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46年,东魏权臣高欢率领10万大军进攻西魏的军事重镇玉璧(今山西南部稷山县西南),结果大败,损兵七万。败退晋阳途中,军队里谣传高欢中箭身亡。高欢勉强支起病体宴会众将,一面命令大将耶律金演唱《敕勒歌》,一面使军心大振。这是《敕勒歌》在史书中的第一次出现。

刺勒川,阴山下。天丝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回到晋阳,没几个月,高欢就一病而死。东魏的一个烂摊子就落在了27岁的长子高澄身上。
高澄少年成名,基本就是一个神童,十岁就能独自招降东魏名将高敖曹,十一岁成为高欢特使觐见皇帝,十二岁娶了东魏皇帝元善见的妹妹,十五岁就入朝辅政,拜大将军,封渤海王。高欢都不禁感叹:我何德何能,生了这么个聪明的儿子呢?
21岁那年,高澄主持对东魏摇摇欲坠的经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是铸造永安五铢钱,造福天下。由于常年战乱,导致老百姓们手里的货币严重贬值。再加上民间私自铸造的假钱,质地差,购买力也随之下降。再这么搞下去,东魏的经济非得崩溃不可。为此高澄在查阅了大量资料以后,发现历史上使用最稳定最频繁的,是汉武帝时期的五铢钱。他决定进行货币改革,重新铸造五铢钱,也就是永安五铢。永安五铢的重量和价值相等,因此货币保值率相当高。这种货币在东魏发行以后,立刻引起了百姓们的赞许,都在夸:老高家的大公子有良心啊!
甚至连隋朝的开皇五铢,其实也是参考了高澄的永安五铢而铸造发行的。此外,高澄还特地在天下所有郡县的市场门口,设置两个官方秤,所有钱币都可以在这上面核准重量,以此分辨真伪,因此这玩意儿又被称之为悬秤五铢。
二是打土豪,扩充军备。六镇起义后,北魏老百姓流离失所,逐渐成了地方土豪们的奴隶。这些奴隶数量不清,因此朝廷没法子就这些人征税。而且伴随着流民越来越多,地方土豪们的势力也就越来越大了,打群架的底气都硬得多。这么一来东魏内部,不仅少了大量交税的百姓,反而增加了不少地方武装力量,直接导致政局不稳,收入锐减。
为此高澄多次派遣人员前往河北土豪比较集中的地区,严密调查流民走向,三招就搞定了。首先,如果发现这些地区还有大量流民,那么就征召这些人到军队去当兵,朝廷用粮食养着他们,不让他们投入土豪们的怀抱。又或者给他们安排土地,让他们耕种交税。其次,如果发现有逃跑的流民或者藏匿流民的土豪,那流民和土豪,就得一起被拉出去治罪。尤其是土豪家,会被抄家充公。最后,借助这个机会,高澄将河北地区的土豪门阀,一并处置了个干净。将逐渐冒头的地方武装力量给顺带着消灭了。
三是整顿私盐。高澄直接关闭了盐市,允许民间的私盐,可以直接卖给官府,只收取一丢丢税收,却能够避免被抓的危险,大家肯定很乐意了。此外高澄开始大量设立海滨盐场,使得官盐在市场上占据决定性的地位。一段时间里摆脱了私盐的威胁了。
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手段,东魏的经济水平逐年提升。年轻的高澄,也因为能干被确立为了高欢的继承人。
高澄在开疆拓土方面也是成绩斐然的。高欢在玉璧之战中惨败,镇守荆州的侯景听说高欢不行了,随即打算起兵反叛。
侯景跟高澄的关系很差,他曾经扬言:给高欢打工没毛病,给高澄那个黄毛小子打工?没门!
