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清朝最受宠爱的汉臣张廷玉,最后被乾隆皇帝抄了家?

作者:yinyin1983

晚年的张廷玉居然向乾隆皇帝要求:你给我写个“保证书”,保证我能配享太庙。张廷玉这个先拼爹,后努力、再成功的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太爱他的这个配享太庙的资格了,可能也是为了给汉族官僚争一口气。凭什么干的活都差不多,却偏偏只有满洲人死了后才能陪着爱新觉罗家的祖宗们睡觉。以至于看透了世间繁华、官场沉浮,受宠近50年、满朝门生故吏的三朝老臣,没有过了这个坎儿。

抱着一个拉硬的心,干了一件拉硬的事,老糊涂不老糊涂的有或没有不知道,只是他面对的乾隆皇帝一直有着这样一颗心。在乾隆眼里,不管是满人、蒙人,还是汉人,都是他的“奴才”。据说他曾要求过:不要总是满人自称“奴才”,汉人也得这么自称。虽然在一片汉臣的坚持下愤然作罢,但这种情怀是根深蒂固的。

为什么清朝最受宠爱的汉臣张廷玉,最后被乾隆皇帝抄了家?

有清一代能够配享太庙的一共26个人,23个是满洲族人,2个是蒙古族人,1个汉族人,除了爱新觉罗家里的和张廷玉,其余全部凭着的是战功,“铁帽子王”也有没进去的。还有一点,张廷玉得到配享太庙的资格时,喀尔喀蒙古的超勇襄亲王策凌还活着呢,他是乾隆十五年(1750年)病逝后配享的太庙。另外一位科尔沁蒙古的晚清名将博多勒噶台忠亲王僧格林沁还没诞生呢。

所以可以想想,张廷玉这位清朝最受宠的汉族大臣,也是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人,在那时该有多着急了吧。

可是对于他要求乾隆皇帝写“保证书”这个事,在皇帝来看是绝对不能够允许的,何况是年轻气盛的乾隆皇帝。荣誉这个东西,皇上高兴可以随便给你,但是你不能要。这是威胁,更是大忌。也正是因为张廷玉向乾隆皇帝要了这个“保证书”,导致了乾隆皇帝在他活着的时候取消了他配享太庙的资格。张廷玉死后,乾隆皇帝为了彰显大清王朝的以孝治天下,恢复了他配享太庙的资格,毕竟张廷玉的配享太庙是雍正皇帝给的,可张廷玉已经死了,这种马后炮的恩典他不知道。

为什么清朝最受宠爱的汉臣张廷玉,最后被乾隆皇帝抄了家?

张廷玉有一个拼爹的开始。古代王朝不拼爹的很少,除了开国的,有一个好爹确实很重要。张廷玉他爹张英,官拜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还曾是太子胤礽和四阿哥胤禛的老师。张廷玉在《澄怀主人自订年谱》中记述了他的拼爹:一是他学问优长,“气度端凝、应对明晰”,有才干。二是他为胤禛恩师张英之子。虽然这个先后顺序有问题,但也说明了张廷玉的另一个特点,才华,才华之外肯定得努力。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张廷玉考中进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在翰林院,张廷玉走了个捷径,学习满文,而且学得很彻底,可谓:刻苦勤奋,废寝忘食。排除他爹对他的影响,他之所以能够很快地被任命为南书房行走和他学习满文是密不可分的,这是积极靠拢满洲权贵的有效途径。所以张廷玉33岁时,便不光可以在南书房溜达,还可以佩戴数珠和身着四品官服。另外,康熙皇帝外出时,还经常把张廷玉带在身边,这样,张廷玉到了45岁时,已然成为了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为什么清朝最受宠爱的汉臣张廷玉,最后被乾隆皇帝抄了家?

