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让延安之声飞越长空▸▸文艺百年·信仰之美(第87期)

作者:南国文艺
让延安之声飞越长空▸▸文艺百年·信仰之美(第87期)

1940年12月30日,在延安西北的王皮湾村小河南岸的山坡上,三层三排窑洞里传出的电波飞越长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这标志着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开端,意义非凡。

1948年6月,内战全面爆发,为了使解放区的声音及时地传播到国民党统治区,党中央决定对新华社进行改组,在原来口头广播组的基础上,扩充为语言广播部。

温济泽被任命为语言广播部的主任,主要负责延安广播电台稿件的编辑工作。在这期间,他主持制定了《新华总社语言广播部暂行工作细则》,这是人民广播史上第一份关于宣传工作的规章制度,标志着延安广播宣传走上规范化的道路。新华广播电台后来更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温济泽,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广播活动家与新闻教育家。1932年7月17日,左倾冒险主义影响下的中共江苏省委在上海共舞台召集半公开的集会,筹划成立全国反帝同盟。当时在复旦大学任共青团支部书记的温济泽在此次事件中被捕。在狱中刻苦自学5年,1937年出狱。

让延安之声飞越长空▸▸文艺百年·信仰之美(第87期)

温济泽1938年到延安,历任陕北公学教员(教哲学、社会科学概论和自然科学概论),中共中央宣传部干事,中央研究院哲学研究员,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副刊编辑、主编,新华社口头广播部(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编辑部)主任及社务委员。

1942年5月,应邀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在三年解放战争的日夜夜里,温济泽带领全体编播人员在党中央的領导下,与新华社总社一起克服重重困难,坚守延安、转战陕北,南下太行、迁进北平。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做好延安(陕北)台的广播宣传工作。解放区的广播宣传在国统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有力地配合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被国统区听众誉为“茫茫黑夜中的灯塔”。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温济泽曾在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新闻班和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讲授新闻广播课程。1980年12月,他在人民广播40周年座谈会上发言,提议更改中国人民广播诞生纪念日。经有关领导部门批准,从1980年起,中国人民广播创建纪念日由1945年9月5日改为1940年12月30日,这一天正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首播日。

让延安之声飞越长空▸▸文艺百年·信仰之美(第87期)

人物简介:

温济泽(1914-1999),广东梅州人,出生于江苏淮阴,曾任延安中央研究院研究员,《解放日报》编辑、副刊主编,新华通讯社口语广播编辑部主任、社务委员。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中央广播事业局副局长,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中华全国科普创作协会理事长等职务,是新中国广播事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特别在对国外广播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建设和开拓工作。

来源 | 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

编辑 | 果果、芍药

核校丨文文

审定丨汐汐

让延安之声飞越长空▸▸文艺百年·信仰之美(第87期)

“时代先声——广州文艺百年大展”线上展厅

线上展厅

让延安之声飞越长空▸▸文艺百年·信仰之美(第87期)
让延安之声飞越长空▸▸文艺百年·信仰之美(第87期)
让延安之声飞越长空▸▸文艺百年·信仰之美(第87期)
让延安之声飞越长空▸▸文艺百年·信仰之美(第87期)
让延安之声飞越长空▸▸文艺百年·信仰之美(第87期)
让延安之声飞越长空▸▸文艺百年·信仰之美(第87期)

广州文艺百家

让延安之声飞越长空▸▸文艺百年·信仰之美(第87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