竟是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他坚持要这个孩子,想着就算后面有病,自己也养着,总不会亏待。

家里的担子都压在他身上,他每天外出打工,到晚上才回家,回到家里还要看管王萍,看着王萍大吵大闹、乱扔乱撞,他只感觉心累,累到极致。

就这样,终于到了孩子出生的时候。因为王萍的特殊情况,在临产半个月前,他就推掉了工作和王萍住到了医院。孩子比预产期提前了一周,但孩子很健康,生下来六斤多,是个白白胖胖的儿子。

陈强看着孩子,感觉一切的苦累也都值了。孩子自生下来,大多都是他在带,他要工作就是由他母亲带。至于王萍,他不敢把孩子交到她手里。

最初他还想着母乳喂养,但后面一方面医生不建议母乳喂养,另一方面王萍不认识这孩子,还有暴力倾向,他也就放弃了这想法。

孩子的出生无疑加剧了他的负担,每个月的奶粉、尿不湿,这些都是一笔开支。他一个月基本没有休息时间,什么活能赚钱就使劲做。他母亲看着他这么辛苦心疼他,婚前因为他性子不定还一度焦虑过,但现在看着他这么辛苦又心疼。

03

他母亲不是没有埋怨过王萍,本想着娶个媳妇儿,但没想着是带来一个负担。但陈强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听到他母亲提起把王萍送回娘家,他想也没想就拒绝。

不能人家怀着孩子就要人家,人家生了孩子就不要了。虽然王萍每个月吃的药比较贵,但他也没有放弃过,每个月给孩子和王萍身上花的钱都是花足了的。

他没想过把王萍送回娘家,但没想到娘家竟主动来人准备把王萍接回去。

娘家人想着怕王萍生了病被婆家嫌弃,就带回家好好养着。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王萍奶奶曾经也犯过那样的病,意识到可能出现了遗传,因为这事也感觉亏欠了陈强家。

陈强母亲对这事乐见其成,但也尊重陈强的想法,陈强自己养着也就没再说什么。就这样吃药照顾着,后面似乎也真的出现了好转。

王萍偶尔可以清醒一阵儿,也能抱着孩子哄一会儿。孩子对母亲都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尽管自出生和王萍接触不多,但王萍好转后第一次抱孩子,孩子竟没有丝毫排斥。

可王萍不清醒犯病时,依然不敢把孩子给她。只因为有一次,她最开始清醒着,陈强母亲把孩子给她抱着走开了一会儿,回来竟看到孩子摔到了地上,吓了一跳。

幸好包裹得厚,孩子没有摔到哪,但自那以后,尽管王萍清醒时,也不太敢把孩子给她抱了。

04

孩子渐渐长大,开始牙牙学语,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是喊的“爸爸”,可是陈强没有亲耳听到,他那时在工地上工作。每天回家看着孩子,陈强感觉生活一切都有盼头。

虽然压力很大,有时候因为王萍的病情还会遭受邻居的风言风语,但他看到王萍病情在慢慢好转,孩子在逐步长大,他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

可就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王萍最终还是走了。她的身体本来很好,但因为长期吃药、精神折磨,身体越来越差,免疫力也越来越低,直到最后因为一场大病,终究走了。

三四岁的孩子是最需要父母陪伴的时候,虽然王萍平时和孩子亲近不多,但因为有着这个人存在,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陪伴。但孩子彻底没了妈妈,这对三四岁的孩子来说,是多么的残忍。

王萍走的那天,孩子莫名的哭哑了嗓子,怎么哄也哄不好,最后还是好不容易哄睡了才罢休。

好多人都说,王萍走了对陈强来说是一种解脱,不光没有了累赘,还可以另找一个媳妇儿。好多人都是这样以为的,毕竟孩子还小,陈强也才三十五的年纪,再找一个媳妇儿不是难事。

但陈强最后始终没有再找,就自己一个人拖着孩子长大,给了孩子双倍的爱。陈强母亲不是没有逼着他相亲过,但陈强最后都没有同意再婚。

他不是为着王萍,只是想着再婚之后难免还会有孩子,那个时候很难做到把对孩子们的爱端平,他也就不再想再婚了。

对于他这种想法,他母亲骂过他多次,甚至说过:“等我走了,家里每个女人,谁照管?你一天天上班,孩子谁照顾?你不再找一个,就别叫我妈。”

认真想想,的确是的,现在他上班孩子全靠母亲,母亲一天到晚也累得慌。但他还是没改变过自己的想法,都说船到桥头自然直,只能加倍的弥补母亲和孩子。

一个家,有母亲、孩子和他,他感觉已经足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