张廷玉的崭露头角是在康熙朝后期,张廷玉的深受重用则是在雍正朝伊始。康熙皇帝驾崩,雍正皇帝登基。那时,雍正皇帝必须为康熙皇帝守灵,他不是跪着就是坐着。但凡遇到什么事情,雍正皇帝只能口述。这时,张廷玉的绝活便施展了出来,不管雍正皇帝说什么,他都能够在雍正皇帝说完之后,把稿子漂漂亮亮地呈现在雍正眼前。

这个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他得具备几个条件,第一,文字功底,第二,才思敏捷,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那得惺惺相惜。正是雍正皇帝和张廷玉的这种惺惺相惜,使得张廷玉在雍正一朝飞黄腾达、位极人臣。

雍正皇帝和张廷玉惺惺相惜之下,张廷玉的政绩就会无限地被雍正皇帝夸大。对于张廷玉的主要贡献,奏章制度和军机制度(是清朝官僚政治上的重大变化,对清朝中后期的政治产生了十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雍正皇帝的赞美那是从无吝啬,甚至肉麻。肉麻是雍正皇帝的一大特点,他能麻到人的骨髓里。比如他称年羹尧为“恩人”。对于张廷玉呢?雍正皇帝说:汝之功勋在疆场汗马之上。还有张廷玉患病时,雍正皇帝和身边的人说:我这几天胳膊好疼啊!你们知道为甚吗?为甚?张廷玉患病了,他是朕的肱股之臣,他患了病,朕的胳膊怎能不疼呢!

为什么清朝最受宠爱的汉臣张廷玉,最后被乾隆皇帝抄了家?

张廷玉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非常的勤奋,但凡有重大事情的时候,他往往能够几个月不回家,一直在军机处里。雍正皇帝对张廷玉的奏折批复过这样一段话:朕即位十一年来,在廷近内大臣,一日不曾相离者,惟卿一人,义固君臣,情同契友!

雍正王朝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非常的重用汉人。给他打仗的那些将领,比较出名的年羹尧、岳钟琪是汉人。给他治理国家的张廷玉,田文镜,李卫也是汉人。这和雍正皇帝要调节满汉矛盾多多少少有点关系,但雍正皇帝不信任满人这才是最根本的,毕竟他不是人家推举上来的。从雍正皇帝登基开始,就不停地对他的那些亲兄弟们下狠手来看,他是多么的不信任满人。对于他非常信任的唯一一个兄弟怡亲王胤祥,除了胤祥真的非常地能干之外,做做样子的行为总是有的:不要说朕对兄弟们不好,咱对胤祥多好呀。

总之,张廷玉在雍正一朝那是能够翻云覆雨的人物。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病危,临终前命张廷玉与庄亲王允禄、大学士鄂尔泰等同为顾命大臣,并遗诏他日以张廷玉、鄂尔泰配享太庙。

为什么清朝最受宠爱的汉臣张廷玉,最后被乾隆皇帝抄了家?

张廷玉自己有一套处事哲学:百战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当,不如一默。他是《亲征平定朔北方略》的纂修官,《省方盛典》、《圣祖实录》的副总裁官,《明史》、《四朝国史》、《大清会典》、《世宗实录》、《玉牒》的总裁官。看了这么多书,又编了这么多书,他对于世间繁华、官场沉浮,那是看得透透的,可最后还是栽到了死后名分的上面,即无尚荣耀的配享太庙。

乾隆皇帝登基后,清王朝有两大政治势力,一个是鄂尔泰为首的满族利益集团,一个是张廷玉为首的汉人利益集团,这两个集团互相倾轧,互不退让,时不时地给对方下个绊子,以至于鄂尔泰和张廷玉没有心思的时候,底下人也会时常的能够惹出些事儿来。比如一向谨言慎行的张廷玉,见着鄂尔泰也会忍不住地损两句,只是损归损,势同水火没达到。

鄂尔泰这个人命挺好,没等乾隆皇帝想要他命的时候就死了,所以他早于张廷玉进了太庙。而张廷玉却因为活得长,反而命不好。死之前就让乾隆皇帝给他收拾了,先是削去了他伯爵的爵位(清朝本无文臣封公侯伯之例),后又取消了他配享太庙的资格。

为什么清朝最受宠爱的汉臣张廷玉,最后被乾隆皇帝抄了家?

