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被内地嫌弃的《西游ABC》们,成为好生意

被内地嫌弃的《西游ABC》们,成为好生意

犀牛娱乐原创

文|胖部  编辑|朴芳

即使是没看《西游ABC》的观众,应该也已经在争论中了解了这部剧。

在国内互联网空间,《西游ABC》从上线第一天起就招致了“毁经典”的骂名,豆瓣开分5.5;但在北美,烂番茄96%、爆米花指数86%,MTC媒体评分73、IMDb评分7.2分,这个成绩无论如何都不能算差。

被内地嫌弃的《西游ABC》们,成为好生意

目前,这部作品已经在海外带动了相当活跃的社会讨论,日前白宫举办的“亚太裔传统月庆祝活动”,还特别邀请主创到场,并放映了这部剧。

国内外的口碑反馈可谓天差地别,但也需要看到,这种好莱坞华人力量出品的影视作品,在海外与国内存在反馈差异几乎是常态。

最初带来这种印象的就是2018年在北美三连冠的《摘金奇缘》,但该片在国内上映时仅取得了1148.9万票房,豆瓣评分更是仅为6.0分;而另一部大热华人电影、提名11项奥斯卡并拿下7项的《瞬息全宇宙》,在国内的风评也褒贬不一,豆瓣评分最终稳定在7.6分。

这或许是值得更多解读维度的文化现象。但无论这些内容在国内是否有市场,包括上述两部电影,加上《西游ABC》,以及此前的《初来乍到》《怒呛人生》等剧集,正在前几年亚裔生产力在好莱坞成型的基础上,打开一条属于华人的生产线。

而他们的作品成为好生意,也可谓时也势也。

华人制作力量吹响集结号

其实,《西游ABC》这部“《瞬息全宇宙》原班人马打造”的作品,凑齐这个班底其实纯属巧合。不过两部作品中确实出现了相当多的重复演员,包括息影十多年的关继威,重新出道后是连接了两部戏。

不难看到,好莱坞已经聚集了一批有大众认知和专业能力的华语演员。不仅如此,多年来好莱坞的各个工种都积累了为数不少的华人力量,本剧的导演、编剧、配乐、服装、动作设计等各幕后工种,也都由华语人员主导。

被内地嫌弃的《西游ABC》们,成为好生意

《西游ABC》剧组在白宫

这些好莱坞工作的华人们,近年来正在参与和推动很多亚裔、华裔内容。

目前班底中最早与《西游ABC》原著漫画的作者杨谨伦(Gene Luen Yang)接触的是制片人Melvin Mar,也是他把原著介绍给编剧游朝敏。

Melvin Mar此前是混迹好莱坞的华裔演员,曾经操盘过《无言有爱》和《初来乍到》等长寿剧集,后者是讲述华裔生活最著名的剧集之一,一共开发过六季;他也曾担任《勇敢者游戏》系列的执行制片人。

游朝敏和弟弟游朝凯成为本剧的编剧、执行制片人。游朝敏是作为演员入行并开始转型,此前曾作为系列动画《开心汉堡店》的制片人在2017年获艾美奖,游朝凯则曾为《西部世界》《大群》等剧集工作。

被内地嫌弃的《西游ABC》们,成为好生意

游朝敏、吴彦祖与Melvin Mar

他们代表了一股力量,伴随着好莱坞从业者基数的增加,以及学院派背景的华裔入行,一些华裔正在进入制片岗位,并获得一定的行业话语权。

比如朱浩伟就在《摘金奇缘》制作中,坚持由亚裔编剧阿黛勒·林重新审改了剧本;而《瞬息全宇宙》的制片人王庆,也作为关家永和丹尼尔·施纳特从音乐视频时代开始合作的制片人,进入了奥斯卡殿堂。

这些都为好莱坞出现“华人出品”的内容提供了可能。而从大环境来看,2010年代以来好莱坞泛亚裔力量的发声,进一步让类似的尝试更加顺畅。

在这个过程中,好莱坞华人群体保持了步调一致。对于好莱坞的华裔从业者们,这种集结和发声的价值不言而喻。尤其是在近几年的尝试中,如《摘金奇缘》《瞬息全宇宙》在商业、奖项上的成功,以及《别告诉她》等的口碑出圈,都在证明此类作品的市场友好。

