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书评#一册语言绘画比故事更具魅力的图画书丨《宋定伯卖鬼》

作者:一缕阳光6758
#书评#一册语言绘画比故事更具魅力的图画书丨《宋定伯卖鬼》

中国的绘本故事起步较晚,即使到现在“舶来品”也比较多,中国的原创绘本故事就更少了。其实,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故事中挖掘中国原创绘本故事素材,应该是中国原创绘本可行的一条阳光大道。当我读到由李一慢老师撰文,郑凯军、钱继伟二位老师绘图的中国原创绘本《宋定伯卖鬼》一书时,扑面而来的便是一股令人“倍感亲切”的“中国风”。

《宋定伯卖鬼》这册绘本的故事取材于东晋史学家干宝所著的《搜神记》,这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故事情节相信中国人都很熟悉,国人在上学的时候应该都学过文言文《宋定伯捉鬼》,讲的主要就是主人公“宋定伯”和一只“鬼”斗智斗勇,并最终用人的智慧和勇气征服了“鬼”的故事。

我对这则故事印象很深刻。其实在很小的时候,我的胆子蛮大的。幼年的时候,也没有电视、电脑、手机等,晚上吃了饭,放下碗就去找小伙伴玩了,经常玩到昏天黑地的时候才回家。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大黑天的走街串巷回家也不害怕。然而,渐渐长大以后,也许是看了《聊斋》等鬼片,胆子反而小了,走夜路的时候经常会感觉后面有什么东西跟着,或者担心有什么可怕的东西会突然出现在面前,这个“可怕的东西”最主要的就是“鬼”。后来,就学了《宋定伯捉鬼》这则文言文,胆子就大了许多,认为如果真有一只鬼出现,我也可以像宋定伯一样制服它。再长大一些后,怕的就不是“鬼”了,因为自己从内心确定,世上根本没有什么妖魔鬼怪。然而,还是会担心,因为世上最可怕的是像“鬼”一样的人。成年之后,也慢慢体会到像“鬼”一样的人也不可怕,遇到那样的人,同样可以像“宋定伯”一样制服他。只要自己拥有智慧与勇气,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现在通过《宋定伯卖鬼》这册绘本重温这个故事,却发现在拥有一些阅历和经历之后,故事仍然非常耐人寻味。不变的是“宋定伯”,而“鬼”却可以代表一切可恶的势力,他们可恶而不可怕,只要拥有智慧和勇气。

故事原来都叫做“宋定伯捉鬼”,而这册故事却命名为“宋定伯卖鬼”,“捉”变为“卖”,作者有何用意呢?在我看来,对于故事情节的本身来说,“卖”比“捉”更加贴切。一是“卖”是故事的最终结局,比“捉”更扣文;二是“卖”比“捉”更加能体现出“宋定伯”的智慧,他不但征服了恶势力,而且还将垃圾一般的恶势力变得有了价值,更符合当代人的观念价值。当然,以“中国原创绘本”这种新方式来讲老故事,“卖”比“捉”从题目而言,更有新意。

“新”在何处呢?

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一册讲老故事的“新绘本”就没有什么可读的!我在读这册《宋定伯卖鬼》绘本的时候,就感受到了独特的语言和绘画风格。尤其是这册绘本的语言,我认为比故事本身更具备魅力和表现力。

我很欣赏这册绘本的语言风格,它非常适合读出声来,李一慢老师撰文的这册绘本故事的语言除了具备所有绘本语言的精炼、生动的特点之外,最大的特色就是非常具有节奏感。我在读的时候,竟然读着读着按照“天津快板”的方式读了起来。这种独居“天津快板”节奏风格的语言模式,在我读到的中外绘本中,《宋定伯卖鬼》是首屈一指。

例如开篇第一句:“据传说,晋朝有个小伙儿叫宋定伯,胆子大,心眼儿活”,我就想想着自己手里拿着一个快板,一遍打,一遍说:“///////,/,/”——这句话,我是按照这样的节奏,划横线的打一下竹板的方式读下来。文中接下来一直到故事结束的语言,也都可以打着“天津快板”的形式读下来。我很难用文字将打着“天津快板”的方式读下来的乐趣表述出来,但是任何对“天津快板”的有印象的人,只要你按照那样的节奏读这册绘本,就会发现,这样的方式比只用眼睛看故事的乐趣更胜几倍。绘本故事的主要阅读对象还是儿童,我似乎已经想象到,自己拿着一个快板,在课堂上跟孩子们像“快板说书”一样给孩子们讲这个故事;也似乎想象到,孩子们分着角色,拿着快板在表演这个故事……真是其乐无穷。

故事的语言很生动,让人读了感觉犹如身临其境。例如对那只“鬼”的样子的描述:“这家伙面孔青的青,白的白,没有一丁点儿血色,两只眼‘突突’得好相貌绿火,又张嘴来又吐舌,两只獠牙像尖刀,一边一个刺啦着”。读下来,就好真的看见了那只可怕的“鬼”,如果按照“天津快板”的节奏说下来,再加上绘本中的图画,那可真是“活见鬼”啦!当然,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一册“恐怖绘本”,因为,你只有在前文中体会到了“鬼”有多么的“可怕”,读到最后,你才能越深刻的感受到拥有智慧和勇气的“宋定伯”是多么的了不起!不过,我们在给孩子读的时候,可千万不要吓着小孩子哦。

这册绘本的画风是典型的中国画,我对绘画知识知之甚少,但是我还是能感受到浓烈的“中国古风”。我在网上查了一下,称之为“彩绘本”,属于水彩画吗?整册的绘画的色调用的是给人以怪异感觉的暗紫、紫红、灰黑以及靛青色(我的表达不一定准确),到了故事结尾宋定伯征服了鬼之后,用了鲜亮的明黄色调,将古典绘画的写意与现代漫画的夸张幽默融为一体。这样的色彩配图,让故事更入眼、入心。

给我印象颇深的场景,一是第一张宋定伯在墓地休息,天上漂着一个张牙舞爪、面目可憎的“鬼”,闭上眼想想都感觉令人不寒而栗。再一个是宋定伯用绳子套鬼的场面,画面整体呈“爆炸装”,给人以淋漓尽致的痛快感——这只可恶的鬼终于被收拾了!然后就是宋定伯在集市上卖鬼变成的羊的场景以及宋定伯跟叔叔“乐呵呵”见面的场景,在经历了之前一系列的“惊险”与“智斗”的画面后,能有看到最后的画面,令人不由自主的感到愉快和欣慰。

整册绘画中,房角的黑猫、纠缠的藤条、错落的石壁、睁只眼闭只眼的猫头鹰、满地白毛红眼的老鼠、漫天飞舞的蝙蝠……强烈的渲染着这个令人惊悚的“斗鬼”夜晚。

这册绘本的绘画中还体现了一大中国特色——中国汉字文化。在最后宋定伯卖鬼的集市上,那些商铺招牌上的文字几乎包含了中国汉字自古至今的各种字体;在最后一张画上,宋定伯叔叔家大门的对联用的竟然是象形文字,我好好认也没认出几个字,汗颜不易,看来要好好读读那本《汉字王国》的书了。要是我给孩子们讲这个故事,孩子们要是问我这是什么字,说不出来,那可糗大了!这册绘本绘画中的“汉字文化”应该算是编者除了绘本本身之外,给读者的一大福利吧,让人读完绘本,也还记得自己还有没解决的事儿。

《宋定伯卖鬼》这册绘本的故事情节充满正能量,语言、绘画彰显着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无穷魅力。中国人读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中国优秀原创绘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愉悦的阅读体验,更有民族的自豪感和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