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哥哥殉国大明,弟弟效忠大清:不同选择,有着相同理想

续前三文。第三篇文章被人抄袭无法原创发表。

上文提到的张秉文算是桐城张家在明朝当官儿当得最大的人。因为古代“官本位”思维影响,对张家的贡献最大。那么,张秉文当到什么品级?左布政使!相当于今天的省部级官员。您会说?省部级官员算大吗?

不大吗?我家十辈子儿以上吃个公家饭的人都没有,您说对于我这样的老百姓家族来说这一级别大不大。到了清代,桐城张家当到布政使以上的人员不下五六名,张英、张廷玉从康熙到乾隆被人称作“父子两宰辅”。可见桐城张家在清朝多么风光。

那么,桐城张家崛起于明亡清初,对于大明和大清,桐城张家抱有怎样的感情?除了张秉文外,桐城张姓还有不少人对大明很有感情。例如张士绳。

哥哥殉国大明,弟弟效忠大清:不同选择,有着相同理想

张士绳口口声声要殉国

张秉文殉国一个多月后,张英的奶奶去世。桐城张家和即将崩溃的大明一样进入了风雨之中。在乱世,最能显示一个人的忠奸善恶。

崇祯时期的大明,全国范围内农民起义军、海盗山匪流民暴动风起云涌。作为当时的大族桐城张家自然要守护家乡、保护乡民,张英的叔祖张士绳就是一位厉害的人物。1635年,流寇围攻桐城。张秉彝率家逃亡南京(金陵),1636年才回归桐城。在桐城的其他张氏或者逃离或者抵抗各自有了不同的选择。

张士绳是张英的叔祖,这个关系该怎么论?

哥哥殉国大明,弟弟效忠大清:不同选择,有着相同理想

张英的父亲是张秉彝、祖父张士维、曾祖父张淳、高祖父叫张木。这位张士绳乃是张木的小儿子,可以说乃是“未出五服”的爷爷辈。

张士绳与张士维一家并不住在一处,他住在鲁肃当年读书、屯兵之地鲁谼山上。此人嗜书如命,属于张家典型的爱书之人。但他们一家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不仅喜文更爱武。读到古时张巡、岳飞、文天祥的故事时,常常拍案陈说:有朝一日,国家有用我的时候,我必当为国效命沙场,我这条老命就是为国而亡、为国效忠。

张士绳一家随了心愿

崇祯年间,天下大乱,朝廷非常需要文武双全的人物,但可惜张士绳没有报效的机会。张士绳每日里怒目红脸非常憋气。终于有一天,流寇进攻乡里。张士绳一跃而起,持手中长矛冲了出去。

哥哥殉国大明,弟弟效忠大清:不同选择,有着相同理想

一边冲一边高喊:“我老了,我老了,没有多长时间为国平乱了,我要当先锋!”喊着喊着,张老汉长枪一点点,哀嚎之声数起。这一战,在张士绳率领下,乡人们打败了流寇,保住了乡里。

第二天,张士绳率领儿子张秉鑑、张秉铉、张秉錀、张秉钺以及相亲埋伏在山间等待流寇经此而过时打伏击。这次来的流寇可比昨天多多了,张士绳毫无惧色,待进入埋伏圈后,打了一声呼哨,率领四个儿子和乡民们一齐冲上前去。乱阵当中,张士绳一枪扎倒了一人。脚底没站稳,身子一晃悠,可这个动作反而救了他一命。一支弓箭从自己的脸庞飞过,张士绳恼怒异常。

“敢暗箭伤人!”张士绳扭回身一枪刺出,把那人刺倒在地。张秉鑑兄弟各个勇猛、刀枪厉害。但无奈,这些流寇虽然是流寇,但毕竟经过几十次、几百次的打斗已经有了一定的战斗力。乡民们虽然勇武但初次上阵,因此,从战斗力上说反而不如流寇。为此,张士绳父子五人领着弱势兵力与强敌对阵时间一长,张士绳父子五人被杀。

哥哥殉国大明,弟弟效忠大清:不同选择,有着相同理想

就在与此同时,大凹山张士绳长子张秉镜躲藏之处已经发生了战斗。原来,张士绳率子出战前,张士绳就让不怎么喜欢武枪动棒的大儿子躲到大凹山去了。哪知,流寇四出、天下遍地流寇。张秉镜躲藏之地也有一些老弱病残的乡亲,一看流寇来了,张秉镜脱下书生穿的长衣,赤手空拳着与流寇打斗,以便让乡亲们逃离。

张秉贞、张英、张廷玉三代人的不同选择

混战当中,张秉镜夺过快刀斩杀数人之后也战死了。这些流寇其实也大多是起义军,只因为天下大乱、自然灾害频仍、大明贪官遍地救灾不及时,如此才造成李闯遍天下。作为当时农民阶层中上等阶层的桐城张家来说,这些起义军不顾纲常以下犯上、打家劫舍乃是寇。

随着年龄日高,张英也要面临一个抉择:在新朝已经建立的情况下,自己该怎么办?这不仅是当时大多数儒家知识分子的将要面对的抉择,更是张英的抉择。毕竟张秉文、张士绳的榜样力量在那里,桐城张氏对此也将面临着亲情的抉择。然而,对于这个选择张英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难。

哥哥殉国大明,弟弟效忠大清:不同选择,有着相同理想

因为桐城张家人多、思想就多、利益不同点就多、各种性格和志向的人选择方向就多。早在张英还是孩童的时候,张家人就在明亡清建时有了另一种选择——效忠清朝。南明兵部尚书、顺治朝兵部尚书张秉贞的故事,我们下文再谈。

他们的人生选择看似不同,其实实质相同:殉国大明守护的是:古中原儒生誓死保卫的儒家文明;效忠大清则是从另一个层面在保卫中原儒生心中的儒家文明。

继续阅读