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殡仪馆的灵车司机:生命最后一程,我见证了逝者用死亡写下的故事

作者:庖丁读史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生离死别”。“生离”还有再见面的一天,“死别”是彻底地与自己的过往、自己的亲人说再见了,几年之后自己生活的足迹也会从世界上消失,慢慢的自己的一切归于尘土,而这些都不在那些“远去”的人的思考当中。

对于“死亡”我们是有着畏惧心理存在的,在我们活着的眼中那是未知的区域,并且对于未知我们只能猜测,因为一旦亲身验证就无法再说出口。与“死亡”相关的职业、话题我们在讨论时也会慎之又慎,怕一不小心触犯了别人的神经。

殡仪馆的灵车司机:生命最后一程,我见证了逝者用死亡写下的故事

鲜少了解的职业——灵车司机

世界上的行业千千万万,有句谚语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你在一个行业用心干,也能有突出的成就,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如今说哪个行业好,哪个行业稍微差一点,是我们人为地为这些行业添加上了标签。

我们人都有一定的劣根性,因此有些工作我们还没有了解时,就将它排除在自己想选择的职业之外,灵车司机这个职业就是如此,我们对这个职业的了解甚少,在生活基本不会提起,我们一直用传统观念看待这个职业,其实这个职业同其他职业是一样的,都是正当、合法且为社会做奉献的职业。

中国是讲究“忌讳”这件事的,有些话、有些事是要看场合的,在年老一代的人眼中,“忌讳”更为重要,因为在年老一代的心中还是相信一些带有迷信色彩的东西。

殡仪馆的灵车司机:生命最后一程,我见证了逝者用死亡写下的故事

说起灵车司机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一辆小型客车后面装着逝者的安息之所——棺材,车上还放着哀悼的音乐。其实不然,灵车司机担任的不仅仅是司机的工作。

我们常说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没有重头再来的机会,当自己第一次碰到亲属离世时,第一次经历亲属死亡的痛苦的时候一定是无助的,不知所措的。灵车司机因为职业性质的原因,对于丧葬的流程很熟悉,很大程度上能协助逝者家属。

我们对灵车司机的偏见要改变,与普通的司机不同,灵车司机不仅仅是开车技术好,更重要的是心理承受能力高。每一位灵车司机在刚入行的时候都会有一定的不适感,真正能在这个行业从事很久的人才是真正的强大。

殡仪馆的灵车司机:生命最后一程,我见证了逝者用死亡写下的故事

除了强大的心理抗压能力外,灵车司机也必须有细腻的心思,因为他们每天工作的内容就是遇见心灵处于极度脆弱时候的人们。我们普通人平时常说的“再见”、“你好”等礼貌性的用语是灵车司机的禁忌,有经验的灵车司机在培训新人的时候都会提醒新人注意。有时候我们认为的好意恰恰是别人眼中的恶意。

灵车司机对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自己的认识,他们对待自己的职业总有一种敬畏之心,他们送死者最后一程,他们为死者打造最后的居所、他们为死者整理最后的遗容,他们看护死者的长眠之所。灵车司机不应该在如今社会上受到我们的轻视。

殡仪馆的灵车司机:生命最后一程,我见证了逝者用死亡写下的故事

灵车司机的辛苦是我们想象不到的,灵车司机也是全年无休的代表,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接到一通电话,有时候在半夜接到电话也要准时出车,具从事这个行业三十多年的司机所说,灵车司机的电话是不允许关机的,要做到随叫随到,并且要早到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防止遇到措手不及的事情。

灵车司机的信念是:宁可早到等,不能晚到影响家属的情绪。有些灵车司机会开玩笑地说:虽然我们这个行业不是什么“体面”的工作,但我们工作的内容是给人体面。这种玩笑话其实饱含着心酸,也反映了当今社会还存在着严重的偏见。

