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要想真正独立,就不要依赖任何人”,你被这句话骗了多久?

作者:希律心理
“要想真正独立,就不要依赖任何人”,你被这句话骗了多久?

《奇葩说》有一期的辩论题目是“我是独立女性,该不该收彩礼?”

于是,大家开始针对“独立”表达自己的看法,其中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刘擎教授说的话。

“把自己当作物当作交易的时候,你就准许了这个限制,并且接受了它,那你在这个意义上就局部地丧失了东西。

独立是一个关系型的概念,在没有人跟人发生任何关系的时候,独立不独立这个概念是没有意义的。

独立是在关系当中的一种位置,这个位置允许你可以做出你自己愿意的决定,受到这种约束不是被迫的,这就叫独立。”

独立的根本,是我们应该拥有选择权。

我们有权利去选择几岁去谈恋爱、收不收彩礼、是否依赖另一半……..

而不是我们必须一个人要去硬抗所有的问题,绝对不能花男人的一分钱、誓死不当家庭主妇…….

这些只不过是打着“独立”的旗帜,将人困在牢笼里。

难道一个人独立,就必须自己一个人完美解决事业和家庭遇到的问题?

这不是变相的枷锁和规训吗?

“要想真正独立,就不要依赖任何人”,你被这句话骗了多久?

现在很多人都不敢依赖他人。

不仅是害怕自己受伤或者已经对依赖感到绝望,而且还把依赖他人视作一种羞耻,觉得是自己能力不强大的体现。

所以咬牙坚持一个人面对所有难题,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独立。

但是这种缺乏依赖,强撑的独立,不过是“假性独立”。

那我们为什么会陷入“假性独立”呢?

01

在《不好说特想听》的第四期节目中,一对母子之间的对话,让众多网友感同身受。

母亲是一个坚强、勇敢的女战士,即使是非法律科班,她也可以上场去帮亲戚打官司。

在她眼中,儿子和她是截然不同的。

她认为儿子需要变得独立和强大,才能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里,有立身之本。

所以她用各种方法逼着儿子独立。

“要想真正独立,就不要依赖任何人”,你被这句话骗了多久?

例如,儿子学习滑冰,前后摔了13次,周围的朋友都忍不住劝她去扶一把,但是她狠心拒绝,让他再摔再爬,直到学会。

当儿子18岁后,她就断了儿子的经济来源,让他一个人在英国刷盘子谋生存。

她希望儿子能够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即便恨她,她也认了。

这位母亲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儿子感受到的是没人会帮我。

“要想真正独立,就不要依赖任何人”,你被这句话骗了多久?

在儿子看来,爷爷奶奶去世后,自己的家就没了,没有人可以让他依赖。

母亲不会给他陪伴和关爱,只会不断地对他提出高要求。

他哽咽地说:

“所有人外面受委屈,爸妈都护着。
我虽然是北京人,却像个北漂一样,甚至北漂还可以回家,而我却连退路都没有。”

这种被父母刻意训练下的“假性独立”,绝不是真正的独立,而是爱而不得的绝望。

“要想真正独立,就不要依赖任何人”,你被这句话骗了多久?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假性独立”,来自于早期经历。

在综艺节目《我家小两口》中,戚蓝伊被嘉宾们调侃“太作”。

例如,有一天她学完古筝,发现外面在下暴雨,想让老公若风来接她。

但是当老公问要不要去接她时,她却说:

“看你自己。”

于是,还在睡梦中的老公选择不去接。

她只好蹲在门口,一边打车,一边抱怨老公。

回到家后,因为这件事,她选择和老公冷战。

可冷战没多久,她又想让老公理自己,但因为无法说出口,于是只好去捏了捏老公的脸。

结果被老公一句“别碰我”,吓得赶紧躲到一旁。

虽然戚蓝伊看上去“作”,但是实际上她是因为渴望关爱,却又不敢大胆依赖对方,才会显得“作”。

“要想真正独立,就不要依赖任何人”,你被这句话骗了多久?

而她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她从小就一个人被父母放在学校里。

没有人可以依靠,也很难感受到他人的照顾,于是习惯依靠自己。

求助和依赖他人,对她而言,是陌生的行为。

独自承担,无人依赖,才是生活常态。

现在很多人陷入“假性独立”的真正原因,也正是这2点。

02

那我们要如何摆脱“假性独立”?

直面依赖的需要

正面接受自己想依赖他人的本能,告诉自己这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更加真实地面对自己内心的需要,意识到自己拥有依赖欲望,去依赖他人,是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加完整真实的个体。

当我们有了正确的认知,我们才会愿意踏出依赖他人的第一步。

“要想真正独立,就不要依赖任何人”,你被这句话骗了多久?

去感受和他人的亲密

认识到自己身边的伴侣或者好友是值得依赖的。

其实,当我们不愿依赖他人帮助时,我们可能并不是不相信他们,而是恐惧小时候那种不被回应、不被帮助的痛苦。

所以,我们要认识到过去的痛苦已经过去,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当我们选择要逃避时,不妨深呼吸几口气,打断脑海中自动回忆起的痛苦,然后回到当下,想想现在和他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然后看眼前的人是怎么回答我们的。

我们或许就会发现他/她是愿意让我们依赖,也可以让我们依赖的。

这样一来,“没人可以依赖”的想法也就会不攻自破。

认识自我价值

有些人会认为依赖他人,是自己个人价值丧失的表现。

因此,不妨找出自己的优点,然后写下来。

例如:

“我有哪些优点?”

“我擅长做什么?”

“我有哪些不错的能力?”

“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我还不错?”

当你写下来后,你就会发现,自己依赖他人,并不会导致自身价值丧失。

相信看到这里,有些人可能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去摆脱“假性独立”。

因为不去依赖他人,可以让自己感到安全,不会受到伤害。

但是这样,其实会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丧失掉很多做人的体验和乐趣。

即便,我们可能会在尝试摆脱“假性独立”中受到伤害,但是只要成功一次,或许我们就能被治愈。

治愈后,我们才能感受到真正的独立,是无比舒展、踏实、自在和有爱的。

这样看的话,是不是非常值得的呢?

人这一辈子很短,不妨大胆一些!

-END-

有烦恼,想倾诉。

信说_写信倾诉烦恼,寻求专业解答 - 希律心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