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女子出上联:银枪虽利,难破千年草地,男子对出下联让女子脸红

女子出上联:银枪虽利,难破千年草地,男子对出下联让女子脸红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王安石在《元日》中对对联的一句经典描写,突出了在古代人们对于对联的重视和喜爱。在大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对联的历史可谓是非常的深厚。不仅在古代对联深受人们的喜爱,就算是在现代,对联也有着无限的生命力。

对联的作用非常的丰富,在春节的时候各家各户都会张贴春联来昭示好运,而在平日里,文人墨客也会用对来交流切磋。

相传,在古代,有一次一个女子出了上联:银枪虽利,难破千年草地。而这个时候,一个男子对出的下联却让女子红了脸。那这个男子到底对出的什么下联呢?这不仅引人好奇。

女子出上联:银枪虽利,难破千年草地,男子对出下联让女子脸红

由对联衍生出的活动

对联是大陆一种独有的文学形式,虽然现在我们总是认为对联是非常的稀松平常,但是这看似小小的对联,历史却非常的久远。

由于在古代,说话写文讲究对称和押韵,所以人们就发明了对联这种文学形式。对联这种文学形式最早的出现是在周代。但是因为当时纸张和文字还没有被发明出来,所以对联还仅仅是流于口头的传播。

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文字的统一和造纸术的产生。对联开始被写在纸上,而中国最早被书写出来的对联是在秦朝出现的。

女子出上联:银枪虽利,难破千年草地,男子对出下联让女子脸红

由此可见,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对联,其实是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而来的。

其次对联的特点也非常的鲜明。首先,对联在内容上往往是非常的简明扼要,但同时又寓意深刻。在语言形式上,对联则是要讲究押韵和对偶,上下联之间一定要有关联性和对称性。并且,对联的内容读起来也要朗朗上口,方便记忆。

除了发展时间的悠久,特点鲜明外,在古代,对联的也经常用到各种各样的活动之中。首先,文人墨客之间经常运用对联进行切磋,看谁的知识储备更加丰厚。其次,在古代的考试中,也会用对联来出题。

女子出上联:银枪虽利,难破千年草地,男子对出下联让女子脸红

给出上联,让考生回答下联。同时,在很多时候,有些女子还会用对对联这种形式来选拔自己的丈夫,也就是“对联招亲”

“对联招亲”,女子巧出上联

在古代,男女结婚都要讲求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但是也有例外,有些大户人家的小姐,因为自身条件很好,所以有些时候也会亲自“招亲”,选拔优秀的男子作为夫君。就比如有:“比武招亲”和“对联招亲”之类。

女子出上联:银枪虽利,难破千年草地,男子对出下联让女子脸红

而相传在古代,苏州有一位有名的张财主,他有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因为张财主家庭条件很好,所以即使在女子地位低下的古代,张财主的女儿仍旧是饱读诗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以说在当时是当之无愧的才女。

而转眼间到了女儿谈婚论嫁的年龄,张财主也不想让自己的女儿随便嫁人,于是就把主动权交给了女儿。

女子出上联:银枪虽利,难破千年草地,男子对出下联让女子脸红

由于张财主的女儿很看重男人的文化修养,于是决定展开一次“对联招亲”。这次“对联招亲”的规则就是:张财主的女儿出上联,参加这次招亲的男子对下联,谁对得下联最好,谁就可以娶她回家。

到了招亲这天,张小姐拿出了自己出的上联:“银枪虽利,难破千年草地”。张小姐出的这个上联的确是十分的精妙绝伦。这上联的意思就是说:银枪虽然很尖利,但是它却难以穿破草地。

这上联一出,着实难倒了在场很多前来招亲的男子,他们纷纷哑口无言,知难而退。

女子出上联:银枪虽利,难破千年草地,男子对出下联让女子脸红

男子巧对下联,引女子红脸

但是正所谓人外有人,世界上总有才华横溢的人。正当张小姐和张财主认为此次招亲必然无疾而终的时候,在人群中有这样一个男子突然对出了这样的一句下联:灯火本微,能烧万里江山。

不难看出,这句下联也十分的巧妙。它的内容是指:灯火虽然十分的微弱,但是却能够将万里江山都烧毁。男子给出的下联正好和张小姐的上联相对应而且寓意也相契合。张小姐听后对这个下联非常的满意,她明白了这就是她想要的理想夫君,便不由得红了脸。

由于张小姐看中了这个男子的才华,所以选择和这个男子结为了夫妻,并且举办了隆重的婚礼。

女子出上联:银枪虽利,难破千年草地,男子对出下联让女子脸红

虽然两人的结合在当时没有媒妁之言也没有父母之命,却是出于真情实意的结合,以及相互欣赏的爱慕。所以他们的婚后生活也是非常的幸福契合的。因此张小姐和这个男子的爱情故事也是一段佳话,在历史中源源流长。

由此可见,对联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文化形式,同时也是人们文化修养和文化素质的见证。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才能够让对联在所有的文化形式中脱颖而出,经过历史的冲刷却不褪色,直到今天还散发着活力。

女子出上联:银枪虽利,难破千年草地,男子对出下联让女子脸红

结语

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瑰宝,一直以来,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就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联当之无愧是大陆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典藏。所以面对形式和内容如此丰富多彩的对联,我们在欣赏的同时,也应该进一步的对其进行传承。不应该把对联视为一种古板的东西。而应该清楚,其中也是蕴藏着无限的生命力和魅力的。

正如同张小姐运用对联进行招亲,在现在,我们也可以运用对联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说,学校在课堂会对对联进行讲解,考试中也会要求学生书写对联。这不仅是课堂内容丰富的体现。

也表明了我们现在对传统了越来越重视的一种态度。在最后,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如果你要参加招亲,面对张小姐的上联,你会给出怎样的下联来应对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