乾隆皇帝和他爹雍正不一样,雍正是重汉抑满,乾隆是重满抑汉,这也不是乾隆的初衷,他只是在调节天平,一面重了,另一面就得加磅。也可以说,鄂尔泰死了,张廷玉好日子也不长了。

最开始向张廷玉开炮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刘墉他爹刘统勋。

乾隆六年(1741年),左都御史、清朝四大书法家刘统勋向皇帝上奏,弹劾大学士张廷玉,称:“大学士张廷玉历经三朝重用,权势过重,现在缙绅望族里,张、姚两姓占据一半,他们互相通婚,为官举荐时互相包庇,请三年内停止所有张氏子弟的升迁。

虽然乾隆皇帝在刘统勋的弹劾下没有收拾张廷玉,但乾隆把刘统勋的奏折发下去让臣子们阅览。这和崇祯皇帝收拾魏忠贤是一个道理,释放信号,你们继续。张廷玉是《明史》的总编辑,他不可能不明白这一点,所以张廷玉向乾隆皇帝请辞告老还乡。

为什么清朝最受宠爱的汉臣张廷玉,最后被乾隆皇帝抄了家?

第一次请求,乾隆假模假样的不准,第二次请求,乾隆批准。只是在这第二次请求中,张廷玉向乾隆要了那个催命的“保证书”。张廷玉上奏:“以前世宗宪皇帝破格给予臣厚恩,遗命臣配享太庙,去年跟从陛下祭祀时又有挽留臣告老回乡的谕旨,臣恐怕死后不能有这样高的待遇,而且外面也有类似的议论。”他免冠叩首,请求乾隆出一个凭证。乾隆虽然非常不爽,但是还是忍下了,给他写了一首诗,意思是你放心吧!给你!

可是接下来,张廷玉办了一件怎么看都是老糊涂的事儿,也是学他爹,因为他爹当年就是趁着告老还乡的时候,把张廷玉借机推了上去。对于乾隆皇帝给予的“保证书”,张廷玉没有自己去谢恩,而是派了他的儿子张若澄,这回乾隆皇帝可真有点忍不住了,下令:让这老小子亲自来!接下来令乾隆怒火迸发的事马上来了。当时,军机处的谕旨还未下发,张廷玉便屁颠屁颠地来谢恩了。这回乾隆怒火迸发,查!谁泄露的消息!一查,汪由敦干的。于是开会,结果,严惩汪由敦并削去了张廷玉的伯爵爵位,但仍保留其配享太庙的资格。

为什么清朝最受宠爱的汉臣张廷玉,最后被乾隆皇帝抄了家?

乾隆十五年(1750年),皇长子永璜去世不久,张廷玉添乱再次请求归乡,乾隆丧子之痛拿他出气。给了他近乎骂娘的评价:张廷玉之罪,不在于不亲自谢恩,而在于请朕承诺,之所以让朕承诺,乃是不信朕。朕待群臣,事事推心置腹,而伊转不能信,忍为要挟之求,观其如此居心,其有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耶。于是乾隆取消了张廷玉的配享太庙,但没有治罪,命赶快走人。

回到家的张廷玉,并没有无官一身轻。后因为他的女婿卷入了吕留良案,又在四川学政任上有枉法行为。因为这件事,张廷玉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差点被抄了家,虽从轻改为了罚金,但责令尽缴为官50年来所得的所有御赐物件。

为什么清朝最受宠爱的汉臣张廷玉,最后被乾隆皇帝抄了家?

可是底下人在办事的时候,和抄家也没什么两样。当然,乾隆皇帝对于这种给他出气的行为,不会替张家再做什么主了,抄了也就抄了。

乾隆二十年(1755年)三月二十日,张廷玉病逝,享年八十四岁。乾隆最终仍遵雍正遗诏,命配享太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