殡仪馆的灵车司机:生命最后一程,我见证了逝者用死亡写下的故事

回击偏见的最好方式是用事实来进行击打,在灵车司机的职业生涯中他们会看到许多人生的悲欢。

见证者

第一次了解的是一位从事灵车司机这个职业多年的老前辈,我们暂时称呼他为老黄,作为在这个职业待的时间很久的老前辈,他没有因为别人的偏见或者言语上的轻视而埋怨过自己从事的行业,老黄讲每次有活的时候自己总是会提前半小时做好准备,前往亡者家人处,一是怕临时出现问题,会晚点;二是他从事这么多年了,在送葬方面有很多的经验,可以给亡者的家人一些提点。

殡仪馆的灵车司机:生命最后一程,我见证了逝者用死亡写下的故事

老黄说从事灵车司机这个行业这么多年,有些事情渐渐地就看淡了,但每次开车去接死者最后一程的时候,心中还是不免感慨,有些是年少的青年、有些是事业发展良好的白领,有些白发人送黑发人。

每一次都会感叹生命的不易,但是作为一名优秀的灵车司机,是不允许落泪的,你的落泪会加深生者的悲痛,也是对死者的不尊重,因为你是死者最后一程的见证者,不论死者是因为什么原因死亡的,在人生的最后一次行程中都要给予他们最高的尊重。中国有一句古话说得好“死者为大”。

殡仪馆的灵车司机:生命最后一程,我见证了逝者用死亡写下的故事

老前辈说的话很有道理,灵车司机的责任就是将死者安全地送到生命最后的居所,我们不能评说他人的一生是否是有价值的,是否是留有遗憾的,灵车司机担任的不是人生的总结者,而是人生最后途中的见证者。

小伟在第一次出灵车的时候,就犯了灵车司机不能犯的错误——落泪。

那是小伟第一次和前辈出车,到了地方才知道死者还是一名初中生,学习成绩优异,就因为一次考试失利,没能经受住打击自杀了,小伟见到死者父亲的第一眼发现这位父亲的衣衫非常凌乱,下楼时还磕破了膝盖和手臂,嘴中在不停地说到:“再看一眼爸爸吧,再看一眼爸爸吧,我们不该对你说那么过分的话,再看一眼爸爸吧......”

再回去的路上小伟一直在回想刚才的事情,还是那么小的孩子,本来人生的旅程还长呢,结果就这样消失在了花一般的年纪,再想想泪眼蹒跚的老父亲,小伟忍不住的不停的落泪,与他同车的前辈说:“小伟,你太不专业了,我们灵车司机是不能在出车时落泪的”。

殡仪馆的灵车司机:生命最后一程,我见证了逝者用死亡写下的故事

小伟一度想开口说,前辈是不是太无情了,但前辈接下来的话让小伟醒悟了。“我们从事的殡葬业除了要让死者离去的体面,还要给生者宽慰。

记住,不论外面是怎样看待我们的职业的,你都是死者人生最后一程的见证者,千万不要落泪。一旦你的落泪让生者更加悲伤,那你一定不是一个合格的从业者。小伟,去用心去体会死者用生死写下的故事,并从中感悟如何更好的活着。”

小伟在听了前辈的话后,在以后出车的时候都没有落泪,但是还是忍不住地感慨。之后的小伟接到了一个运送脑死亡患者的活,去往医院的路上小伟没有多想,直到到了医院了解了原委,那位患者已经死亡了,医生在询问家属是否愿意捐献器官,因为刚好医院的病人有需要。

只有死者的姐姐在医院,父母还远在山区,姐姐给父母打了电话后,回来说到:“他能在别人身上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或许是一种缘份,但是,我们不希望别人知道他是不完整的,我们希望他能像正常人一样下葬。”

殡仪馆的灵车司机:生命最后一程,我见证了逝者用死亡写下的故事

面对家属的要求,医院同意了,小伟也重新思考了自己的人生和自己的职业,见多了生离死别,见多了泣不成声,有时候真的会想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是如此的渺小,每个人都是如此的不同,在这最后一程上彷佛见识到了多样的人生,多样的结局。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尽到自己应尽的职责。

