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写给俞鱼鱼的小传记 - 谋圣张良(二)

作者:吃瓜起哄架秧子

话说当年秦始皇统一天下时,楚国大将项燕奋力抵抗,战死沙场。到了秦二世胡亥,项燕的后代项梁继承了他的遗志,举兵反秦。项梁的名字或许一百个人里不一定有十人知道,但是他的侄子可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他就是项羽。到了公元前208年项梁和项羽所率领的反秦队伍已发展壮大到六七万人,刘邦和张良也趁势率军追随了项梁。

张良一直对复兴韩国念念不忘,他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游说项梁。张良对项梁提议立韩王成为韩王,这样韩和楚可以形成联军,共同抗秦,也更容易笼络其他诸侯国共同联合起来。项梁觉得张良所言很有道理,就拥立了韩王成,并任命张良为韩国的司徒,也就是类似于宰相的职位。就这样,张良不得不离开刘邦,开始竭尽全力扶持韩王成。他用借来的不多兵马,意图挥师收复韩国原先失去的土地。初战时,顺利攻取数座城池,但是没多久又被秦兵夺回,就这样或战或退,迟迟并未能为韩国开创出大局面。

另一方面,项梁也拥立了当年楚王的后代熊心为楚怀王。但其实这个楚怀王也不过是个傀儡,真正的权利还是掌握在项梁的手中。

公元前207年,楚怀王命刘邦率兵攻占秦国的老巢咸阳,并喊话“谁先打进咸阳,谁就当秦王。”刘邦一心想抢得头筹,赶在别人前面占领咸阳。他制定的作战计划是,先打洛阳东,攻函谷关,直逼咸阳。但是经过几场作战,刘邦的进攻并不是很顺利,处处碰壁。就在这时,雪中送炭的人来了,解了刘邦的燃眉之急。送炭的人正是张良,张子房。张良率领一队兵马来和刘邦会合,助刘邦攻取咸阳。正是张良的到来,为无头苍蝇似的刘邦指明了方向。子房啊,子房,你真是我夏天里的雪糕,冬天里的棉袄,饥饿中的面包,黑暗中的灯泡。

写给俞鱼鱼的小传记 - 谋圣张良(二)

张良认为函谷关重兵把守,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不如曲线进攻咸阳,迂回绕道先打南阳,突破武关,进攻咸阳。刘邦依计,没多久就顺利攻下南阳,继续往西挺进时遇到宛城。刘邦灭秦心切,打算绕过宛城直接攻打武关。张良认为不妥,如果直接进攻武关,宛城守军再从后包抄过来,那就会形成前有狼后有虎之势,就会成为夹心饼干,难以脱身。刘邦恍然大悟,采纳了张良建议,趁夜色偷偷地退回了宛城。到了大清早,宛城守军发现已被合围,只能投降刘邦。

拿下了宛城,对刘邦来说非常关键,不仅解除了刘邦西进的后顾之忧,而且使刘邦军威大振,后来经过的其它城池见宛城已降,也都纷纷不战而降。刘邦这一路也收纳了不少士兵,又为自己扩充了粮草,为攻打咸阳做好了充足准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