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乒坛魔术师"丁松:曾经世界第一削球手,是国乒再度崛起的秘密武器

作者:凤幻洋

在乒乓球这项运动中,一般来说谁主动发起进攻,谁占据主动,谁就能占据一定的先机。

但是,也有一种打法,是以防守为主,就等着对手发起进攻,然后等着对手失误,这种打法就是削球。

美国篮球职业联盟NBA流传这么一句话“进攻赢得比赛,防守赢得总冠军!”

不过这句话并不适用于乒乓球,在乒乓球中进攻才是最主要的得分手段,等着对方失误那就相当于把主动权交到了对方的手中。

因此,在乒乓球比赛中削球并不是主流打法,也很难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

但如果有一个削球打法,防守出色的同时又能进攻,那绝对也能在强手林立的世界乒坛取得一席之地。

但一名削球手,在做到防守的同时,还想要兼具进攻是非常不容易的,好巧不巧在中国乒乓球队的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位队员,他就是曾经的“世界第一削”丁松。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丁松的乒乓世界:

丁松1971年9月5日出生于中国上海一个职工家庭。

丁松的父亲是民政局轮椅厂的工人,他的母亲则是在造漆厂工作,父母两人的工资每月加起来也有七八十块钱,但是丁松还有一个妹妹,而且他的爷爷还瘫痪在床,因此小时候丁松家里过的很是拮据。

"乒坛魔术师"丁松:曾经世界第一削球手,是国乒再度崛起的秘密武器

丁松小的时候就生活在上海的弄堂里面,那个时候没有什么太多的娱乐项目,而丁松自从记事以后就对球类运动比较感兴趣。

当时,有一个邻居很是喜欢丁松,经常带着丁松一起玩,这位邻居平时喜欢打打羽毛球,于是丁松就成了他的球友。

"乒坛魔术师"丁松:曾经世界第一削球手,是国乒再度崛起的秘密武器

那个时候丁松打羽毛球,也没有球网,更没有专业的场地,但是丁松依旧打的很不错,甚至还得了一个“打遍斜土路”的称号。

就这样到了上小学的年纪,丁松进入肇家浜路小学读书,那时候学校里面没有羽毛球场地,只有几张乒乓球桌,同时师资力量也很欠缺。

"乒坛魔术师"丁松:曾经世界第一削球手,是国乒再度崛起的秘密武器

丁松记得当时是美术老师兼任体育老师,当学校的乒乓球队挑人的时候,体育老师就叫丁松这些学生拿着乒乓球拍对着墙壁打球,看谁打的来回多。

刚开始看到这种场景,丁松的内心是有些失落的,因为在他心里,他觉得自己应该是打羽毛球的,毕竟是有一些基础的。

"乒坛魔术师"丁松:曾经世界第一削球手,是国乒再度崛起的秘密武器

当然,那个时候的丁松也打乒乓球,只不过当时他们打乒乓球,就是和几个小伙伴随便搭一张台子玩玩,内心对于乒乓球并没有太多的喜爱。

但可能丁松天生就对球类运动有天赋,哪怕是对着墙壁打乒乓球也是打得不错的,于是体育老师就让他加入了学校的乒乓球队,就这样丁松正式的走上了乒乓球的道路。

刚开始在小学校队训练,同学们都是学习的攻球,也都是从基本动作做起,比如说正手攻,反手推挡等等。

"乒坛魔术师"丁松:曾经世界第一削球手,是国乒再度崛起的秘密武器

因为,那个时候在中国乒乓球队直拍还是主流,所以当时大部分学生练习的都是直拍。

直拍和横拍的拍子不一样,丁松上来就练习的是横拍。

练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徐汇区少儿体校的曹馥琴教练就到丁松所在的肇家浜路小学来挑选好的乒乓球苗子了。

"乒坛魔术师"丁松:曾经世界第一削球手,是国乒再度崛起的秘密武器

曹馥琴教练每年都要到徐汇区的各个小学挑选苗子,也是因此她和徐汇区这些小学的体育老师都很熟悉。

她要走访这些小学,看看那些小孩子有天赋,有培养价值,丁松就是这个时候被曹馥琴教练看中的。

不过,当时丁松才上二年级,年龄对于少体校来说还有点小,于是曹馥琴教练就和丁松的母亲商量,让丁松在上三年级之后就去到少体校训练,丁松的母亲欣然同意。

"乒坛魔术师"丁松:曾经世界第一削球手,是国乒再度崛起的秘密武器

丁松真正开始练习削球,就是在少儿体校开始的,是由曹馥琴教练决定的。

这是因为曹馥琴教练在培养削球手上很有经验,除了丁松之外,她还培养出了胡明弟、徐文富这两位很有名的削球手。

在观看过丁松的训练之后,曹馥琴教练就对丁松说:“你以后就练削球吧”。

"乒坛魔术师"丁松:曾经世界第一削球手,是国乒再度崛起的秘密武器

在当时的少体校第一梯队训练就是这样的,教练让你怎么练你就得怎么练。

大概也就是这个时候,丁松父亲所在得单位分了房子,丁松一家就从徐汇区搬到了虹口区通州路这边居住。

"乒坛魔术师"丁松:曾经世界第一削球手,是国乒再度崛起的秘密武器

当时曹馥琴教练规定队员们必须六点钟到少体校,因此丁松每天早上4点45就要去赶第一班17路无轨电车,很多时候车上就只有丁松一个人,之后到汉口路换49路公共汽车到终点站,再换车到衡山路少体校。

