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女子出上聯:銀槍雖利,難破千年草地,男子對出下聯讓女子臉紅

女子出上聯:銀槍雖利,難破千年草地,男子對出下聯讓女子臉紅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是王安石在《元日》中對對聯的一句經典描寫,突出了在古代人們對于對聯的重視和喜愛。在大陸上下五千年的曆史中,對聯的曆史可謂是非常的深厚。不僅在古代對聯深受人們的喜愛,就算是在現代,對聯也有着無限的生命力。

對聯的作用非常的豐富,在春節的時候各家各戶都會張貼春聯來昭示好運,而在平日裡,文人墨客也會用對來交流切磋。

相傳,在古代,有一次一個女子出了上聯:銀槍雖利,難破千年草地。而這個時候,一個男子對出的下聯卻讓女子紅了臉。那這個男子到底對出的什麼下聯呢?這不僅引人好奇。

女子出上聯:銀槍雖利,難破千年草地,男子對出下聯讓女子臉紅

由對聯衍生出的活動

對聯是大陸一種獨有的文學形式,雖然現在我們總是認為對聯是非常的稀松平常,但是這看似小小的對聯,曆史卻非常的久遠。

由于在古代,說話寫文講究對稱和押韻,是以人們就發明了對聯這種文學形式。對聯這種文學形式最早的出現是在周代。但是因為當時紙張和文字還沒有被發明出來,是以對聯還僅僅是流于口頭的傳播。

後來,随着時代的變遷,以及文字的統一和造紙術的産生。對聯開始被寫在紙上,而中國最早被書寫出來的對聯是在秦朝出現的。

女子出上聯:銀槍雖利,難破千年草地,男子對出下聯讓女子臉紅

由此可見,我們今天所見到的對聯,其實是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演變而來的。

其次對聯的特點也非常的鮮明。首先,對聯在内容上往往是非常的簡明扼要,但同時又寓意深刻。在語言形式上,對聯則是要講究押韻和對偶,上下聯之間一定要有關聯性和對稱性。并且,對聯的内容讀起來也要朗朗上口,友善記憶。

除了發展時間的悠久,特點鮮明外,在古代,對聯的也經常用到各種各樣的活動之中。首先,文人墨客之間經常運用對聯進行切磋,看誰的知識儲備更加豐厚。其次,在古代的考試中,也會用對聯來出題。

女子出上聯:銀槍雖利,難破千年草地,男子對出下聯讓女子臉紅

給出上聯,讓考生回答下聯。同時,在很多時候,有些女子還會用對對聯這種形式來選拔自己的丈夫,也就是“對聯招親”

“對聯招親”,女子巧出上聯

在古代,男女結婚都要講求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但是也有例外,有些大戶人家的小姐,因為自身條件很好,是以有些時候也會親自“招親”,選拔優秀的男子作為夫君。就比如有:“比武招親”和“對聯招親”之類。

女子出上聯:銀槍雖利,難破千年草地,男子對出下聯讓女子臉紅

而相傳在古代,蘇州有一位有名的張财主,他有一個貌美如花的女兒。因為張财主家庭條件很好,是以即使在女子地位低下的古代,張财主的女兒仍舊是飽讀詩書,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可以說在當時是當之無愧的才女。

而轉眼間到了女兒談婚論嫁的年齡,張财主也不想讓自己的女兒随便嫁人,于是就把主動權交給了女兒。

女子出上聯:銀槍雖利,難破千年草地,男子對出下聯讓女子臉紅

由于張财主的女兒很看重男人的文化修養,于是決定展開一次“對聯招親”。這次“對聯招親”的規則就是:張财主的女兒出上聯,參加這次招親的男子對下聯,誰對得下聯最好,誰就可以娶她回家。

到了招親這天,張小姐拿出了自己出的上聯:“銀槍雖利,難破千年草地”。張小姐出的這個上聯的确是十分的精妙絕倫。這上聯的意思就是說:銀槍雖然很尖利,但是它卻難以穿破草地。

這上聯一出,着實難倒了在場很多前來招親的男子,他們紛紛啞口無言,知難而退。

女子出上聯:銀槍雖利,難破千年草地,男子對出下聯讓女子臉紅

男子巧對下聯,引女子紅臉

但是正所謂人外有人,世界上總有才華橫溢的人。正當張小姐和張财主認為此次招親必然無疾而終的時候,在人群中有這樣一個男子突然對出了這樣的一句下聯:燈火本微,能燒萬裡江山。

不難看出,這句下聯也十分的巧妙。它的内容是指:燈火雖然十分的微弱,但是卻能夠将萬裡江山都燒毀。男子給出的下聯正好和張小姐的上聯相對應而且寓意也相契合。張小姐聽後對這個下聯非常的滿意,她明白了這就是她想要的理想夫君,便不由得紅了臉。

由于張小姐看中了這個男子的才華,是以選擇和這個男子結為了夫妻,并且舉辦了隆重的婚禮。

女子出上聯:銀槍雖利,難破千年草地,男子對出下聯讓女子臉紅

雖然兩人的結合在當時沒有媒妁之言也沒有父母之命,卻是出于真情實意的結合,以及互相欣賞的愛慕。是以他們的婚後生活也是非常的幸福契合的。是以張小姐和這個男子的愛情故事也是一段佳話,在曆史中源源流長。

由此可見,對聯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文化形式,同時也是人們文化修養和文化素質的見證。也正是因為這種原因,才能夠讓對聯在所有的文化形式中脫穎而出,經過曆史的沖刷卻不褪色,直到今天還散發着活力。

女子出上聯:銀槍雖利,難破千年草地,男子對出下聯讓女子臉紅

結語

傳統文化是我們的瑰寶,一直以來,我們對待傳統文化的态度就是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聯當之無愧是大陸曆史的見證,也是文化的典藏。是以面對形式和内容如此豐富多彩的對聯,我們在欣賞的同時,也應該進一步的對其進行傳承。不應該把對聯視為一種古闆的東西。而應該清楚,其中也是蘊藏着無限的生命力和魅力的。

正如同張小姐運用對聯進行招親,在現在,我們也可以運用對聯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比如說,學校在課堂會對對聯進行講解,考試中也會要求學生書寫對聯。這不僅是課堂内容豐富的展現。

也表明了我們現在對傳統了越來越重視的一種态度。在最後,我們不妨思考一下。如果你要參加招親,面對張小姐的上聯,你會給出怎樣的下聯來應對呢?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