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力,可以再看一下另一部日本的热血漫画:
《火影忍者》(1999年)
如果提到《火影》里的孙悟空,你会想到哪个呢?其实在《火影忍者》中就不止化用了一次《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形象元素。
比如在第一部中的三代火影猿飞日斩与他的通灵兽“猿魔”,其中猿魔便可以变身成“如意金箍棒”。
在后面鸣人修炼螺旋丸的剧情中,鸣人经过的面具摊上也有卖“孙悟空”的面具。
致敬元素拉满的面具摊
而在后面的第四次忍界大战剧情中,则是出现了另一个“孙悟空”——即尾兽中的“四尾”——水帘洞的美猴王、六道仙人赐予孙之法号的仙猿王、齐天大圣孙悟空。
这个孙悟空虽然没有如意金箍棒,但是跟“花果山”的关联度拉得挺满,花果山不仅是四尾居住的一个地名场所,也是四尾的招数。
并且在《火影》中同样也有金角银角兄弟俩和他们的道具:七星剑、幌金绳、红葫芦、琥珀净瓶、芭蕉扇(分别对应《西游记》里的七星宝剑、幌金绳、紫金红葫芦、羊脂玉净瓶和芭蕉扇)。
并且最后同样上演了一波金角银角被自己的琥珀净瓶和红葫芦吸进去的场面。
《哆啦A梦》
中的剧场版之一《哆啦A梦:大雄的平行西游记》(1988年),
PS:这部剧场版并不属于《哆啦A梦》的24本漫画改编剧场版之一,而是在第8本漫画改变剧场版《大雄与龙骑士》和第9本漫画改编剧场版《大雄与日本诞生》中间的一部动画剧场版。
当然这部剧场版里出现的《西游记》的设定元素就海了去了(毕竟故事讲的就是《西游记》),比如故事开头大雄臆想的自己饰演的“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并且该场景发生在花果山),手持金箍棒架着筋斗云。
在后面还遇到了哆啦A梦扮演的释迦摩尼(如来佛祖),并且打了飞出手掌的赌,在手上进行了涂鸦最后被镇压等等。
并且故事中同样出现了以金角银角为代表的反派角色,以及他们的经典道具葫芦(但是被哆啦A梦的任意门轻松化解了)。
以及反派BOSS牛魔王(住在火焰山)、使用芭蕉扇的铁扇公主(罗刹女)和红孩儿(但是红孩儿在这里只是延续了一个是牛魔王和铁扇公主孩子的设定,并没有三昧真火这种能力)。甚至前来救场的哆啦美还被真的唐僧认为是观音菩萨。
被金箍棒击败的牛魔王
并且这部剧场版中也加入了历史上在唐朝“真正的《西游记》设定”——玄奘法师的西行冒险之路。
生活在唐朝前往天竺取经的三藏法师
不过《哆啦A梦:大雄的平行西游记》中其实我们就看到了很多“日版《西游记》”的元素,比如说故事最开始的话剧排练中由身为女性角色的静香扮演唐僧,而在小夫扮演的沙和尚的头上则有“河童”的头饰。
从“影视源于生活”的角度来说,我认为这也是对日本小学生对《西游记》认知的演绎,换言之,这里演的就是恐怕就是日本小学生们认为的(或者说该剧场版认为日本小学生是这么认为的)《西游记》的角色形象。
所以说《哆啦A梦:大雄的平行西游记》这部剧场版应该是对原著《西游记》、日版《西游记》和历史上三藏法师进程的三方化用。
而在后来的两部《哆啦A梦》漫画改编剧场版中同样也出现了《西游记》元素,分别是第11本漫画改编剧场版《大雄的一千零一夜故事》(当然图省事这里直接我拍手头的漫画了):胖虎和小夫穿上进入画册的魔鞋后跳进了《孙悟空》的故事,结果直接来到了火焰山……
同样,这里沙和尚形象的河童元素更高了。
在第12本漫画改编剧场版《大雄的云之王国》/《大雄的梦幻王国》中为了佐证天国的存在举了孙悟空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