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傅琰东 愿做魔术造梦者

傅琰东 愿做魔术造梦者

对著名魔术师傅琰东来说,他自幼成长在魔术世家,更是国家级非遗幻术的第四代掌门人,相比于平常人,“魔术”二字的神秘感对他而言没那么浓厚。他形容,魔术是智慧的艺术,这是长辈对他的教诲,更是他从事魔术至今深谙的道理。

近期,傅琰东作为中国杂协代表参加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在庄严肃穆的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习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的讲话。随后,傅琰东还荣获了“第七届北京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在两次对傅琰东的采访中,他不仅分享了深刻的参会感受,更讲述了他与魔术的不解之缘。

傅琰东 愿做魔术造梦者

与文代会的缘分

每年年初,傅琰东的生活与工作仿佛都按下了加速键。不仅仅有各类演出舞台的录制需求,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12月,傅琰东还参加了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聊到参会感想,傅琰东依旧难掩激动之情。

傅琰东与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文代会”)的缘分其实由来已久。早在1996年,在全国第六届文代会闭幕式的联欢会上,傅琰东就跟随着父亲傅腾龙一起为国家领导人以及参会代表进行魔术表演。“我记得,当时我跟父亲表演的是一个祖传的魔术叫《心灵感应》,我现在还珍藏着当时的表演视频。我感觉,冥冥之中,我跟文代会是有缘分的。”

直到2016年,傅琰东第一次正式作为代表参加文代会。“当我第一次参加文代会的时候,在人民大会堂看到总书记走出来,现场聆听总书记的讲话,整个心灵都被震撼到了,难以形容的激动。习总书记特别重视文化领域的发展,每届文代会他都要亲自到场讲话,我当时觉得荣幸至极。”

2021年是傅琰东第二次作为代表参加文代会,每一次的参会感受都是愈加深刻的。他描述了这样一个小细节,“总书记在讲话的时候,语速很慢,我感觉是特别照顾到我们参会人员做笔记的速度。这次参会,我真的感觉总书记的讲话字字珠玑,而且特别接地气。不仅给了我们方向性的指导,还给了我们创作方式的启发。这些讲话一定是需要后期继续不断深入学习的。”

在谈到令傅琰东印象最为深刻的一点感悟时,他毫不犹豫地分享了总书记讲话中的“五点希望”。“总书记的话语重心长,特别是讲话中提到的‘五点希望’。在我理解中,首先,总书记希望文艺工作者要心系民族复兴伟业。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我感觉国家特别重视文艺工作者,我觉得真的是无上的光荣;第二点是要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其中,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这一点让我感触尤为深刻,因为这点跟我们魔术师的创作太密切了。魔术就是需要立足于生活,拥有阅读生活的能力;第三是坚持守正创新,希望大家创作出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精品跟作品不是一个概念,魔术表演背后也是需要文化根基才能站住脚跟的;第四点是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作为一名中国人,必须讲中国故事,如果只是一味模仿西方形态,拿到中国社会是水土不服的;最后一点是要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这一点我也是正在努力中。”

傅琰东的分享是一气呵成的,与此同时,他正在准备组织团队集中学习领会习总书记的讲话,将自己在会议中学习体会到的感悟传播分享给更多文艺工作者。傅琰东还荣获了“第七届北京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他正在践行的这一份文艺工作者的职责希望让越来越多的人对文艺事业和创作路径有更加明晰的理解。

傅琰东 愿做魔术造梦者

魔术是智慧的艺术

魔术,能够缔造一个神奇的世界,而在这个世界中,魔术师正是主角。但对于从小成长在魔术世家的傅琰东来说,他理解的魔术内涵则更加深刻,这也得益于家族长辈的言传身教。“从小家里人就会对我说,魔术是智慧的艺术,学魔术、看魔术,是一种智慧的表现。所以我并不会因为魔术对我来说没有那种神秘感而不喜欢它,相反,我会觉得从事魔术表演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在傅琰东的印象中,童年的自己几乎只有学习和练习两件事情。上学时期的功课基本都是在学校完成的,回到家之后,他的大量时间都用于练习魔术。但这并没有令傅琰东感到无聊,或是产生抗拒情绪。他从小就喜欢魔术,能够把大量的时间放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这对每一个人而言都是一件幸福的事。他似乎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凭借着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系,但却依旧遵从自己内心的热爱,走上了魔术的道路。

傅琰东 愿做魔术造梦者

十年磨一剑,对魔术师来说,台上短短的展示时间背后却是智慧与时间的层层累积。傅琰东是近年来荣登央视舞台最多的魔术师,曾多次登上春晚以及大型的晚会舞台表演魔术。他一直秉承着“不要去做一个体现者,要去做一个创造者”的信念进行魔术创新。

那魔术创新的灵感从哪儿来呢?傅琰东分享了他的三个方法。“第一,当你完全没有思路的时候,可以去查看经典优秀的魔术视频,从中找一些灵感。但我是一个有魔术洁癖的人,不愿意演别人演过的主题。所以,我就会更加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再次创作。第二种方法是听音乐。让自己的情绪跟着音乐的情绪走,脑海中会浮现画面感。第三,魔术师要热爱生活,注意积累生活的点点滴滴。”

说到这,傅琰东讲了一个魔术创新的小故事。“我记得,有一个魔术就是我在做饭的时候忽然产生的灵感。我发现,家中日常使用的保鲜膜其实可以有更多的用处。我突然就想到用它取代绳索和链条。首先,保鲜膜更贴近生活,更接地气。其次,它会更加令观众产生窒息的感觉,增加视觉上的危险性。后来,我在表演中使用了这个创意,效果非常好。所以,魔术师必须要观察生活,热爱生活,时刻沉浸在思考当中,这点很重要的。”