一般来说,我们都是对某种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才会选择去从事,特别是那些不常被大众关注的职业,如果我们选择的时候肯定会慎之又慎,因为其中大多职业的信息是少之又少,如果事前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真正从事之后会有较长一段的适应期。不过对于某些适应能力强的人即使没有事先了解,也会很好地适应新职业。

意外成为最后一程的见证者

大刘原先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奶奶的突然病重加重了家庭的负担,大刘的工资负担不起医药费,为了让奶奶得到更好的医治,大刘决定找一份儿薪资较高的职业,灵车司机就这样走入了大刘的视野中。

殡仪馆的灵车司机:生命最后一程,我见证了逝者用死亡写下的故事

大刘对灵车司机这个这也了解的并不多,如果不是为了给奶奶治病,大刘是不会考虑这个职业的,毕竟在生活对于灵车司机大家都是有所忌讳的,能不说就不说,能不看就不看,大刘也考虑了到了这一点,因此一开始从事时只抱着存够医药费就辞职的想法,可以说大刘的目的不纯。但谁也没想大刘一干就干到了现在,存够了医药费,奶奶的病医治好了大刘还是在干着灵车司机。

最开始的时候,大刘对自己的工作还是有恐惧感的,在第一次见到死者的时候,大刘也被吓了一跳,周围的气氛更是渲染了大刘心中的凄凉。

可当大刘看到前辈们熟练地搬运死者的遗体,帮家属处理一些事务的时候,大刘才反应过来,灵车司机没有电视里表演的那样会遇到多么恐怖的事情,经验丰富的灵车司机反而会成为这些家属心中的“主心骨”,许多丧葬事宜灵车司机都懂。

殡仪馆的灵车司机:生命最后一程,我见证了逝者用死亡写下的故事

看着前辈们的身影,大刘第一次正眼看待了灵车司机这一行业,大刘认为灵车司机和其他职业一样都是正常、合规、合法、合理存在的,并且不是简单的会开车就可以,在工作中要保持高度集中的精神、要规范自己的职业精神。

大刘被打动了,大刘想真正地了解灵车司机这份职业,大刘想继续干下去。在知道大刘的想法后,大刘的亲人和朋友都劝说大刘再换一份工作,特别是大刘的奶奶。

奶奶认为都是因为自己的医药费,孙子才会去当灵车司机,才会被人指指点点,一直劝大刘再找一份其他的工作。朋友们也劝大刘有一份高学历做什么工作都可以,为什么偏偏是灵车司机呢?

大刘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灵车司机不应该因为传统的偏见而受到指指点点,灵车司机也是在从事着为人民做贡献的工作。如果人人都不想做灵车司机的话,那死者的最后一程怎么办?他们已经在世上辛苦一生了,不能让他们最后一程走得不安稳。

殡仪馆的灵车司机:生命最后一程,我见证了逝者用死亡写下的故事

大刘抱着坚定的信念在灵车司机这个职业上继续奋斗,最忙的时候大刘一天能接到二十多个电话,一年中大刘大约能送走一千多个死者。如今的大刘已经完全适应了灵车司机的生活,他想给予死者更多的尊重,让他们的一生安安稳稳地走完最后一程。

有时大刘也会想自己得到的电话能不能不响,这样就代表了世上的家庭是完整的。哪怕电话真的响起时,大刘也会整理好自己的思绪,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当中去,即使现在大刘的亲人还是不太理解大刘的选择,但我坚信大刘最终会用自己的努力告诉大家,灵车司机是一份正当的职业。

不论是老黄、小伟还是大刘,他们都是优秀的灵车司机,因为有像他们这样的人存在,那些已经逝去的人才能走完自己的最后一程,因为像他们这样的人存在,才会有人关注到灵车司机这个职业,才会让更多的人消除以往对灵车司机的偏见。

殡仪馆的灵车司机:生命最后一程,我见证了逝者用死亡写下的故事

对于灵车司机我报以崇高的尊重,他们的默默无闻让世界变得更加的美好,希望灵车司机这个职业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与正视,世界上的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灵车司机应该收到我们社会的尊重,只有减少偏见我们的社会才能有长足的进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