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青未了丨《桑恒昌评传》第十四章心灵诗:爱融清泉上

作者:齐鲁壹点

青未了丨《桑恒昌评传》第十四章 心灵诗:爱融清泉上

李恒昌

青未了丨《桑恒昌评传》第十四章心灵诗:爱融清泉上

触魂:孤寂而高贵的心灵

心灵是人身上最温暖,也最敏感的地方,是人整个躯体之核心,是人之精神的领地。心灵又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东西,她看不见、摸不到,但又确实存在,像白天的星星,只能体会,只能感悟,只能谛听。桑恒昌在这个热闹非凡的世界里,像聆听花开的声音一般,去感受自己的心灵,感受时代的心灵,向心灵深处觅诗,从而写出最敏感、最温暖,也是最痛苦、最孤寂的心音,展现了他“灵魂的酒和辉煌的泪”。

这一切,首先体现在诗人有一颗孤寂而高贵的心灵上。与一般人相比,诗人的心灵好像更敏感,也更孤独。尽管世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诗人往往是热闹世界中最孤寂的那个人。这主要取决于他有别于他人的价值取向。

“我在你的身边,我的眼睛凝视你的面庞,我的耳朵倾听你的无乐之声,请原谅我的心灵,被你的天光迷住,竟然忘记了凡尘。”

这是德国诗人席勒的诗作《大地的瓜分》中的一段话。宙斯对人类说:“把世界领去吧!”于是,农夫、贵族、商人和国王争先恐后地领走了谷物、仓库和权力,等一切瓜分完毕,诗人来了。宙斯问诗人:“当大地瓜分时,你在哪里?”诗人说:“请原谅我忘记了凡尘。”

所有诗人都带有激情,但心灵却是孤独的。桑恒昌作为一个特别有激情的人,同样也不例外。

受伤的神经

一经触动

宛如解困的野狐

夺孔而出

——《夜问箫声》

夺孔而出的不是箫声,而是泪水。诗人为什么如此多愁善感?只因为他有一颗孤寂而敏感的心灵,只因为他那颗心灵最容易受到伤害。

诗人的眼睛是时常睁着的眼睛,诗人的心灵也往往是无眠的心灵。

无眠的心

一如饥火中烧的乞丐

向我伸出

虎口一样的手

——《无眠的心》

诗人为什么无眠,只因为,诗人有一颗善于思考的大脑。如果他不善于思考,必然没有那么多“烦恼”,也就不可能无眠。

然而,诗人的心灵,不仅凄苦,不仅无眠,她最重要的品质是寂静而高贵。

无缆可抛

无岸可靠

断舵之舟

风是方向

身边只有

时间陪着

——《心境》

这是水中的一只断舟,也是无可依靠的一叶孤舟,更是天地间一颗孤寂而高贵的心灵。

让人想起独钓寒江雪的老翁,让人想起念天地之悠悠的先人。

仿佛一切都停滞了,天地是那么静美。只有时光在一旁陪着。

一叶心灵的孤舟,有时光一半老。她是那么孤寂而高贵。

这是诗人的心灵,也是智者的心灵,更是仁者的心灵。

诗人的心灵,不仅向往安静,向往高贵,而且向往洁净和唯美。

究竟有多么干净,多么唯美,多么高贵?《莲之心》告诉我们答案:

寻一把

柔情似水的刀子

切割自己

切割什么?或许是切割自己不洁的心灵,或许切割“污泥”一般的前世姻缘。

如果有一天

这颗心千里冰封

你就是那峰巅

一朵雪莲

是谁看见,山巅之上,那孤寂又罕见的光芒。

夏日的莲花是洁净和纯美的,但是,诗人的灵魂,比这莲花还要美。因为,她不是池塘里的莲花,而是山巅之上,冰天雪地里的雪莲。

诗人心灵的高贵,还体现在自身带电带光,自己照亮自己、自警自励。她不需要他人提醒,更不需要别人约束:

自己的心照亮

自己

自己的心擦拭

——《心之花》

诗人的心灵,会因为生命中的某些垃圾而不安,而失眠。

这一夜

一堆堆

和历史一样长

比文胆更重要的

生命垃圾

究竟

如何清理

——《失眠》

这是诗人心灵的自我警醒。既然他彻夜思考这个问题,自然会找到清理生命垃圾的最好办法。

抵真:向爱又向善的心灵

诗人是拥有爱心的人,也是心地最善良的人。向往爱,追求爱,付出爱,便不可避免地成为回响在他们心中的主旋律和最强音。

桑恒昌的诗心,是一颗向往爱,渴望得到爱的慰藉,同时也是主动付出爱,奉献爱的心。

我的心,是一部

永不占线的电话

——《明湖九帖》

为什么心灵的空间“永不占线”?只是为你留着,为心上人留着。

这是对爱的一种期盼和向往。

期待下一分钟

有一百次重逢

有一千次,灵魂

与灵魂的交融

——《期待》

在这里,诗人期待的不仅是爱,更是一种灵魂的交融。唯心灵的交融,爱才能得到升华。

诗人对爱的向往,实际上也是对善的一种向往。因为,爱绝不会离开善而单独存在。他最大的心愿,便是:

于善愿之处

于诗的森林

活成

一棵老参

——《心中所愿》

这棵“老参”,其实“目中无尘”,是一颗饱经沧桑的“玲珑之心”。

我的心

掏成空船

观音借我千只手臂

五百双桨划向你

靠岸的时候

可要握紧

这根

灵魂的脐带

——《心船》

诗人不仅向往爱,而且多么希望,能够抓住爱的机会,握牢爱的机会。为了抓住这爱的机会,不惜向观音求助,向千手观音借千只手臂。

为了爱,为了来世的爱,他还向佛求助,尽管他深知,佛也帮不了自己。

我曾在佛前

双手合十

求一段

来世的尘缘

——《心灵的耳语》

多么希望,佛是万能的神,真的能成全他内心期盼的这段“来世的尘缘”。

与内心渴望爱相比,诗人更愿意付出爱,奉献爱。在他的理念中,爱不能只求索取,而且“爱比被爱更幸福”:

既然不能同享

我会全部舍弃

爱比被爱更幸福

我把心抵押给那片土地

——《爱比被爱更幸福》

可以想见,诗人或许是遇到了心爱的人,但心爱的人却不能爱他。面对这种局面怎么办?诗人没有选择放弃,更没有选择怨恨,而是只想付出自己的爱,并不索取对方的爱。这是一种单向的爱,无私的爱,是一种更高境界的爱。

即便到了另一个世界,诗人也愿意“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爱:

我的骨骼

轮回为山

对你

恒有千山的瞩望

——《心有誓约》

爱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但要想真正得到却并不容易,不能当“想象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诗人不仅是个文字工作,更是一个实际行动者。对于爱,他不仅是向往,而是去行动,去努力。在《让心去跋涉》中,他表露了这一心迹:

如果

心与心之间

阻隔的——

不仅是动脉的河

不仅是胸骨的山

那就让心去跋涉吧

在这里“跋涉”是一种行动,也是一种意志,更是一种爱的精神。

在追求爱的道路上,诗人不仅勤于“跋涉”,更敢于“叫关”。

你用美,构筑一座城堡

你把心,捶打成城门

欲攻

攻而无力

欲取

取而无智

只有在城下

连连叫关

——《叫关》

如果说,“跋涉”是一种坚持的毅力,那么,“叫关”就是一种战斗的精神。他需要勇气,需要不怕牺牲的精神。一首《叫关》,彰显诗人为爱战斗的信念和豪气。

更生:丰富而博大的心灵

诗人的灵魂,不仅是孤寂而高贵的,也不仅是向爱又向善的,更是伟岸、丰富和博大的。

诗人致力于心灵的培养和塑造,毕生努力修养成一棵精神的大树。

他曾经感叹:多高的天啊,多宽的地啊,偏偏让你我,相逢在一起。他也曾抱怨上苍,让心代替眼在哭泣,既然生了男性的我,为何再生女性的你!

感叹和抱怨过后,诗人最终还是走了出来,他让理智作为法官,审判自己,最终他有了更高的“心愿”和更高的境界:

于是,泼出一片洁白

让心在胸膛中站立

——《让心在胸膛中站立》

这种站立,是一种高大的站立,站立出的是一种伟岸,一种尊严。

最能代表诗人心灵博大的,当属《我愿》:

我愿和大个子在一起

和大个子在一起

不会驼背

我愿和儿童在一起

和儿童在一起

可以拾到丢失的天真

我愿和青年人在一起

和青年人在一起

心上少长几道皱褶

在这首长诗里,诗人一口气写出了九个“我愿”,从大个子到儿童,从青年到老年,从朋友到对手,从自己到巨人。这看起来似乎只是为了能让自己变成更好的自己,其实,何尝不是对他人、对世界,甚至对“对手”或“敌人”的善意和赞美?说诗人心灵博大,就博大在这里。说诗人心灵伟岸,就伟岸在这里。

诗人心灵的丰富和博大,还在于其一直在不懈追求生命的价值和内心的充实。过生日时,亲人们围在一起,点燃蜡烛为他祝寿,这时候,诗人想了很多、很多,但唯一的担心却是:

我真的好怕

怕给后人

留下一堆

时间的骨灰

——《生日》

像他这样有成就的人,能给世界留下无数美丽诗篇的人,依然有如此担心,该是怎样一个追求极致充实的灵魂。

最令人欣慰的是,诗人的心灵,还是一颗善于涅槃的心灵。

黄河

我的血亲

见一次

心就死一次

每一次

都是心的涅槃

——《心的涅槃》

对于民间“不到黄河不死心”的俗信,诗人作出如此解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种新意和创造,更应该看到的是他凤凰啄木自焚,在烈火中不断更生的灵魂。

应当看到,这里论述的诗人的“心灵”,只是狭义上的“心灵”;这里所说的“心灵之作”,也仅仅是其全部“心灵之作”的一小部分。因为,作为一位情感的圣徒,一位情感诗人,他的全部诗作,都是向“心灵觅诗”的成果,是他心灵之泉,奉献给世界的“亮晶晶的音符”。

(本文摘编自李恒昌著《大地上的泪光:桑恒昌创作评传》,2020年8月,团结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李恒昌,男,汉族,铁道战备舟桥处党委书记,中国铁路济南局作家协会副主席、济南市首批签约作家。先后出版文学作品10部。散文随笔集《爱之苍茫》获第八届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文学评论《王小波小说误读》获第八届中国铁路文学奖。近年创作完成并陆续出版“当代作家创作评传系列”之《莫言创作评传》《王蒙创作评传》《铁凝创作评传》《张炜创作评传》《赵德发创作评传》等九部,主持创作大型组诗《在广袤的大地上:中国高铁组诗》《泉城九歌:济南之诗》、报告文学《1976:铁血舟桥》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