到了少体校之后,先练一个小时发球,就开始正式训练,除过早饭时间,一直要训练到下午四点多,之后丁松再坐一个多小时得车回到家,到家就已经六点左右了,吃过晚饭,一般丁松8点多就上床睡觉了。

"乒坛魔术师"丁松:曾经世界第一削球手,是国乒再度崛起的秘密武器

那个时候丁松除了打乒乓球之外,还喜欢看连环画,因为坐车时间很差,丁松就经常会在车上看连环画,那个时候丁松的视力就已经开始有点近视了。

这样的生活过了一年,丁松的母亲觉得儿子这样太辛苦了,那个时候社会上又流行换房子,于是丁松父母就把虹口区那个房子换到了徐汇区,这样丁松上小学就节省了很多时间。

"乒坛魔术师"丁松:曾经世界第一削球手,是国乒再度崛起的秘密武器

曹馥琴教练对丁松很是照顾,当时放学之后,其他队员住的比较近,有些还有家长来接,而丁松住的比较远,因此曹馥琴教练经常会给丁松准备一些包子或者零食让他路上吃。

不过作为一位女教练,曹馥琴教练平时很是非常凶的,性格也很是要强,曹馥琴教练自己也跟丁松他们讲,如果队员见到教练都不怕,那么教练就不好带队员。

"乒坛魔术师"丁松:曾经世界第一削球手,是国乒再度崛起的秘密武器

至于曹馥琴教练为什么会让丁松打削球,这是因为当时丁松在训练中经常能表现出对球极强的控制能力。

1982年,丁松11岁的时候,曹馥琴教练告诉丁松她已经把丁松推荐到市体校了,让丁松第二天就去市体校报到。

"乒坛魔术师"丁松:曾经世界第一削球手,是国乒再度崛起的秘密武器

到了市体校,丁松就要开始住校了,这对于丁松来说完全就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每天5点45分就要开始训练,一直到晚上9点45分关灯睡觉,这期间除了训练,还有文化课学习。

在市体校训练了一段时间,丁松的视力就越来越不好了,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他打球了,于是在检查了之后丁松就开始戴上了眼镜,这一带就没有摘下来了,哪怕后面参加全国比赛都是带着眼镜的。

"乒坛魔术师"丁松:曾经世界第一削球手,是国乒再度崛起的秘密武器

按理说,凭借丁松的能力早就应该入选上海队,但是因为他近视的这个问题,上海队的教练组一直拿不定主意,一直到丁松13岁的时候他才正式入选了上海队。

进入上海队之后,丁松也就成为了职业运动员,而且还开始拿工资了,一个月有30多块钱的工资,于是丁松学会了抽烟。

"乒坛魔术师"丁松:曾经世界第一削球手,是国乒再度崛起的秘密武器

刚开始丁松还去到厕所里面抽,后来时间一长,干脆就直接在房间里面抽起来了。

抽烟这个东西,有些人就是不抽,有些人就是会抽,这是各方面原因造成的,等到上海队教练发现丁松抽烟的时候,他已经是上海队的主力了,并且已经获得了全国少儿比赛的单打冠军了,于是上海队的教练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乒坛魔术师"丁松:曾经世界第一削球手,是国乒再度崛起的秘密武器

