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叶茂中的陨落,标志着一个传统广告时代的结束

作者:老曹有点意思

1、没有想到朋友圈里被叶茂中的名字刷屏了

脑海里叶茂中的年龄还是很年轻的。叶茂中开的培训班蛮贵的,据说传统高峰期的时候是18万一个人。他的策划费最高的时候起步就是500万。这人以这厮当口头语,所以他让本土的广告风气总有一种江湖的味道。

2、叶茂中,是谁?

叶茂中是中国广告行业的启蒙人,更准确的说法是本土广告策划人的启蒙人。让中国营销行业知道了有广告人,广告策划人。20多年前在中国广告行业有一个细分的书店,一个阶段曾经很火爆,叫广告人书店。那时候,叶茂中的书是难得一见的本土书籍。

老曹在书店第一本能买的起的广告专业书籍怕就是叶茂中的《广告人手记》了。老曹很有幸和叶茂中有过几次擦肩而过的缘分。一次是因为叶茂中在书籍当中写了自己的电话号码,所以给叶茂中打了电话,在2000年的夏天的时候想去他的广告公司实习,他竟然同意了,在亚运村一个田径赛的地方,问门口站岗大爷叶茂中公司在哪,大爷回答:叶茂中是谁?

中国这么著名的广告策划人叶茂中,大爷都不知道?嗯,大爷真不知道。

3、靠书籍、讲课、案例传播自身的广告策划大咖

我一直觉得叶茂中属于中国第一批知识付费的人。现在鼓吹的怎么牛怎么厉害的知识付费的一批人,都不如叶茂中来的牛。他知道当时最大的流量在于书籍,所以,利用自己的搬运能力和参与过春兰空调广告拍摄的经验,攒成了一本广告书籍。其实里面的广告理论都是西方的一些专业观点的本土化说辞,这是叶茂中聪明的地方。利用书籍来创知名度,通过个地方演讲来转换变现和寻找精准客户,这招来的非常聪明:赚钱一定是第一位的,因为每个就收几百到几千,在当年这是非常昂贵的,所以谁组织叶茂中讲课谁赚钱,叶茂中一堂课两个小时也能赚个一万多(当年工资可是在北京普通员工也就年薪2万左右啊)。这当然不是第一目的,加粉是第一目标,要知道听讲课的里面藏龙卧虎的人可是真多,所以叶茂中是属于赚钱在拓客。当然最聪明的还是属于后来,叶茂中基本上在营销类的杂志上发表各种自己的文章,打硬广,硬广很有风格,是自己拍摄的广告宣传片的硬性合集。每个广告片只选一个图片,简单粗暴反复。并且这个风格一直再不停的坚持。

后来还形成一个新的奇怪方式,叶茂中给谁做策划还形成了一种背书关系,有的品牌靠有叶茂中做策划竟然可以直接招商成功了。

4、叶茂中真正崛起是与央视一起黄金发展的时代

如同现在网红都在争抢做一哥一样,其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一哥。叶茂中能有今天的成就,还是和当时的顶尖传媒平台央视有很大关系。叶茂中通过品牌推广把自己塑造成为在央视及后期的卫视投放方面的专家,因为叶茂中后来的品牌呈现基本上是以电视+央视+卫视联盟投放为主了。你看叶茂中策划的书籍当中,以这种表达形式为主了。后来网络时代到来,他在网络上能炸响的独立案例几乎是没有。

大成就期间,成为大师,当然不是单纯的写书能完成的。大的案例还是和预算,大手笔,大平台有很多关联。至于争议较多的广告作品,当时崔主持人曾经说:央视的一只狗也会成为知名的狗,其实是一个道理,叶茂中强调一定要强调品牌,多次强调品牌,理论上是相同的。

5、新媒体时代,叶茂中的声音只能留在传统营销人心中了。

近10年,你几乎是看不到叶茂中在网络媒体时代有什么叫的响的品牌案例了。很简单,叶茂中在那个相对广告行业知识匮乏的时候,淘到了第一桶金,可以有资格战队到最大的电视媒体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叶茂中可以说在品牌建设方面呼风唤雨。但是新媒体时代之后,尤其是短视频行业崛起,叶茂中的方式不灵通了,其理论还有一定价值的地方,只是再也无法创造出轰动级的案例了。

我们看到的品牌现在创作真可谓百花齐放,大品牌绽放不会单独依靠某一个电视平台了。直播,电商,私域流量,线下,线上全方位并行发展。这个时代,新的叶茂中不会因某一个个体而过份闪亮而形成宗师级的人物了,但新的代替人在某一个领域里一直没有间断过。

叶茂中的陨落,标志着一个传统广告时代的结束
叶茂中的陨落,标志着一个传统广告时代的结束
叶茂中的陨落,标志着一个传统广告时代的结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