如今,提到傅琰东的名字,大家都熟知他是一位魔术大师。其实,在魔术之外,傅琰东的爱好特别广泛,演话剧、唱歌、学舞蹈、主持、客串小品……用他的话说,艺多不压身,每个领域都能够赋予自身更多技能。“有时候,我会自己分析内省,其实,我喜欢的是舞台。我觉得,站在舞台上表演就是令我特别享受的一件事情。”魔术是综合性艺术,在各个领域练就的技能让傅琰东能够在每一个舞台都绽放着魔力与光芒。

傅琰东 愿做魔术造梦者

Q-北京青年周刊

A-傅琰东

Q 您是如何定义一个好的魔术表演的?是否有一个标准呢?

A 魔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因为魔术师在舞台上需要顾及众多表演细节,例如,控制表演的节奏和趣味性、随时注意音乐把控、呼应观众的反应等等,这些都是需要魔术师随机应变的能力的。所以,基本上一个好的魔术作品首先题材是令人耳目一新的,第二就是要让观众有很强的代入感,第三就是在综合各方面的调配下进行一个完美的舞台展示。

Q 现在魔术的受众人群在不断地更迭,您觉得在这个领域需要怎样的传承和创新呢?

A 魔术本身就是一个传承的艺术,我们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面进行创新的。我从1999年开始在央视及地方台作为主演进行魔术表演,其实从很早就感觉到了魔术创新的艰难。因为每次进行表演都需要有创新点,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琢磨研究。每次节目表演结束后,我可能只有十分钟开心的时间,然后就在思考,这个魔术还能怎么创新呢?其实,要想创新,模仿是必经之路,我们需要吸收前辈的表演经验和方式方法,不断为表演加入自己的独特性。这一点还是很重要的。

Q 现在很多人都很喜欢学习魔术,业余魔术爱好者与专业魔术师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A 现在很多高校都有魔术社团,也有很多年轻人业余的自发性地学习魔术。因为现在学习魔术的门槛低了,网上能随时找到教学视频素材,但是业余和职业的(魔术师)差别就是在艺术这个门槛上,这个门槛其实是很高的。

Q 作为国家级非遗幻术的第四代掌门人,您能给我们分享一下这项非遗技能的发展和如今的状况吗?

A 非遗幻术传到我手里已经是第四代了,目前,我已经有12名徒弟,算是历代的传承人里面徒弟数目最多的了。当然,我父亲也在帮助我,一起对他们进行创作训练。目前,我有一个很深刻的感受,就是生而逢时。因为国家对文化艺术的重视程度很高,特别是国家对非遗很重视,整个发展的大环境十分向好,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做这件事情,而且也能让土生土长的传统文化技艺有更好的舞台。

傅琰东 愿做魔术造梦者

魔术也是一种情感纽带

Q 目前,国家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你是怎样见证的?你的感受如何?

A 我记得,我第一次出国去日本是在高中一年级,那时候觉得日本太先进了。到了1995年,我当时在上海生活,我觉得短短的四年时间,上海的城市面貌已经跟当时的日本差距不大了。之后出国机会特别多了,2016年我在参加米兰世博会的时候,深刻感觉我们祖国发展之快速。后来,我在中国开始全国巡演,几乎踏上过每个省的土地,我发现全国各地竟然都变得十分现代化,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真的很难想象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国家发展如此日新月异。

Q 说一件在你记忆中,与祖国息息相关的、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A 那我还是想到了2016年参加米兰世博会中国馆日的开馆日的场景。当时,由汪洋副总理带队,贡献了特别多顶尖的节目表演。其中,我表演的魔术是《团圆饭》。因为,现场的观众大多是华人华侨,所以我就选择了《团圆饭》这个有着特殊寓意的节目。当时现场,我就给大家呈现了许多种中国小吃,最后成为了一大桌饭菜,都是可以供大家品尝的。

我记得,那天我看到很多观众竟然都是含着泪吃的。很多人就在感叹,还是我们祖国的美食好吃,当时我也很感动。我感觉,不管是美食,还是魔术,在当下都成为了一个瞬间把大家维系起来的情感纽带。

Q 习总书记曾说,我们都是追梦人,你是怎样理解这个“梦”字的?

A “梦”是魔术成立之根本,是我们魔术师艺术创作的源泉。魔术起源于做梦,魔术师就是造梦人。而且这个“梦”还有理想和梦想的意思,在这个概念中,大家每个人都是心怀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的。

Q 在你追梦的过程中,你认为激励你的是什么?是什么让你走向成功的?

A 我觉得自己也称不上特别成功,但是,我觉得自己的主要动力就是有一颗坚持的心。我父亲也曾跟我说,人生比的是耐力,不是爆发力,坚持的时间越久,就比别人多一份成功的机会。

Q 当你认为自己取得成功时,如何面对荣誉感和自豪感?

A 其实,我觉得,大家都只是在成功的路上,而且这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在这个过程中,只存在阶段性胜利。当每一次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以后,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总结,第二则是要更加谦虚,兢兢业业继续奋斗。

Q 在2022年新的一年,你要送给祖国什么祝福?

A 真的要祝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强大,也祝愿我们所有的文艺工作者硕果累累。

编辑韩哈哈

文王雅静

人物摄影李英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