1986年,丁宁入选国青队,因为当时的国乒男队的主力还是江嘉良、陈龙灿,丁松这种攻守兼备的打法并不受教练组的重视。

甚至于,在进入国青队两年之后,丁松还被退回到了上海队,原因就是他抽烟。

在上海队,因为他的不可或缺,教练容忍了他抽烟的行为,但是在人才济济的国家队,教练显然对他没有多少忍耐。

"乒坛魔术师"丁松:曾经世界第一削球手,是国乒再度崛起的秘密武器

就在丁松被退回上海队的这一年,他的父亲去世了,丁松的父亲平时总是沉默寡言的,但是他对于丁松练球也很支持。

就像前面说的,为了丁松训练方便,他们家把虹口区的房子换成了徐汇区的,丁松训练是方便了,但是他父亲上班却繁琐了许多。

"乒坛魔术师"丁松:曾经世界第一削球手,是国乒再度崛起的秘密武器

因此,父亲去世之后丁松很是难过,但谁知道不久之后丁松的家里就出现了一个不速之客,他对于刚刚丧夫的丁松母亲格外照顾。

虽然这个男人,在丁松家里最困难的时候,帮了他们一把,但是已经有了自己思想的丁松明显接受不了这种情况,尤其是内心对于父亲的思念。

"乒坛魔术师"丁松:曾经世界第一削球手,是国乒再度崛起的秘密武器

于是,丁松就直接收拾行李去到了上海队,从那之后丁松就一直住在队里,不管是生活、训练都在这里。

等到了1990年,时任上海乒乓球队总教练的陆元盛被调往国家队,陆元盛在去到国家队之前,对丁松说:“跟我一起走吧,那里有你的天地”。

"乒坛魔术师"丁松:曾经世界第一削球手,是国乒再度崛起的秘密武器

就这样,丁松就跟着陆元盛一起来到了国家队,开始新的训练生活。

刚进入国家队,一切对于丁松来说都是比较新鲜的,比如国家队有一个主教练,下面四五个主管教练,一个主管教练带六七个队员,丁松刚开始是被分到惠钧教练这一组。

那个时候惠钧教练组里还有于沈潼这样的主力队员,因此他没有太多时间来管丁松,丁松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一个人训练。

"乒坛魔术师"丁松:曾经世界第一削球手,是国乒再度崛起的秘密武器

练了一段时间之后,1991年教练组给丁松报名, 朝鲜公开赛,在这次比赛中丁松输给了削球手李根相,虽然同为削球手,但那个时候的李根相已经参加了多次世界大赛了,不管是经验还是实力都比丁松强。

这个时期男队已经在备战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了,当时男队的主教练是蔡振华。

"乒坛魔术师"丁松:曾经世界第一削球手,是国乒再度崛起的秘密武器

由于瑞典的瓦尔德内尔、卡尔松以及韩国的刘南奎、金泽洙当时实力太强,所以中国队在备战巴塞罗那奥运后的时候,将主要目标放在了双打上。

那个时候中国男乒的头号双打组合是王涛和吕林,在备战期间,蔡振华就让丁松改成长胶,和陈卫星两人一起模仿日本队组合松下浩二和涩谷浩的打法,帮助王涛和吕林训练。

"乒坛魔术师"丁松:曾经世界第一削球手,是国乒再度崛起的秘密武器

最终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王涛和吕林获得了双打冠军,也是有着丁松一份功劳的,不过那个时候的国乒队就是这样。

除了有机会参加世界大赛的那几位队员,其他的队员几乎都是无名英雄,是为他们服务的,这可能也就是中国乒乓球能一直屹立在世界乒坛之巅的最主要原因。

"乒坛魔术师"丁松:曾经世界第一削球手,是国乒再度崛起的秘密武器

在丁松的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比赛可能就是1995年天津世乒赛了,他可以说是一战成名,当时的媒体形容丁松是教练组的“秘密武器”。

但实际上,丁松早在1994年就与刘国梁、林志刚等人一起获得了世界杯团体冠军,同年还拿到了瑞典公开赛的男单冠军。

"乒坛魔术师"丁松:曾经世界第一削球手,是国乒再度崛起的秘密武器

可以说当时的丁松对于外国人来说不算陌生,之所以让他参加天津世乒赛团体比赛,第一是丁松会打转与不转的削球,第二就是丁松有抢拉的能力,也就是削中反攻。

当然,丁松虽然上了团体名单,但比赛只有三名队员参赛,尤其是最后的决赛,更是重中之重。

"乒坛魔术师"丁松:曾经世界第一削球手,是国乒再度崛起的秘密武器

当时不管是孔令辉还是刘国梁都有机会上场,但最终蔡振华知道还是选择了丁松作为三单,一单是马文革,二单是王涛。

据说,在决赛前一天,蔡振华还专门到丁松的房间,问他与卡尔松打有多少把握,丁松如实回答:小时候打过两次,现在没打过,只有60%的把握可以赢,但也说不准。

"乒坛魔术师"丁松:曾经世界第一削球手,是国乒再度崛起的秘密武器

也许是丁松的这份坦诚打动了蔡振华,最后时刻选择让他上场,而丁松也没有辜负蔡振华的信任。

在王涛输一分、马文革拿一分,中国队与瑞典队站成1比1平的情况下,丁松以大比分2比0轻松战胜卡尔松,为中国队拿下了宝贵了一分。

"乒坛魔术师"丁松:曾经世界第一削球手,是国乒再度崛起的秘密武器

最终,中国队以大比分3比2战胜了瑞典队,时隔8年三届世乒赛,再一次获得了世锦赛男团冠军。

天津世乒赛之后,丁松一战成名,不过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他并没能获得参赛名额,当时与他竞争的是刘国梁。

"乒坛魔术师"丁松:曾经世界第一削球手,是国乒再度崛起的秘密武器

而刘国梁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拿下单打和双打两个冠军,也证明了教练组的眼光。

后来,丁松先是去到国外打球,之后又回到国内,还和王励勤等人一起代表上海队参加了十运会,直到2007年正式宣布退役。

"乒坛魔术师"丁松:曾经世界第一削球手,是国乒再度崛起的秘密武器

退役之后丁松也一直没有离开乒乓球,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中国乒乓球队培养人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