因此高欢一死,高澄就打算骗侯景来晋阳,顺便宰了他。可惜侯景不上当,二话不说就起兵投靠西魏了。西魏宇文泰不要他,于是侯景又灰溜溜地投奔了梁武帝。
梁武帝很高兴啊,册封侯景为河南王,让他起兵北伐。结果高澄先后派了好几位大将都没法收拾侯景,这时想到高欢临终前提到的慕容绍宗。在慕容绍宗的带领下,侯景所占据的河南之地,全部被收复,同时南梁的援军也被慕容绍宗击溃。
这期间,西魏也想趁着高欢刚死,侯景反叛,过来分一杯羹。结果高澄亲自带兵,一路进军虎牢、洛阳等军事重地,擒获西魏大将裴宽。
侯景到了南梁,不久便跟梁武帝闹翻了,他带兵直奔建康,又发动了叛乱。
高澄一看南梁内乱,立马派遣辛术带兵前往两淮之地,夺取了南梁大片土地。这次高澄一共吞并了南梁23个州,两淮之地都归了高澄,就连梁武帝千辛万苦夺来的寿阳都被高澄给抢走了。
但是高澄这个人荒淫无道,不仅跟高欢的小妾郑大车有一腿,同时还打算侮辱高仲密的妻子,结果引发了东魏和西魏之间的邙山大战。
高欢去世后2年,高澄逐渐坐稳了东魏掌权人的位置,因此他轻松领取了篡位三件套: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同时以大将军、相国的身份,被册封为齐王。距离登基称帝,其实只差了那么一小步而已了。
549年八月,高澄与大臣亲信们在北城东柏堂内密谋夺取元氏的政权,不料窜出了个厨子刺客,几刀了解了高澄。刺客名叫兰京。
南朝梁国勇将兰钦的儿子兰京在和东魏交战时被俘,好巧不巧的是,这兰京被分配到了高澄的府上做了个厨子。
身为人父,兰钦自然不会看着儿子的仕途之路变成了后厨之路,放任不管。于是,兰钦几番周转让人给高澄传递话,只要你开口,不管是多少钱,我都愿意砸锅卖铁倾家荡产筹给你,只要你把我儿子放回来。
骄傲如高澄,身为一国宰相,他又怎么会缺钱呢。所以,每次兰钦派人来求,都被他果断拒绝了。
舞枪弄棒和颠勺切墩这专业跨度着实有点大了,兰京自己也实在是胜任不了,更何况公子变家奴,身份转变也让兰京过不了心里的关。他私下求高澄放了自己,毕竟诺大个宰相府根本就不缺他这个半吊厨子。结果换来的是高澄的迎头痛骂,“你再啰嗦,我就杀掉你!”
挨了顿痛骂的兰京,在心里燃起了愤怒的小火苗。他再把自己被俘后受得到的屈辱,父亲为救自己遭受的白眼冷遇,这么一仔细琢磨,瞬间小火苗变成了胸中怒火,心里暗暗下了决定,私下纠结了六人,等待何时时机反击。
八月八日这天,高澄和陈元康、杨愔、崔季舒正在堂内密谋受禅一事,侍卫们和往常一样早早被撵走了。兰京借着送吃食的机会,到了高澄议事的柏堂。
这高澄见是兰京来送吃食,一面呵斥他退下,一面对其他人说:“我昨天梦见这个奴隶要用刀杀我,应该马上把他除掉。”没想到高澄一语成谶。
兰京一听高澄的话,心想,小爷再不反击,小命就没了,今天必须下手除了他高澄。于是,他暗中把短刀藏在盘子下,再度借着送吃食的机会进入柏堂。
高澄看着再度进来的兰京和他手上的盘子,大怒道:“我没叫送东西,你来做什么?”兰京掀开盘子,抽出底下的尖刀,大喝道:“我来杀你!”
高澄吓得立马起身想跑,情急之下崴伤了脚,眼见兰京就要挥刀刺来,高澄转而爬到床底下躲避。
在场的杨愔跑得比兔子还快,他是第一个逃脱的;崔季舒则躲到厕所里,避开了血光之灾;而陈元康则用自己的身体替高澄挡刀,胸腹被刺数刀,肠子溢出后重伤倒地。
兰京的六名同党火速赶来,他们杀了意图营救高澄的两名侍卫后,和兰京一起掀开了大床,乱刀之下赐死了时年二十九岁的高澄。
高澄的弟弟高洋听闻消息后,速度缉拿刺客,把兰京和六名同党诛杀殆尽。
高澄去世时,才不过29岁。很多人的人生才刚刚开始,而高澄辉煌的人生,已经落下了帷幕。真可谓天不假年啊。
高澄去世以后,他弟弟高洋继承了父兄的事业。高洋果断登基称帝,建立了北齐王朝。将高澄追封为北齐的文襄皇帝。
高澄留下的6个儿子,都好端端地平安长大了,而且几乎都是文武双全。尤其是高澄的第四个儿子兰陵王高长恭,那是历史上有名的猛将,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帅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