被内地嫌弃的《西游ABC》们,成为好生意

《瞬息全宇宙》剧照

再到《西游ABC》,其特别之处在于,原著作者到制片人、编剧包括服装设计师都是华裔,七位导演中华人占了六位(德斯汀·克里顿是日裔混血),可以说是完全由华人主导的一次尝试。

这也是为什么游朝敏说如果成功,该剧“将改变亚裔从业者的游戏规则”。好莱坞华人群体在本剧中的集结也不难理解,包括卢燕、吴汉章,和成名已久的单口喜剧演员钱信伊、欧阳万成等都前来客串出演;成名已久的刘玉玲没有出演,却参与导演了其中的第六集。

但面对这部关键节点上的作品,国内的观众却很不买账。

这么拍“西游”,伤害了谁?

该剧目前国内的口碑,前期传播的自媒体要负至少一半的责任。如果没有他们早早抛出“《西游》改编”这么个前提,国内观众或许不至于这么火冒三丈。

《西游ABC》的制作着实有很多不足。对于神仙人物、场景的特效化妆和美术搭建都很粗糙,带着一种80年代前的B级片审美;展现华裔青少年生活的线索和神仙故事的两条线索,也缺少一些化学反应。

被内地嫌弃的《西游ABC》们,成为好生意

但如果就此认为该剧是“胡编”可能有些粗暴。这其实只是一个华裔男孩的梦,面对着无处不在的隐性歧视和传统家庭的规训,试图克服自身的胆怯和封闭,而光怪陆离的神话元素更类似于一种意象化的比喻。

这些设定,基本来自该剧的原著《美生中国人》。

该书是第一部入围国家图书奖的漫画小说,被誉为曾影响一代华裔青少年成长。作者杨谨伦回忆,早在2007年其实就曾与好莱坞接洽过改编事宜,结果发现对方完全是想蹭奥运的热点,他因此也认识到,要让大众对亚裔美国人的故事感兴趣,需要“世界的改变”。

被内地嫌弃的《西游ABC》们,成为好生意

17年后他等到了这个机会。这是对海外文化环境利好的捕捉,也代表着华人群体在美国主流社会中开始大胆发声。结合前文介绍的产业故事和市场现状,不难理解以这本书的改编作为华人群体主导内容,是当下效果最佳、也是最聪明的选择。

但对于大洋彼岸的国内观众,这些以讲述少数族裔生活现状为主的内容,显然与他们基于文化同源性产生的期待,存在着不小的偏差。

不可否认,从《西游ABC》原著到剧集,其思维方式和传递的文化审美,都是西方化的,这是有其族群必然性的。

包括原著在内,也确实存在不少中国元素的杂糅和误读。比如济公、石矶娘娘等元素的乱入,其实在“西游”故事里不难找到替代;漫画原著中,收服了猴子的神祗不是佛祖而是“He-Who-Is”,形象是一位长发白衫老人,显然杨谨伦本人的天主教家庭背景在发挥作用。

不过将此判断为“乳”的声音或许过激。相反,华人创作者在试图展现族群形象的过程中会非常慎重。

关继威曾认为其角色“不应该再出现在2023年”(一个喜剧里可笑的华人小个子),但团队告诉他剧中想要呈现这种刻板印象意味着什么,以及对男主角王进这样的孩子有多大影响,他才同意出演。

被内地嫌弃的《西游ABC》们,成为好生意

值得一提的是,改编过程中该剧已经有意进行了调整,比如原著中孙悟空儿子(不知道怎么来的)孙维晨是来自中国台湾,但剧中没有提及,这还引来了部分批评称迪士尼迎合大陆观众。

或许应该认为,和曾经的《摘金奇缘》一样,这些作品并未试图从文化层面建立一种认同感,而是着眼于当代,寻求更多现实价值。就这个层面而言,国内观众或许也需要调整基于文化同源性的预期。

当该剧获得了海外华裔的叫好,并在主流媒体得到关注和正面反馈,其价值已经实现。而在背后,以海外华人主导的一股好莱坞力量,正在得到市场验证之后,表现出越来越强的存在感,也让“华人制造”逐渐成为好生意。由此带来的改变,或许将表现在更多层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