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被烧毁,发电厂被毁,街道被毁:叙利亚许多城市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内战后被彻底摧毁,经济遭受重创,许多人生活在赤贫之中。巴沙尔政府缺乏资金——例如修复被毁坏的基础设施。在该国发生根本性政治变革之前,西方拒绝帮助重建。现在,叙利亚确定了一个无需繁琐改革要求的资金来源——中国。这个内战国家希望扩大与东亚经济强国的合作。一周前,两国为此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

中国和叙利亚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
德新社(DPA)19日以“远离西方?——中国正成为阿拉伯世界的新伙伴”为题报道,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正支持全球的基础设施项目。其重点就是阿拉伯国家,近年来,该国与几乎所有阿拉伯国家签订了协议。
根据德国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KAS)的数据,中国计划到 2023 年在该地区的投资高达 6000 亿美元。中国已是许多阿拉伯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中阿2020年的贸易额已经达到近24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阿拉伯国家出口超过1200亿美元,在疫情中仍实现了同比2.2%的增长,尤其是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占三分之二。
中国从中东进口大量石油。
早些时候,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和巴林外长以及海湾合作委员会秘书长抵达北京进行为期四天的访问,讨论与中国的经济关系。海湾国家和中国之间计划中的自由贸易协定(FTA)是首要议程。这是中国2022年的外交重点,已经取得成功。
另一方面,中国在阿拉伯有最重要的一件事:满足其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例如,第二大经济体迫切依赖从海湾国家进口石油。
实际上,阿拉伯国家并不希望永远依赖石油,而是试图以新的方式投资其长期积累的财富,以实现经济多元化。这方面的一个特别例子是沙特阿拉伯的主权财富基金,它最近收购了英国足球俱乐部纽卡斯尔联队,并在中国进行了投资。他们显然将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视为其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0年底,阿拉伯国家在中国的投资累计38亿美元。中阿双向投资涵盖油气、建筑、制造、物流、电力等众多领域。
迪拜塔为中国亮灯。
最重要的是,他们还在中国看到了一个政治上可靠的合作伙伴,比西方更尊重其他国家的国家主权。
文章认为,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避免卷入该地区的冲突。“中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战略:不干涉内政,”阿登纳基金会中东和北非负责人贾南·阿蒂尔根说。这就是为什么这个经济强国不将其援助与民主改革等联系起来。“对于中东和北非的许多国家来说,中国的这种发展战略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替代以价值观为基础的欧洲模式,”阿蒂尔根说。
作为中国不干涉的回报,阿拉伯国家也不愿在西方下对中国内政说三道四。民意调查显示,阿拉伯世界许多人对与中国的关系持开放态度。另一方面,他们现在对与美国的关系持怀疑态度。
中国参与建设埃及新首都。
仅在埃及,中国就在基础设施、能源、电信和苏伊士运河项目上投资数十亿美元。塞西总统自2014年以来已六次访华,签署了至少25项双边协议。
而美国显然误判了它对阿拉伯国家的影响力,尽管不少阿拉伯国家长期与华盛顿关系密切。另一方面,北京以美国无法提供的方式为这些国家提供经济和政治安全,导致这些国家越来越多地将目光转向远东。
美国经常把航母派到中东,
美国当然对阿拉伯国家转向远东感到震惊,并在去年底试图破坏中国与阿联酋之间的关系。首先是华盛顿要求放弃与华为的交易,然后中国被指控在哈利法港建立了一个秘密军事基地。但这些尝试基本上没有成功,虽然阿布扎比搁置了哈利法港口项目以安抚美国,但它也抛弃了 F-35 战斗机业务,并将美国的要求称为对国家主权的不可接受的侵犯。
而欧洲呢?也对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靠近心态复杂。他们既不愿放弃对阿拉伯国家采取西方价值观外交,又不想把影响力让给中国。
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
欧洲智库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ECFR)假设,中国未来将与欧洲更密切地合作,以缓和阿拉伯世界的冲突。但是除了移民问题,该地区已脱离了欧洲的焦点,欧洲只把该地区当作缓冲区或边界。关键是,阿拉伯国家还希望被视为具有潜力和机会的地区。而中国已经认识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