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未来是换电还是充电?日入57亿央企巨头做出重大变化,指明方向

未来是换电还是充电?日入57亿央企巨头做出重大变化,指明方向

文 | 华商韬略 吴苏

到了冬季,新能源车主的“里程焦虑”越发强烈,不说春节前后要开远程,就是平时的充电需求也相当紧张。

严峻到什么程度?媒体称,有些新能源车主为了给电池充上电,“凌晨四点就起床抢充电桩”。

未来是换电还是充电?日入57亿央企巨头做出重大变化,指明方向

新能源车主的充电需求,不仅推动充电业务蓬勃发展,也使换电业务获得强劲动能,“前途”大好。

据中金公司在相关研报中测算,到2025年换电站保有量约在1.25万至5.19万座,远期来看,需要乘用车换电站55万座,重卡类换电站6万座,对应换电站设备及电网侧设备合计1.8万亿元。

强劲的需求、万亿级市场,连中石化都“眼红”,杀入换电赛道,要“自己革自己的命”。去年4月,中石化与新能源车企蔚来合作建设的中石化朝英换电站正式投运,这是其建设的首座换电站。

未来是换电还是充电?日入57亿央企巨头做出重大变化,指明方向

据媒体报道,蔚来相关负责人介绍称,朝英换电站采用蔚来研发的二代换电站技术,13块电池储量可单日为312辆车提供换电服务,单次换电时间为4分30秒。

对于换电时长及费用等问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庆刚分析认为,相对于充电桩动辄数小时的充电时间,换电最多需要15分钟。换电的费用与充电相比略高,但与燃油相比优势明显,约便宜55%。长远来看,换电模式省去了车主更换电池的费用,这一费用高达几万元。

或许,正是看到了其中的需求和市场,在换电站投运现场,中石化董事长张玉卓透露,中石化计划到2025年建设充换电站达5000座。

未来是换电还是充电?日入57亿央企巨头做出重大变化,指明方向

此举之所以被业界解读为中石化“自我革命”,是因为在石化赛道,中石化是个疯狂“印钞机”,赚钱完全不用愁。

从数据看,中石化“印钞”能力更是一目了然。

2020年,受疫情冲击、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油价下跌等因素影响,全球油气巨头大多承压,埃克森美孚全年净亏损224亿美元,壳牌归属于公司股东净亏损216.8亿美元,BP亏损56.9亿美元。

一片惨淡之中,中石化却在2020年实现营业额及其他经营收入2.1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日营收57个亿,不仅让埃克森美孚等西方巨头相形见绌,也远超中国石油、工商银行等中国巨头,毫无悬念地成为“营收王”。

既然石化赛道这么赚钱,中石化为何要闯入换电赛道?

简单来说,是想跟上新能源汽车的“风口”。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增长均为1.6倍,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加速提升至13.4%。

不难看出,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国家政策推动,转变为市场拉动。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发展已成自发性的市场趋势,站在长远角度来看,将动摇中石化主要依赖石化赛道建立的“护城河”。

未来是换电还是充电?日入57亿央企巨头做出重大变化,指明方向

正因如此,中石化加快从传统油品销售向“油气氢电非”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换电站和大功率直流快充等新业务成为其“火力”聚焦点。

随着去年换电站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写入《工作报告》,各路人马也都加大投资,蔚来、北汽、吉利、上汽等众多车企都在换电研发和站点建设这条路线上竞逐,跨界切入智能电动汽车赛道的华为也注资30亿成立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同时涉猎充换电业务。

最新消息是,催生香港首富的宁德时代也在1月18日举行线上发布会,推出换电服务品牌EVOGO及组合换电整体解决方案。

宁德时代介绍称,其打造的共享量产电池“巧克力换电块”,据称可以适配全球80%已经上市以及未来三年将要上市的纯电平台开发的车型;每一个标准站仅需三个停车位,单个电块换电约1分钟,站内可存储48个换电块。

未来是换电还是充电?日入57亿央企巨头做出重大变化,指明方向

宁德时代杀进换电赛道广受关注,是因为它已经成为电池领域市占率超过50%的供应商,其向下游换电拓展,分析人士觉得或有“一统江湖”的可能。

换电赛道的“战火”已经引燃,值得注意的是,换电站自带基建属性,高成本、低收入、回报周期长,曾拖垮以色列换电公司Better Place,也必将考验进入赛道的中国公司。

但话说回来,充电、换电都在国家推动下向前发展,将大大缓解新能源车主的“里程焦虑”。换言之,真正获得实惠、乃至笑到最后的,可能是车主,不是吗?

参考资料:

1.《凌晨4点抢充电桩,这些新能源车主太难了!》,央视财经

2.《新能源车企与石油公司开始接力跑 换电站会是解决新能源车充电焦虑的良方吗》,中国青年报

3.《中石化入局换电站,未来五年要建充换电站5000座》,界面新闻

4.《宁德时代切入换电赛道,能否一统江湖》,财经杂志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